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页(1 / 1)

('

“既如此,孔明有何高见?!”法正奇怪的问道。

诸葛亮继续说道,“此事,我亦有些想法,想与诸公相议。陛下所为者,不过嗣君年幼,缺乏治国经验,故此复设丞相,令亮辅之以度难关……陛下本无久设丞相之意,亮亦无贪图权位之心。只需在兴复汉室后,亮辞去丞相一职,令嗣君不再设丞相,恢复三省六部职能便可!!”

对于这点,在场诸人倒是不奇怪,诸葛亮的人品大家还是信得过的,他敢这么说,大家也都相信。

但……

“仓促以成事,事成则废,来回往复,于朝政何益?!”张溪忍不住的反问道。

那意思吧,你诸葛亮不贪恋权位,我们相信,但在你辅助天子期间,一人总摄朝中事务,骤然撤销丞相,整个行政系统推到重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啊。

张溪其实一直以来,对复设丞相一事的最大反对点,就是这个。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丞相,是拥有开府治事的权利的,而刘备既然选择让诸葛亮出任丞相,还托付以后事,那肯定会给诸葛亮这个权利。

开府治事,就是独立于朝廷之外,组建一套属于丞相府的管理班底,跟朝廷的行政体系形成内外朝。

比如曹操,当年就是用了这个权利,组建了属于自己的班底,最后逐渐替代了真正的大汉朝廷,掌握了朝中实权。

在当时的大汉朝廷里,魏王府的官员,不一定全是朝廷的官员,但朝廷的官员,一定在魏王府多领一份薪水……这才有了后来曹丕篡汉自立的底气。

而历史上的诸葛亮,也没有免俗,他虽然是一片公心,但也是同样做到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朝廷和丞相府的职能,近乎融为一体了。

是,大家相信,你诸葛亮不会是曹操,一颗忠心日月可鉴……但如果你开府治事的话,两套行政班底肯定会存在权利重叠,交叉缠绕的情况。

你诸葛亮说的是轻松,到了兴复汉室的时候你就辞职……你是一走了事,可朝中群臣和你府中的那些管理官吏,却很有可能因职责不明,互相推诿攻击,对朝政又有什么好处呢?!

朝廷之事,真不能因人设事,必须要遵循制度,不能朝令夕改。

诸葛亮点点头,认可了张溪的反问,但同样也说道,“朝政运转,自有规律,三省六部乃是正理,亮纵然成为丞相,总摄朝政,亦不会夺三生六部之权,有司还需各行其职,不得懈怠。至于嗣君,来日亮也会上奏天子,请天子为嗣君择良师益友,以天子英明,嗣君聪慧,亮以为,无需太久,亮便可还政于嗣君,如此,复设丞相,不过数年临制而已,当不会耽误朝政运转。”

这些话里面,诸葛亮透漏了两个意思。

一个,是他即使当了丞相,也不会跟惯例的那样开府治事,另外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行政班底,而是沿用三省六部制,只是在这个三省六部上面,多了一个丞相而已。

根本不存在什么丞相府,只有一个丞相。

另一个,诸葛亮会建议刘备,提前给刘禅安排好教导政务的老师和组建率属于刘禅自己的班底,等到将来自己退下来的时候,刘禅能有足够的人手可以顶上去,接管整个朝政体系。

这番话,可以说是大公无私到了极点。

甚至于,最后诸葛亮还专门找到了赵云和张溪,对赵云和张溪做出承诺。

“朝政统划,亮自担之,军中诸事,还需诸位将军尽心用命。朝堂之上,亮可决战与不战,疆场之上,驱除贼寇,开疆拓土,还需仰仗各位将军。”

简而言之一句话,我可以决策,但绝不碰兵权。

第700章 刘备病重

如果全部按照诸葛亮的想法来做的话,那么这个所谓的丞相,不过是在百官之前,加了一个最终决策人而已。

大家的决策权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管辖的事情还是那么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依然有着不小的话语权……不过是头上多个婆婆而已。

这对于朝中百官来说,权利削弱的并不多,也不需要担心会有另一个来自丞相府的人来分摊自己的权利……就显得好接受的多。

而诸葛亮也表明了,他的行政系统还是依托于三省六部制,将来还政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出现太多的动荡,张溪对于复设丞相最大的担忧也没有了。

至于军权方面,有了诸葛亮的那番表态,恐怕连关羽,张飞都不会对诸葛亮出任丞相再有任何的异议。

至于那些世家们……在获取了各自想要的利益条件和诸葛亮的亲口承诺后,自然也不会没事儿找事儿的跳出来反对了。

就这样,章武四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刘备下诏,自章武五年正旦起,复设丞相一职,由中书令诸葛亮担任丞相,统领百官,总摄朝政,上辅天子,下安黎民。

消息传到洛阳,曹丕一脸懵逼……刘备难道真的年老昏聩了,居然放着好好的利于君权掌控朝政的三省六部制不用,回过头来又设立了丞相?!

但很快,曹丕突然意识到了,内心一阵狂喜。

很显然,曹丕的政治水平一点都不低,只要结合如今蜀汉的朝政局势,刘备和太子刘禅的年纪,很容易就得出正确答案——刘备这是在为后事做准备了。

所以……刘备这是真的快要不行了吧?!

给曹丕乐的,当晚就找来孙资,刘放两人,好好的畅饮庆祝,顺带再磕点五石散啥的助助兴……隔天连起床的力气都没了。

曹丕病倒了,感染风邪,而且病的还不清。

特么大冬天的喝酒嗑药,还是五石散这种容易发热,需要散热的玩意儿,曹丕没有当场暴毙,都算他命大了。

曹丕的身体,本来就说不上多好,他一直有一些轻微的消渴症……也就是高血压加轻微糖尿病。

就这身体,也就搭着他还在壮年,身体底子还行,抵抗力还没有彻底消耗干净,否则的话……他和刘备,真不一定谁先死。

好在曹魏的宫廷御医水准也不低,曹丕虽然自己作死,但御医水平还行,再加上曹丕到底还年轻,禁得起折腾,终于是给救回来了,没让他死在刘备前头。

不管怎么说吧,曹丕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在发觉刘备可能要死的预兆后,立刻让孙资加大往关中地区派遣细作的力度,争取要第一时间确认刘备病重的消息。

但……从黄初六年的一月,一直等到黄初六年的四月,足足三个月过去了,刘备依然活的好好的。

甚至于,刘备还在二月初二的时候,亲自出面进行春耕祭祀,带领新上任的丞相诸葛亮,以及在长安的三省六部官员们一起进行“天子亲耕”礼。

虽然自那以后,刘备就没有在公开场合露过面了,但……春季本来也没啥需要一国天子经常露面的事情啊。

闹得曹丕心里头那叫一个失落……还以为“天下有变”的时刻这么快就来了呢。

虽然有些失落吧,但多少,曹丕还有些庆幸……如今大魏也没有彻底缓过气来呢,就算刘备真的在这时候死了,也不过是能让大魏在心理上松一口气,也不可能立刻发动反攻关中的战役的。

既然这样的话……保持对关中的侦查既可。

而此时的长安……其实刘备确实已经病倒了。

刘备得的,还是伤寒,属于冬春之交的季节病。

可刘备的身体底子已经不行了,年纪又大,免疫力减退严重,因此即使经过卫汛的妙手诊治,也不过是勉强控制病情而已,稍微不注意的话,就会病情反复,动不动就发烧咳嗽。

卫汛私下曾经跟张溪坦白过,就刘备现在的身体状况,不过是能撑多久是多久……下一次病情稍微严重一点的话,恐怕连他也无能为力了。

这不是这个时代的医生能解决的问题,甚至是现代医学,对刘备的这个情况,也不过是尽量拖延而已,早晚会有拖不下去的那一天。

这事儿,知道的人并不多,毕竟天子的病情,在这个时代,也属于禁中机密,随便打听那也是要掉脑袋的事儿。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