第949页(1 / 1)

('

不带就不带吧。

送走了牛金率领的骑兵团,曹真一面思考接下来的应对之策,另一方面,又下令全军猛攻重泉,不能给身在重泉县内的蜀贼任何喘息的机会。

比起赵云率领的凉州军团,其实曹真跟在意重泉县内的张溪……这就是个小狐狸,随时可能给你出幺蛾子的。

论名声,赵云虽然是老牌名将,但跟赵云交过手,知道赵云厉害的曹魏老一辈将军基本都凋零的差不多了,再加上赵云这些年一直主政凉州,地处偏僻,为人又一向低调,确实不如主政雍州,就在曹魏眼皮子底下搞事的张溪。

论能力,曹真可没跟赵云交手过。

相反,倒是跟张溪打过几次交道,再加上蜀贼两次北伐,张溪都承担了独当一面的重任,而赵云大多数时间不是疑兵就是侧翼配合……曹真是真没感觉赵云有什么厉害的地方。

在曹真看来,也许赵云有点能力,但更多的,还是有点像凭资历做到现在位置的老人而已。

所以啊,虽然明知道自己的后路有危险了,但曹真觉得自己的应对没有问题,兵力又充足,觉得应该可以击退赵云,继续保持对重泉县的进攻。

换言之,这个时候,曹真还是觉得自己有优势的,并没有要撤军的打算。

而在大荔县……赵云已经等着魏军的骑兵送上门来了。

有一点,其实曹真猜对了,赵云一直以来,都留着自己的后手。

第一次派兵三千去袭扰运粮队,其实赵云就是故意示敌以弱,想要吸引魏军的骑兵来围剿自己,然后再用重兵反围剿。

事实上,这一招确实很奏效的,引来了曹魏的五千骑兵,被赵云亲自指挥的七千骑兵给围殴了一顿,只剩下三千多骑兵逃了回去。

而这三千多骑兵能逃回去,还是赵云故意留手,没有让自家骑兵持续追击的原因。

事实上,在骑兵作战中,互相正面交手的伤亡,其实不会太大的。

真正的大规模杀伤,是在一方败退,一方追击的过程中产生的……尤其对于擅长游击的凉州游骑兵来说,追杀敌军才是最符合凉州骑兵的作战方式。

但赵云只让骑兵追击了二十里就不追了,等于是放了魏军的败退骑兵一马。

而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误导魏军的骑兵将领,让他对自己率领的骑兵战力有误判,另一方面……赵云的目的,可不是吃掉这五千骑兵,他的胃口,可是很大的。

这么做,依然是要引诱更多的骑兵前来围剿自己,然后利用自己在凉州精心准备了五年的杀手锏,彻底决定左冯翊战场的胜局。

而赵云的杀手锏,就是自己麾下一直没有动用的,三千重装骑兵。

重装骑兵,其实不是一个新概念,前汉时期就有过重装骑兵的概念。

但赵云的这三千重装骑兵,跟普通的重装骑兵,概念还是不太一样的。

就以骑兵大户曹魏曾经的王牌部队虎豹骑来举例,这年月的重装骑兵,大多是人披重甲而马不覆甲,主要侧重对人的保护。

而赵云在凉州精心训练了五年的重装骑兵,是人马俱甲的,真正的重装骑兵。

有点类似于后世金兀术的铁浮屠……当然,不会有三马相连的那种铁浮屠。

事实上,组建重装骑兵的主意,还真的不是赵云想出来的,而是张溪跟赵云建议的,而张溪的灵感来源,也确实是金兀术手下的那支铁浮屠。

但是呢,赵云在肯定了张溪对重装骑兵的构想的同时,也对张溪提出的三马相连的阵法提出了质疑。

骑兵作战,高速奔跑的情况下,把马再连起来……这要是有一个骑兵的速度跟不上,或者作战的时候稍微怯懦了一点,岂不是要连累其他两个骑兵。

全军要是都这么做了,那只要有小部分人出现临战怯懦的情况,那么整个骑兵的进攻阵型就会彻底崩溃掉……骑兵不是步兵,高速行进中是不可以出现阵型崩溃的现象的,那还不如各自为战呢。

所以,赵云否决了张溪提议的三马并联的提议,认为这根本是不懂骑兵作战的人异想天开的想法而已。

张溪也没有强求,一方面是他确实不懂骑兵,另一方面……张溪在雍州,赵云在凉州,两者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靠通信,这年月的通信还无法太奢侈,一个月能通信一次就不错了。

总不能因为这点事情争论起来,影响了骑兵队伍的组建吧。

因此,张溪只是提了一个建议,具体如何执行,怎么去组建这支重装骑兵部队,都还是赵云说了算的。

然后赵云就犯难了。

要组建这样的重装骑兵,首先要解决的,是战马的问题。

人马俱甲,对战马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普通的战马就算是能勉强支撑起人马俱甲的重量,也无法再做到快速奔跑。

而提不起速度来的骑兵,根本没有任何实战意义。

因此,赵云首先要头疼的,就是对战马的优选。

但这并不容易。

凉州虽然是产马地,但凉州也从来不是以重装骑兵出名的地方,凉州的骑兵,大多是都是人披轻甲,甚至不披甲的游骑兵。

凉州战马耐力,爆发力都不错,但负重能力也就那样了……要是这年月的重装骑兵也许还能承受,可如果连马也要披上重甲,那就不是一般的凉州战马能承受的了的。

赵云试过,用凉州战马来组建人马俱甲的重装骑兵,冲击距离不能超过十里地,否则就会大量损伤马匹。

冲击距离只有十里的话,就彻底失去了骑兵作战的意义了。

这肯定是不行的。

为此,赵云不得不再次写信给张溪,询问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而张溪的回信,倒是给出了办法,但赵云无法接受。

时间上来不及。

张溪的解决办法,一个,是把负重能力和爆发力都出色的战马优选出来,经过数代的培养,争取选育出一批能兼顾两者优点的优质战马出来。

但这事儿,真不需要张溪给出主意,打从前汉孝武皇帝夺取河套地区开始,这个事儿就在干了,孝武皇帝甚至为了获取大宛驹改良本土战马品种,不惜劳师远征。

可即使如此,最后经过三百来年的改良,也不过是形成了如今的凉州,并州,幽州三个产马地。

赵云可没有三百年的时间去等,也无法确定改良后的马匹是否能在耐力,负重,爆发力上达到自己的要求。

实在等不起。

而张溪的第二个办法,依然还是效法孝武皇帝,往西边派出使者,寻找更合适的战马品种。

张溪在给赵云的回信后中,模棱两可的提到,说是极西之地有一种战马,能驮着铁罐头一样的骑兵作战,派人通过丝绸之路往西找找,说不定能找到这种战马。

当然,如今的大汉肯定是没有孝武皇帝时期气吞天下的实力的,丝绸之路也不好走,但……总是一种希望嘛。

可这个办法,哪怕张溪是通过书信传达的意见,赵云从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不靠谱来。

先不说这种大海捞针的方法行不行得通,就说这个丝绸之路,如今也不在大汉的控制之下。

孝武皇帝时期,丝绸之路初开,又有大汉的国力作为后盾,谁也不敢对大汉扎刺儿。

但如今,丝绸之路时断时续,大汉军队已经有好几十年没有重返西域了,西域那边对大汉是什么态度,谁也不敢保证,而西域商人也很少有人再愿意来到大汉,毕竟现在的大汉是在战乱时期。

想要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到张溪听闻的那种战马,只能全凭运气。

这两个办法,一个等不起时间,一个只能看运气,都不是赵云追求的。

赵云是真的愁,张溪的建议完全无法解决他当前的问题,而如果战马的问题解决不了,组建人马俱甲的重装骑兵,根本无从谈起。

甚至,赵云都想着,要不减轻一下战马披甲的重量,从原本的铁甲全都换成皮甲,这样说不定就能行了。

本来赵云已经打算妥协,就这么做了,但……老天终归是眷顾大汉的。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