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页(1 / 1)

('

凉州那边现在归于蜀汉了,两年前孙权也曾经派出郑泉为使者,去成都面见诸葛亮,想要购买凉州战马的事儿。

但问题是,那时候蜀汉占据凉州时间也不长,一直到现在,凉州都还属于要贴钱经营地方的阶段,跟凉州各地的豪族以及周边异族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呢。

再一个,蜀汉也是要进取中原的势力,他们也要组建骑兵,如今的蜀汉凉州军团都没有正式组建出来呢,哪有多余的马匹卖给东吴啊。

因此啊,虽然孙权派出了使者去成都,诸葛亮却只能含糊推辞……这还是看在两家算是盟友的份上,否则诸葛亮估计直接就拒绝了。

蜀汉那边弄不到战马来组建骑兵,孙权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啊……于是孙权就把目光放到了辽东公孙家身上。

如今的辽东公孙氏,是公孙恭掌权。

而辽东公孙氏,虽然在明面上臣服于曹魏政权,但实际上,公孙氏在辽东基本可以算是自成一家,除了名义上给曹魏政权纳贡称臣外,实际跟割据一方的诸侯没什么区别。

只是呢,如今的公孙氏的家主是公孙恭,公孙恭这个人,惧怕曹魏的威胁,一直对曹魏方面俯首帖耳,因此孙权一开始派去联络公孙恭,要求购买幽州战马的使者,被公孙恭给赶了回来。

本来吧,孙权以为,短时间内,自己是没办法搞到马匹了,但谁知道,随着东吴使者一起回到东吴的,还有辽东来的使者。

不是公孙恭派来的使者,而是公孙恭的侄子,公孙度派来的使者。

公孙度和公孙恭对曹魏的态度并不一样,公孙度有野心,也比公孙恭更加有能力,他不想就这么一辈子臣服于人,他也想成为割据诸侯之一。

因此,公孙度派人来联络孙权,表示可以提供部分马匹给东吴,换取东吴对他的支持,在必要的时候,两家可以结盟。

孙权闻听,顿时欣喜若狂,打算联络这个公孙度,不仅封官赐赏,还打算正式跟公孙度结盟。

这事儿吧,是孙权自己一个琢磨出来的主意,但好在,这个时候的孙权还不算彻底糊涂,今天正好扯到这里了,孙权就把自己的这个打算说出来,问问周瑜和张昭的意见。

周瑜和张昭一听孙权的话,顿时心里不知道该作何感想……特么远交近攻也不是你这么个搞法的啊。

张昭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

公孙度不过是公孙恭的侄子,他甚至都不能代表辽东公孙氏,孙权跟公孙度结盟,根本就是自降身份,会被天下人耻笑的。

再一个,就算公孙度能取代公孙恭,决定结盟的事儿……辽东距离江东实在是太远了,两者结盟根本无法互为应援,辽东出点什么事儿,等江东的船队赶到,黄花菜都凉了。

这个结盟如果只是口头盟约还好,孙权又是封官,又是赏赐的,回头人家一看情况不对,来个一退六二五,直接不认账,孙权钱白花,官白给不说,事情闹大的话,就彻底成了笑话了。

张昭是肯定不能同意孙权这么傻缺的行为的。

当然,这话你要好好的说,孙权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说不定也就改正了……可张昭那个脾气,那个年纪,那个辈分,他是真的有什么就说什么,一点顾忌都没有。

直接把孙权给气到了。

历史上呢,孙权这么一气,直接跟张昭吵架闹翻了,孙权讽刺张昭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是投降派,要听张昭的,他早就完蛋了。

结果张昭一气之下,直接回家蹲着,在自己的家门里砌了一堵墙,那意思老头子没用了,以后谁也不见了。

然后孙权知道后,也派人在张昭的门外砌了一堵墙,那意思你要不出来,就永远别出来了。

一个中年人,一个老头,两人吵起架来就跟幼儿园小朋友一样,实在是看的让人觉得幼稚。

可如今不同啊,孙权虽然生气,但国政上的事儿,又不是只有张昭一个人可以问……这不是还有个周瑜在呢嘛。

这下好了,原本历史上应该躺在坟墓里看戏的周瑜,这次不得不亲历这么一回了。

但实话实说啊……自家主公是不是当了皇帝后,脑子都丢在后宫里了?!

特么这事儿还用想?!

第713章 雪灾

建兴元年,冬。

武关,潼关异动的曹军,在进入冬季后,突然的消停了起来。

真不是曹魏突然中止了作战计划,而是因为实际条件实在不允许。

雍州地界,进入十一月以后气温骤降,自十一月中旬开始下了第一场雪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雍州下了足足三场雪。

等时间进入了十二月之后,雍州再次下了一场大雪,持续了足足十天的时间,下雪的量,比去年十二月那次还要大。

整个雍州地界基本都被大雪覆盖,出门积雪足足有两尺厚,这样的天气下,别说出兵作战,就是出门串个亲戚都不容易。

这就是汉末小冰河期的威力。

在这种天气下,别说潼关和武关两地的曹魏军队,就是雍州的大汉郡兵们,也都缩回了邬堡或是营房内不出,连操练布防都做不到了。

而这一场大雪,不仅打乱了曹魏的军事部署,雍州的应战部署也同样被打乱了。

如今的雍州刺史府,最大的政务,不是应对曹魏可能的入侵,而是救灾。

今年的大雪太大了,雍州各地几乎都陷入了雪灾之中,而这年头的百姓,抗灾能力真的很低,几乎接近于零。

历经数十年战乱,百姓的房屋,很多都是木板稻草房,关中之地不是没有泥瓦房,但那基本都是有些家底的人家才能住的起。

去年满宠搞了一把迁民,很多百姓都舍弃了自己的家园,被迫离开家乡迁徙,虽然中间有一半的人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有些地方历经战火之后,房屋早就破败了。

因此,刚刚安置下来的关中百姓,基本都住的是木板稻草房,甚至一些中小型世家,也只能勉强修缮一下,住进泥瓦房而已。

就木板稻草房和泥瓦房的保暖能力,遇到这样大规模的降雪,人根本扛不住。

泥瓦房还好点,最多就是有些裂缝漏风,木板房……那就跟住野外没啥区别。

再加上降雪量太大,有些不坚固的泥瓦房都有些支撑不住积雪的重量,更别说稻草当屋顶的木板房了。

整个关中四十六县,每县都遭遇了雪灾,每县都出现了数量不小的难民。

光右扶风郡一地,总计近二十万丁口,有四万人受灾,因为房屋被压塌而不得不流落街头。

而北地郡,安定郡两地,也是受灾严重,前后加起来,关中四十余万人口,有十万百姓受灾。

受灾人数最少的,还得是左冯翊郡。

倒不是左冯翊郡太守胡遵治理地方有功,纯粹是因为如今左冯翊丁口不足,在这里呆着的大部分都是郡兵和北军,这些人是不计入丁口人数的。

但同样,受灾最严重的的地方,也是左冯翊郡。

左冯翊郡的丁口,大部分都是世家为了赎买雍州土地而释放出来的隐匿丁口,这些人被诸葛亮打包送来左冯翊后,就安置在民屯营内,准备屯田。

这些隐匿丁口,可是没有任何资产傍身的,他们能来到左冯翊,都是诸葛亮派人专门护送的结果,不然以这些人随身携带的口粮,让他们自己来左冯翊,那估计走不到汉中就得饿死大半了。

因此,这些人到了雍州之后,张溪还得派人专门出面组织他们安顿下来,给他们建造房屋,准备各种过冬物资。

可问题是,这些人抵达左冯翊的时间已经太晚了,都快十一月份了,再加上张溪也没有料到今年的冬天居然这么冷,下了这么长时间的雪,给这些屯田民们安排的,还是比较传统的木板稻草房。

没办法,这种房子建造起来简单快速啊,张溪本来想着,只要熬过这个冬天,过了春耕,再给这些屯田民改善住宅环境的事儿……可谁知道,这个冬天就不好过。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