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页(1 / 1)

('

这多出来的一千多顷耕地,可都是从张溪主导的军屯里抠出来的。

而且按诸葛亮给张溪送来的信中描述,诸葛亮希望张溪再从屯田区里面匀出五千顷田地出来,留给世家大族购置,以方便平衡蜀中势力……真要这么做的话,刨去军功勋田,特么张溪手里就只剩下一万顷的田地,可以用来分配军屯和民屯了。

张溪这边的屯田计划,被彻底打乱了,所有事情都要做出相应的计划调整。

而诸葛亮这么做,最让张溪感到不满的是——张溪为此,最近天天睡书房,没事儿就面对这蒋琬,陈祗两个大老爷们,都已经快一个月没时间陪老婆孩子了。

没办法啊,事关重大,张溪必须对这些调整做到心中有数,必须看着所有的计划调整到位,否则很容易影响已经进行了一半的军屯的进度的。

最近这一个月,睡都是在书房里睡的,老婆倒是偶尔还能见见面,孙尚香会经常送些茶点夜宵啥的过来,有时候是自己送,又时候是让小八送。

可当着蒋琬和陈祗两个大老爷们的面,张溪也不好跟自己的老婆小妾说啥悄悄话,只能是聊两句就分开,公开场合得注意影响。

而孩子,张溪是真的足足一个月没见了。

没办法,孙尚香不让小正儿和小暄儿去打扰父亲工作,张溪自然也见不到儿子女儿。

为此吧,张溪没少咒骂诸葛亮没事儿找事儿做……而且还是当着蒋琬和陈祗的面骂的。

陈祗一开始还有点不知所措,毕竟两位如今都是托孤重臣,一言一行都容易被人放大……张溪如此不顾面子的当众咒骂诸葛亮不知好歹,没事儿找事儿的,难道两人当真不合?!

说真的,以陈祗的性格,当时就在考虑,自己将来到底应该怎么站队了。

一个是掌控朝政的丞相,一个是地方实权刺史……两个人好像都有些惹不起的样子。

最后还是蒋琬见得多了,也知道这两人的私下关系到底如何,因此稍微提点了陈祗几句,才让陈祗稍微打消了一点疑心。

再后来吧,陈祗也麻木了。

因为啊,陈祗发现,张溪骂归骂,每次诸葛亮一有信件过来,张溪就骂的最痛快……可事后,该配合诸葛亮做的事情,张溪是一件都没有落下。

陈祗也算是发现了,大概这两位大佬的相处方式,就是那样的吧。

反正都是大佬,也不是如今的陈祗能够得罪的,倒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尽量展现出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博取一个更好的前途为好。

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陈祗和蒋琬两人,在张溪的安排下,对雍州政务进行了分工,陈祗掌行政和资料,而蒋琬负责民生。

雍州突然出现大规模的土地交易,各地县令送到雍州刺史府的存档资料,这些都归陈祗负责,陈祗都要亲自过目审核,同时还要细算财政收入,然后再跟蒋琬合计,这些钱要用在那些地方,什么地方应该先拨款,什么地方可以缓一缓。

而蒋琬也不容易,从益州会陆陆续续的有十万人进入雍州,这些丁口是来进行民屯的,安置这些屯田民本来就是一件繁琐的大事儿,如果蒋琬没有足够的地方理政经验,一时间还真的有点忙不过来。

而蒋琬不仅要负责这些,还要对整个雍州境内的水利设施进行盘查。

汉末战乱,整个关中荒废已久,很多水利设施都来不及修复,哪怕在钟繇,张既管理关中期间,曹魏曾经对郑国渠进行过一段时间的维护和修缮,但终究因为掌控时间太短,再加上刘备两次北伐,民生工程让位给军事,最终不了了之。

如今大汉占据了关中,战乱暂时平息了,那么郑国渠,白渠,龙首渠这些水利设施,也还是要进行修缮复原的,毕竟这些水利设施,是关中民生的保证。

而蒋琬是负责民生方面的雍州刺史府长史,这些事儿都归他管。

至于张溪,他是总负责,蒋琬和陈祗有不能决定的事情,或者是一些实务的最终结果,在入档前都需要张溪亲自审核过后,才能最终实行。

本来三个人就已经忙的够呛了,也难怪诸葛亮在轻易改变雍州屯田计划后,张溪会急的当面骂人。

事情干到最后,即使是陈祗,多少也有些埋怨……真就没事儿找事儿做。

这三人的一通忙碌,一直忙碌到建兴元年的十月。

本来以为吧,秋收过后,各种事务都已经暂时告一个段落了,马上就要入冬了,应该是能稍微休息一会儿了。

可没想到,才刚刚进入十月初,中护军吴懿突然造访了雍州刺史府,说是接到北军急报,潼关方向的魏军,突然有异动。

张溪正在琢磨魏军突然异动的战略意图呢,没过两天,右扶风的柳隐,左冯翊的胡遵也有文书到来,同时报告,潼关,武关两地魏军,似乎有整军备战的意图。

尤其是武关方面,魏军一个月内有四次试探性的西出武关道,查探汉军邬堡的防御能力。

很显然,这是魏军有大动作的预兆。

张溪立刻修书一封,汇报给成都的诸葛亮,同时召集吴懿,魏延,黄权,蒋琬,陈祗五人,商议军情。

第709章 成都议事

建兴元年十月末,成都,丞相府。

“元长来报,潼关,武关魏贼异动,恐有入袭雍州之举。”诸葛亮拿着张溪快马送回的军报,同样在召集众人开会。

参与这场会议的人,除了从长安回到成都不久的诸葛亮,张飞,庞统,秦宓外,还有新任礼部侍郎马谡,新任吏部尚书董和,以及蜀郡太守杨洪,丞相府长史张裔,中军都尉姜维。

法正因为要留守汉中,等待李严过来接任,暂时不在成都,而刘巴……刘巴在汉中病重,都不知道能不能撑过去,自然不可能回成都来参加这种会议。

可以说,除了法正和刘巴外,丞相府的这个会议,涵盖了如今大汉的最高决策层们。

其中蜀郡太守杨洪和中军都尉姜维是比较例外的人选,他们是代表天子来参加这次会议的,算是天子参与此事的一个象征……是诸葛亮提请天子,天子同意后的结果。

诸葛亮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当权臣,只要有机会,诸葛亮始终没有忘记给刘禅塑造自己的权威的机会。

会议一开始,诸葛亮就把张溪传来的紧急军报分享给所有人,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

“先帝驾崩,新帝登基,魏贼异动也在情理之中……只是,魏贼当真会大举入寇关中么?!”董和有些怀疑,因此第一个发问。

你别看董和如今掌管吏部,但他也是从底层县令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只不过是政务比较出众,不代表他不懂军略。

而且就算董和的军略不如在场的所有人,但他有底层治理经验,知道经历了如此大战之后,就算以曹魏的深厚底蕴,也不可能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再次发起一场大战。

因此,董和怀疑,这会不会是魏贼的疑兵之计,做出要入寇关中的假象,引得雍州大举戒备,因此荒废民生。

这种猜测,在平时有些道理,但如今,却不合时宜。

“若是春日魏贼有所异动,董尚书之言未必有错,然时值冬日,魏军异动,若不为进兵关中,岂不是空耗钱粮?!”杨洪微微摇头,反驳道。

刚刚经历秋收,一般这时候都是休养生息的时候,魏军异动,那不仅仅是折腾雍州军备,同时也是在折腾自己家的钱粮……怎么着,刚刚秋收过后,曹魏就嫌自家粮草太多,着急要消耗一批不成?!

因此吧,杨洪判断,这事儿,未必只是假象,可能魏贼真的有入侵关中的计划。

只是,杨洪也不理解,曹魏真的有底气反攻关中么?!

就算如今先帝驾崩,天子新继位,但大汉的政权过度还算平稳啊,三大托孤重臣之间的合作也还算默契,大汉不存在大规模动荡……曹魏真的会在这个时候大规模用兵么?!

对此,杨洪也觉得有些奇怪。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