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这个五路接应使就是为了应对曹魏渗透游击设立的,那么王双还真的不一定能胜任。王双勇则勇矣,兵法谋略确实一窍不通,这点魏延还是认知的非常清楚的。因此,平心而论,魏延也知道,王双确实不适合成为一路指挥使。可问题还是那句话——面子往哪儿搁?!我魏延堂堂镇北将军,也是雍州地区的二把手,如今放下身段来向你张溪求官……这点面子都不给?!反正魏延就是依然板着一张脸,一副不满意的样子。可……也不说走,也不说留。闹得张溪都有点无奈了。在脑海里仔细盘算了好一会儿,在魏延的麾下,以及魏延曾经率领过的中低级官员中去寻找,总算找到了一个还算合适的人选。陈仓关守将,向宠。这位,可是被写进《出师表》的人物,是同时被诸葛亮和刘备看重,北伐期间留下来看守成都的将军,能力应该不是问题。如今这个时空,向宠确实在二次北伐的时候跟随魏延进军陈仓道,在魏延麾下听用,如今担任陈仓道守将,依然归属魏延节制。也就是说,魏延确实是向宠的老上级。再加上如今陈仓道已经不算前线了,只不过是一个连接汉中和雍州之间的山道而已,也没必要非要安排重兵驻守,倒不如把向宠给调过来,担任一路指挥使。张溪相信,能被诸葛亮和刘备同时看重,被诸葛亮评价为“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向宠,担任一路接应使,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对此,魏延也陷入了思考。严格说起来,向宠不能算是他的嫡系……向宠是向朗的族侄,跟向朗的关系更亲密一些。但今天,魏延最大的目的,是来跟张溪缓和关系的,而向宠也确实曾经在他麾下效力,如今还受他节制,真要说是他魏延的人,也说得过去。再一个……魏延内心把向宠和王双做了一个对比,虽然在亲近关系上,魏延跟偏向王双,但在能力上,魏延也得承认,向宠比王双强。不然当初北伐的时候,魏延也不会把自己的后路交给向宠去守卫,对向宠的能力,魏延还是心里有数的。虽然这次求官没能如愿,但自己对向宠也有提拔之恩了,不仅缓和了跟张溪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算是跟向朗缓和了一下关系……也算有意外收获。至于王双嘛……跟着自己,终归少不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次不成,那就下次,总少不了王双的好处。魏延至少在这点上还是做的不错的,就算是搞人际关系,推荐官员,他到底知道轻重,不会在国事上任人唯亲。就这样,魏延跟张溪达成了一致,调陈仓守将向宠来长安,出任一路接应使。至于陈仓道,虽然重要,但如今已经算是内地了,驻守将领只要求忠心,能力要求并不高,这让朝廷去安排好了。张溪这么一盘算下来,吴懿自领一路为预备队,张翼执掌一路,胡奋执掌一路,向宠执掌一路……五路指挥使,就剩下一路无人指挥了。张溪琢磨来,琢磨去,始终没有想到,如今的军中,还有能胜任这路指挥使的人了。其实吧,还有个诸葛虔是能用的。诸葛虔这个人,虽然在曹魏那边不过一个校尉,但到了季汉这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这个姓真的有加成作用,反正诸葛虔的风评,一直都很不错。张溪去信专门询问了柳隐,连柳隐都表示,诸葛虔的能力和德行都很不错,尤其是在小部队机动作战方面,诸葛虔非常有心得。如果张溪真的要调的话,柳隐也不敢强留,就是右扶风地区,麻烦张溪再派一个有一定能力的将军过来……右扶风地区也是要重兵屯守的,就靠柳隐和句扶两个人,真有点不够用。张溪仔细琢磨了一下右扶风的防守态势,右扶风的主要防守策略,就是依托邬堡的坚固进行防御,有柳隐和句扶这两个擅守的将军在,防守上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吧,他们的对手毕竟是武关的郭淮,郭淮的能力,肯定是超过柳隐和句扶的,一旦久守,张溪也不敢保证,这俩一定能守得住。这个时候,一个能指挥机动作战,来回接应邬堡群的将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从这个角度去看,诸葛虔还真的不能调离右扶风。可……除了诸葛虔,还有谁来胜任这剩下的一路接应使呢?!张溪是真的愁,甚至他都有心,要实在不行,就让蒋琬出任这一路接应使……历史上的蒋琬,也曾经领兵北伐过的。虽然没取得什么像样的成果吧,但好歹也没有损失惨重,中规中矩。这说明,蒋琬也是有一定的指挥士卒作战的能力的。可,一想到蒋琬出任接应使后,自己手头上那些堆积如山的公文……张溪想想都头疼。最后,还是张翼出面,推荐了一个贤才,帮张溪解决了这个问题。而张翼推荐的这个贤才,不是别人,正是大汉上邽守将,牙门将军,郝昭。第724章 开春郝昭的能力毋庸置疑。历史上,郝昭凭借千人守卫陈仓,硬生生的打退了诸葛亮发动的第二次北伐。虽然说,这次北伐诸葛亮只是为了策应东吴那边的军事行动,发动的一次策应性北伐,本身没有想要死磕的意思,但别忘了,诸葛亮好歹是带着数万人进攻陈仓道,同时也是诸葛亮亲自指挥作战,各种攻城兵器也都用上了,打了足足两个月的。而郝昭,只有千人部下,虽然掌握了地利优势,但以这么大的兵力悬殊,在诸葛亮的进攻下能守住陈仓,本身就是他能力的体现。而这个时空,郝昭运气不好,没有赶上陈仓守卫战,这个时空的郝昭还在曹魏任命的护羌校尉苏则的麾下效力。但即使如此,郝昭也让赵云进攻凉州的时候吃尽了苦头。如果不是汉军一次北伐的时候完成了断陇的目标,凉州失去了外援,导致苏则无心作战,再加上凉州本地军阀们反戈一击,前后夹击,苏则无奈投降……这个凉州还真的不是那么好打下的。郝昭也凭借自己出色的守城能力,被赵云推荐给刘备,成了当时非常重要的前线关卡,上邽城的守将。可如今,大汉二次北伐都已经打到关中了,上邽城虽然地处秦州和雍州的交界处,也是一个重要位置,但郝昭这么大的能耐,继续放在一个腹地城池当守将,多少有些屈才了。本来张溪就有心把郝昭调来长安听用,但受限于郝昭的资历和在刘备集团内部的地位,张溪无法跟重用柳隐,胡遵那样重用郝昭。柳隐,胡遵背后都有各自的大世家为依托,而郝昭……他连寒门出身都不算,就是一个从底层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大头兵而已。但是吧,人家的能力在那摆着呢,这次五路接应使只差一路人选,而张翼又恰巧的做出了推荐,那张溪就顺势,把郝昭调来,担任一路接应使。一城守将,牙门将军,担任一路接应使这样的职责,应该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吧?!就这样,张溪急调郝昭入长安,完成五路接应使的分割安排。而等郝昭抵达长安后,五路接应使就在张溪的安排下,在左冯翊地区划分了各自的防区,议定各自的职责范围。确定完这些事情以后,这五路接应使领军出发,分别前往自己的防区,就地设防,操练士卒。而这个时候,关中的积雪,开始慢慢融化了。张溪的主要心思,如今还依然不在于防备曹魏入侵上。积雪开始融化了,各地的灾民安置工作,就要立刻展开,否则的话,耽误了春耕,今年一年的收成又得受到影响了。逃难到长安的数万百姓,张溪亲自安排这些百姓的返乡事宜。而陈祗和蒋琬,这个时候都不在长安呆着,两个人奉了张溪的命令,一个去了左冯翊,一个去了右扶风,巡查地方,督促地方官吏开展灾后百姓安置和发展春耕的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