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页(1 / 1)

('

这下张溪有点不满了。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武林高手,张溪是真不怕一个一眼看过去,头上找不到一根黑头发的老爷子……但你曹真这么破坏规矩,好么?!

张溪顿时向曹真递去了不满的眼光。

曹真看到了,但他下意识的转头,咳嗽了一下,就当没看见……也不是他要求的,是这老爷子非说自己有办法拖住张溪,非要出来叨叨那么几句。

七十六岁的人了,威望又高,还是天子特使的……曹真也没办法啊。

没错,出马来见张溪的,自然就是大魏新任司徒,王朗,王景兴了。

当然,咱们这个时空的王司徒,还没有大胆到认为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说服张溪拱手来向降。

毕竟如今的势力对比,已经跟历史上不一样了……虽然历史上也没有“骂王朗”这一出。

这次王朗主动提议,来阵前跟张溪进行一番舌战,真不是出于劝降张溪的目的。

如今的大汉,连战连捷之下,已经占据雍凉荆益四州,是天下仅次于曹魏的势力……如今势力最弱的,反而是占据了青徐扬交四州的东吴,但也比历史上要强大的多。

《三国演义》里王朗觉得自己有能力说服诸葛亮投降,是因为他觉得季汉只有一个益州在手,基本等于是以一地对抗一国,根本不是大魏的对手,只要是跟他一样“识时务”的人,都会看清这个大势,从而选择归顺大魏……然后被诸葛亮从曹魏立国之基到他本人的人品,都给喷了一个体无完肤,年纪又太大,没憋住,一口老血把命送了。

如今王朗出来舌辩的目的,还是为了完成曹真的战略目的,吸引张溪的注意力,牵制住张溪的雍州郡兵主力在左冯翊而已。

其实吧,本来曹真是不太愿意让王朗搞这么一出的。

一方面,曹真到底是武将,他比较信奉的,还是战场上的那一套,胜利,是靠将军指挥,是靠士卒拼命打出来,不是靠一个文士的嘴皮子说出来的。

另一方面,既然是舌辩,自然也会有胜负。

虽然你王朗是经学大家没错,但传闻那个张溪也是深受颍川荀氏真传的名门之后,回头你要是输了,说不过人家,这要是影响了军中的军心士气,可怎么办?!

可王朗根本不在意。

首先,王朗作为天下大儒,又活了这么久,他当然知道公开课和闭门授徒的区别,他也有自己的人脉,知道张溪最多只是听过几次颍川荀氏搞的公开授课而已,根本不可能是颍川荀氏的真传弟子。

只不过碍于人家颍川荀氏都没有表态辟谣,他王朗也不好多事去拆穿这个传言而已。

世家嘛,大多心思复杂的很,人家颍川荀氏觉得这不是件坏事,他王朗难道非要去当坏人,啪啪的打人家荀氏的脸?!

其次,王朗作为天下经学大家,就算让他跟荀爽辩经,他都不觉得自己会输,何况张溪这个寒门出身的学子。

舌辩这种事情,说到底靠的是自身的文化积累,自己一个七十六岁的老人,一生都沉浸在经学研究里面,难道还能比不过一个才刚刚四十岁,其中有二十年在战场厮杀的小子不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退一步说,输了,也不会影响到军中的士气。

能听懂舌辩的人,至少得有一些文学功底,否则连双方到底在说什么都听不懂,怎么去评判输赢?!

说到底,双方舌辩,不是说给在场的士卒们听的,以这个时代的识字率,在场的双方士卒根本不可能听懂两人到底说了些什么,自然也就不存在影响军心士气的问题。

事实上,这场舌战,主要是说给那些能听懂的将军们,乃至天下士人听的。

要是张溪输了,那张溪就只能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不能轻易放弃,否则他就成为天下笑柄了,因此,他为了自己的名声,必然不会退兵。

要是王朗输了,那张溪更加不能退兵……说赢了你反而跑了,是不是因为你自己也知道自己不过是狡辩赢了,心里其实根本没底,不敢跟大魏天兵抗衡?!

在王朗看来,输赢,对大魏都是有利的,只要张溪答应了这场舌辩,那么获利的,必然是大魏。

唯一麻烦的是……如果王朗输了,那王朗的名声多少会受到一点影响,但考虑到他的年纪,以及他在经学上造诣,想来天下人也不会因为这场舌辩的胜负,去苛责他一个七十六岁的老头子。

王朗本人对这事儿,倒是挺看的开的。

王朗就是通过这样的说辞,说服了曹真,带着他来到阵前,见到了张溪。

而见到张溪后,王朗也是带着一丝和蔼的微笑,看了张溪好一会儿,才慢慢点头,似乎表达了对张溪的认可。

张溪的反应就很实在——这老头谁啊,笑的那么猥琐,那么奇怪。

然后吧,张溪就差点把已经忘了快二十年的一句“窝槽”脱口而出,只因为对面老头说了一句几乎刻在了张溪DNA里的话。

“来者可是张元长……”

第777章 舌辩

这熟悉的场景,这熟悉的对白,这熟悉的语气语调,这熟悉的拖音长字,几乎让张溪梦回二十年前,自己坐在电脑前看各种王司徒鬼畜的时代。

甚至于,张溪都开始有种幻觉……自己是骑马来的吧?!没坐四轮车吧?!自己没拿羽扇吧?!不姓诸葛,也不叫孔明吧?!

特么见鬼了,怎么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但却是演义名场面的“骂王朗”,让自己给赶上了?!

话说……王朗现在居然还活着的嘛?!!

细究这个问题好像没啥意义,这个时空,连关羽和张飞都还活着呢,更别说一个王朗了。

但问题是,王朗跟自己说这样的台词,意义是什么?!

是要劝降?!

还是只是寻常的问候?!

可能只是寻常的问候吧,毕竟,以这样的台词开头,并不能说明即将上演的,是演义名场面《骂王朗》……可万一要真的是呢?!

话说,过去都二十年了,那些名台词,自己还能记得多少?!

张溪的脑子里,充斥着这样那样的胡思乱想,导致面对王朗的提问,呈现出一副痴呆样,根本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王朗顿时心生不满了。

这个张溪,即使不是颍川荀氏的亲传弟子,总也是寒门学子出身,传言其治家经典就是《礼记》……怎的如此不通礼数?!

身为经学大家,当世大儒的王朗,感受到了冒犯。

但同样,身为儒家耆老的王朗,不能跟张溪似的一点涵养都没有,面对这样的局面,也不好直接生气训斥,只能是咳嗽一声,再次问道,“来者可是颍川张元长?!”

这一问,王朗可不是那种云淡风轻的语气了,多少带点个人感情色彩,重音放后,表达了自己很严重的不满。

就算不尊重自己作为当世大儒的身份,也该尊重一下自己的年纪吧!!!

这一声重音问话,倒是把张溪给提醒了过来,赶紧拱手行礼,回答道,“正是。”

好嘛,这一回答,感觉更像那个名场面了。

但这个时候,张溪也知道,纠结那些玩意儿没啥意义,索性打起精神,看看这个老头想说什么。

要真是《三国演义》上的那一套,张溪依稀还记得一点诸葛亮的回答,应该能应付过去,最后加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完成绝杀。

而王朗……王朗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微微一笑,抱拳拱手,王朗说道,“素闻元长之名,今日有幸相会。”

张溪看看这老小子,不说话……不到我说词儿的时候呢。

王朗可是又不满了。

我按照礼节跟你说点客套话,你居然还敢不回答我?!

老子好歹是当世大儒啊,你小子不过是一个颍川小辈,论身份地位,年纪学识……你丫对我就这个态度?!

王朗的脸色顿时掉下来了。

而张溪……越看越像当年在电视上看的那个名场面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