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郭淮还是做了这个决定,因为郭淮相信,蜀贼的士卒,一样会受到夜战的视线影响。大家都有出现军令混乱的情况,那最坏的结果就是陷入一场乱战……自己毕竟人多。有一说一,郭淮的想法有非常大的风险,但并不算错。大汉的北军确实是精锐,可这年月的精锐,在后勤和营养上虽然是优先供给的,比普通郡兵要强的多,但也无法做到个个都能在夜间视物。而且哪怕能做到,在只有火把照耀的战场上,光线极其微弱,要让士卒看清旗语,领悟将领的作战意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陷入混战,几乎是必然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吴懿和他麾下的北军将士们根本没有预料到,郭淮会选择挑灯夜战。吴懿和北军将士们的心态,始终是认为,只要坚持到天黑,魏军必然会撤兵回营休整,自己也就有了一丝喘息之机。可打着打着,眼看着天就要黑下来了,那帮魏军居然没有任何停止进攻的趋势,反而在战场四周,逐渐有人点燃了火把。这是要夜战?!吴懿有点顶不住了,麾下的北军士卒也有点顶不住了。仗打到这个份上,北军将士们就是纯粹靠着一口气撑着,就想着撑到天黑就算是撑过了一天,可以回营休息了……哪里还有心思跟魏军展开夜战?!那么一瞬间的心理动摇,导致军阵出现了松动,而魏军骑兵没有任何犹豫的趁着这个松动再次杀入军阵,开始在军阵中来回冲击。而吴懿的反应,倒也对得起他川中名将的身份,立刻做出调整,从正前方的防线抽调了五百人,重新堵住了阵型的松动处,勉力的维持住了阵势的运行。可这么一来,正面的防守力量减轻,又给了郭淮机会。以郭淮的能力,怎么可能抓不住这样的机会,同样敏锐的调兵,猛攻被抽调了五百士卒的方向,试图从这里打开缺口,彻底攻破蜀贼正面防线,汇合骑兵两面夹攻。吴懿还在勉力支撑,不停的调兵拆东墙补西墙,但吴懿也知道,这样的防守,撑不了太久,甚至可能撑不到天色变黑,乱战的到来。而就在这个时候……槐里城内的柳隐,动了。第807章 添油其实在柳隐看来,如今依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城外四门的魏军依然在呢,这个时候冒险出城策应,势必会被敌军所趁。但不出门也不行啊,眼前的战况柳隐都看在眼里呢,谁能料到郭淮居然不惜夜战也要一举击溃北军……北军已经有了崩溃的迹象了,自己出兵或者不出兵,后果已经相差不大了。躲的过今晚,也躲不过明天一早。不如出兵一搏,争取一线生机。当然,出兵归出兵,不能这么简单的就冲出去……这么干,傻子都知道后果是什么。因此,柳隐下令,让五百军士,每人持两个火把,从东门而出。东门外,是郭淮中军的方向,而此时郭淮已经把自己所有的兵力都压上去了,身边只有百余亲卫守卫,可以说是指挥中枢空虚。从东门而出,营造一种要强攻郭淮中军的迹象,围城的魏军势必会调兵阻拦。这时候柳隐就有机会,领兵从南门而出,直奔战场侧翼,通过进攻正面的魏军步卒,给吴懿解围。骑兵那个方向,柳隐是想都没想,他根本不认为自己率领的这些步兵能跟北军一样,跟骑兵极限一换一,能跟魏军步兵对抗,还得借着天色渐暗,视野不好的优势,搞一把虚张声势的突袭。某种程度上来说,柳隐的计划,成功了一半。当看到槐里城内有守军自东门而出,从火把数量判断,至少有一千到一千五百人的规模……郭淮根本没有想过这个时候槐里城内的柳隐还会玩计谋,想都没想的下令,让四门的看守魏军在第一时间往东门聚拢,阻挡这支军队往自己的中军进发。但随后,当郭淮发现东门守军回撤,而南门方向却又跑出两千槐里守军后,郭淮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即使如此,郭淮也没有当回事。槐里城内的守军还能有多少战斗力,郭淮再清楚不过了,他们即使能从侧翼策应到正面的蜀军,帮助蜀军稳住正面防线……只要侧翼方面骑兵击溃蜀军的主力,那么正面防线也必然崩溃。到了那个时候,郭淮甚至可以把蜀军援军和槐里守军一锅端,不费吹灰之力的攻下槐里城。之后是继续留守槐里还是撤退,主动权就全在郭淮手里了。所以,槐里守军出城策应,在郭淮看来,并不是什么坏事,他们也阻挡不了自己获胜的步伐。如今,不过是时间问题。而柳隐……在领兵出城作战后,柳隐其实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出兵,多少有些莽撞了。自己率领的两千士卒,从右扶风败退,到死守槐里,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士气低落的情况下渡过的。守城的时候,有城墙的保护,再加上自己还能稳住士气,因此才能坚守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可如今出城野战,没有了城墙的保护,自己麾下的这些士卒们,战斗力根本无法发挥出来,能被自己带领着出城来策应而没有溃散,已经很不容易了。因此,当对正面防线的魏军发起突袭后,柳隐发现,其实自己对正面防线的帮助并不大,只能勉强帮助正面的汉军暂时稳住防线,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反,因为投入战斗,被魏军缠住,短时间内,柳隐已经没有了再次撤回槐里的可能,只能是在城外继续跟魏军缠斗,根据战场胜败来决定槐里县的归属。这简直就是兵法中最忌讳的添油战术,自己白白出城来送人头的一样。柳隐,已经没有办法了。而局势的发展,正在朝着对魏军越来越有利的方向前进。到了这个时候,柳隐也好,吴懿也好,都有些绝望了。他们还能支撑,但继续撑下去,谁也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尤其是在魏军已经做好了打夜战准备的情况下。郭淮也认为,只要继续这么打下去,自己必然收获一场胜利,从而重新掌握进退的主动权。而就在这个时候,异变陡生。战场北侧,突然出现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打着蜀军的旗号,正在快速接近中。郭淮当时就懵了……这又是哪里来的蜀贼?!郭淮迅速的在脑海里把战场附近的蜀贼军队盘算了一遍,很快,他想到了一支军队。那支从长安派往槐里的蜀贼援军。嗯……既然是这支部队的话,那也没什么可以担心的。根据秦朗给到自己的情报,郭淮可以判断出来,这支长安来的援军,组织度和战斗力都相当的低下,甚至连郡兵的战斗力都不如。这样的军队,郭淮是不认为能造成什么威胁的。而且郭淮也不是没有应变的手段……围着槐里城的那四千郡兵,现在完全可以撤回来了。如今槐里城的守军已经出城作战了,那四千郡兵围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以如今的战况,槐里城是现在攻取和明天一早攻取,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出城的槐里守军也别想再回去了。而以那支长安援军的战斗力,四千郡兵,足够抵挡住他们了。只要挡住这支援军,那么在周围战场上,就不会再有其他蜀贼出现的可能了,虽然中间有些波折,但胜利终究还是属于自己的。而事情,也确实如郭淮预料的那样,当陈祗领兵碰上郭淮撤下来的四千郡兵的时候,他手下的那帮乌合之众,别说进攻了,就是防守,也无法完全挡住那四千郡兵。给陈祗气的,一向文质彬彬的陈祗差点直接骂娘!特么老子这边可是有将近八千人呐,两倍于对手的兵力,居然被人压着打,还隐隐有后撤溃散的迹象?!之前让你们去支援槐里,你们死活一天只能走二十里,后来在金钱和军功的激励下,又不顾行军阵型,不顾自己的收拢指挥,硬是一天走四十里赶到战场……结果就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