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页(1 / 1)

('

但是吧,接下来,司马懿话锋一转,又说道,既然诸将都求战心切,他作为一军主帅,也不能不考虑到军心士气的问题……特么这话说的,诸将的心又给吊起来了。

这老狐狸,啥意思,这是要先挖坑,回头万一战败了,好把责任推到我们头上?!

不是不可能啊,这个老狐狸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传言早年太祖武皇帝还说过,这老狐狸是“鹰视狼顾”之相……听听,这是形容好人的词儿么?!

可问题是,事到如今,诸将已经被司马懿几句话给架上去了,他们也不好现在反悔,说其实自己也不想出战吧?!

所以,只能听司马懿接着说下去。

而司马懿……司马懿真没有那么不要脸。

虽然河东世家和颍川世家之间的关系是半合作半对抗的关系,但司马懿作为一军主帅的担当还是有的,不可能在没打的时候就想好甩锅给属下的借口。

这点格局,司马懿还是有的。

司马懿真正要说的事情,其实是这个——把宛城的情况上奏天子,请求天子决断。

是打,是守,由天子来决定,这么一来,不光是他司马懿,还是宛城的诸将,都可以轻易摆脱掉怯敌避战的名声。

天子说打,那没得说,直接开干就是了,哪怕打输了,那也不过是作战不利,天子要追责也不会太严重。

天子说要守……我们可是请战了的,是天子不许,真不是我们怯敌避战。

军中诸将听完司马懿的说辞后,顿时两眼一亮——到底还是老狐狸有办法!!!

第815章 曹叡的决断

有一说一,宛城内的这些将军们,真的玩不过司马懿这个老狐狸。

这帮人只想到了如何名正言顺的摆脱掉怯敌避战的影响,却没有想过,这么做,对他们有什么坏处。

明面上来说,司马懿上奏天子的做法,有很多好处,但同样的,当天子接到这样的一封明面上请战,但实际上有些甩锅意味的疏奏时,天子会怎么想,这些人根本没有考虑过。

天子坐镇都城,委任兵将镇守一方……如果镇守一方的兵将们连这点担当都没有,那么天子凭什么还要用你们?!

而司马懿,作为宛城守将,他明明做出了最有利于天子的决断,甚至愿意为此付出名声的代价,却还是被这群手下将领给逼得不得不上奏天子,请求天子决断……这些将领们的是不是有些权利过大了?!

曹叡可不是傻子,曹氏三代君主里,曹叡如果不是在诸葛亮死后认为蜀国没有威胁了,在后期发病,非要享受享受的话,他的评价甚至会比曹丕还要高……这种天子,可不是好糊弄的。

而事实也是如此,当曹叡接到司马懿的这份奏报之后,内心其实是非常的气愤的。

当然,这也跟时局有关。

关中争夺战如今进行的非常顺利,郭淮突破右扶风,即将攻克右扶风郡治槐里,进攻长安。而左冯翊,曹真围住了蜀贼雍州兵主力,并且切断了后路,取胜不过是时间问题。

怎么就你宛城那边那么多事儿,跟之前送来的战报一样,好好坚守,挡住蜀贼的荆州军团不就好了?!

可别忘了,当初整个战略计划的框架是你司马懿制定的,对宛城方面的要求就是据城死守,应对蜀贼荆州军团可能的进攻……你司马懿不可能不知道的!!!

本来曹叡就因为前段时间司马氏父子三人声名鹊起的事儿心里有疙瘩呢,这会儿你司马懿居然连自己做出的战略规划都不遵守,反而向我主动请战……你脑子没坏掉吧?!

本来还以为这个司马懿虽然有些不老实,但好歹能力不错,战略眼光也很出色,如今能放在宛城挡住关羽进攻的人,除了他,其他人还真的做不到……虽然不老实,但能用。

结果呢,就这?!

一时间,曹叡对司马懿的感官,又下降了不少。

但是呢,当曹叡认真的读完司马懿的奏章后,突然又对司马懿有了一些理解。

真不怪司马懿……特么蜀贼不要脸啊,送女装这种事儿,居然连二连三的用,还有没有一点底线了?!

作为男人,曹叡能理解司马懿的心态,面对这样的计谋,司马懿还能做出坚守不出的决断,已经是相当的“公忠体国”了。

这里插一句啊,有关曹叡喜欢女装的事儿,其实也是后世的一个谣言……曹叡只是把自己天子冠冕上的珍珠换成了珊瑚珠,而珊瑚珠一般是妇人用的装饰品,所以记载了一句“明帝好妇人饰”,就被后人断章取义的曲解为曹叡喜欢穿女装,但其实曹叡只是改了冠冕上的珍珠而已。

有点出格,不符合礼制,但也不算什么大事。

至于《杨阜传》里的记载,其实是说曹叡接见杨阜的时候,戴着绣帽,穿着青色短袖的衣服。

其实这一身穿着,在现代的电视剧里不少见,很多古装剧都有这样的穿着搭配,一般书生角色或者是官员角色的常服居多。

但在魏晋时期,这样的穿着,是不能出席正式场合的,尤其是对于天子来说,这样的衣服,私下穿也是不允许的,这不是天子该穿的衣服。

天子穿衣是要符合礼制的,公开场合穿什么衣服,私下穿什么衣服,甚至衣服是什么颜色,搭配什么配饰,都是有严格规定,不能随便乱穿的。

因此,在杨阜的眼里,曹叡穿着这么一身玩意儿接见自己,是相当失礼的事情,所以杨阜直接质问曹叡,而曹叡也知道自己错了,只能是默不作答,最后接见臣子改为正常的礼服。

拿这个作为间接证据去证实曹叡喜欢穿女装,别说对古代的礼制不了解,恐怕连绣帽和缥绫半褎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有曲解造谣的嫌疑了。

曹叡的审美是正常的,作为天子,更加不可能有喜欢穿女装这样的癖好,因此,他也能理解司马懿在面对女装挑衅时,依然做出坚守不出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

看来,这个司马懿,到底还是可用的。

但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去想的话……那帮请战的将军们,多少是有点不是玩意儿了。

曹叡再一联想,发现除了司马懿外,在宛城镇守的副将,偏将们,大多都是颍川派系出身的官员……特么更加膈应了。

曹叡最讨厌的,就是世家之间不顾国事,只顾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勾心斗角……某种程度上来说,司马懿其实也没按好心,给颍川派系狠狠的上了一回眼药。

但司马懿也没有想到,曹叡对世家争斗的厌恶情绪有那么深,而且曹叡也比司马懿要认为的,更加精明。

这帮请战的将军们固然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但打着“请天子决断”的旗号,把这烫手山芋丢过来让曹叡头疼的司马懿,也一样好不到哪儿去。

这个司马懿,未必没有借此打击颍川派系的可能。

这就是曹叡对整件事情的定论。

但……不爽归不爽,司马懿这个事儿,还真的不能拖。

前线战事,本就是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需要主帅临机决断的事情。

而司马懿这份请战疏奏,从宛城送到洛阳,一来一回至少要十五天的时间,这中间要是出现什么变化,而曹叡的旨意不能及时送到宛城,恐怕要耽误大事。

因此,曹叡在看懂了司马懿这份奏报的真正用意后,虽然有点恶心,但他还是必须按照司马懿的意思,亲自下旨,然后派人送往宛城。

一方面,安抚宛城众将,让他们通力合作,共抗蜀贼。

另一面,重申宛城方面坚守不战的战略,任何人不可无诏出战。

曹叡算是把自己的责任扛起来了,但宛城方面……司马懿是真的急了。

早知道情势变化的这么快,当初自己就不该瞎出主意,让天子决断……这一来一回的十几天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了。

先是右扶风的郭淮,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硬是没有打下槐里县城,反而被蜀贼来了一次反攻,如今只能困守右扶风堡垒群,派人送来求援信,请求司马懿派兵去接应他撤退。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