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难得自己后发先至,在不利的条件下急行军,抢在了张溪前面进驻潼关……这种略胜当世名将一筹的小成就感,还是挺让王昶感到高兴的。王昶终究是刚刚入仕没多久,对上被世人认可的名将,还是有点好胜心的。因此,王昶领军出关,在关前跟张溪面对面的时候,还有心思说这么一句。“张将军,别来无恙乎?!”那意思吧,就是显摆一下,虽然以前总是我吃亏,但这次,是我先到的潼关。可张溪一看到王昶出现,顿时这个火气就压不住了。在张溪得到的情报里,王昶应该是败退往长安了,现在却突然出现在潼关……不用问啊,那支从长安来支援潼关的队伍,肯定就是王昶为主将的啊。一想到这里,张溪顿时火冒三丈。“王昶鼠辈,何以不当人邪?!”这话给王昶骂的,都懵了……啥意思这是?!张溪可没管王昶什么反应,继续开骂。“枉汝饱读诗书,纵兵劫掠百姓口粮,把百姓往绝路上逼……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吧?!如此行为,你对得起先贤教诲么?!还有何面目敢自称是世家子弟,名门之后?!”张溪是真的气到了,骂人的话都是半文半白夹杂着来,一点都没有名将气度。可这真的不怪张溪没风度,实在是王昶的所作所为,有点戳到张溪的痛点了。真的,如果长安援兵的领军将领是个大老粗,不懂这些道理,只是按照乱世习惯在带兵,那张溪也不好指责什么,只能是怪这个该死的世道。但你王昶是世家子弟,太原王氏的嫡系,从小就饱读诗书。虽然你们世家的做派,大家都知道,归根结底还是自家利益优先,但至少都得讲究给脸面,不至于吃相太难看……你作为世家子弟都做出这种纵兵劫掠的事情了,这个天下,还能有个好?!坏人做坏事不可恨,莽夫做坏事也不可恨,可恨的是满嘴仁义道德的所谓“谦谦君子”,却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情。人心不能坏,人心一旦坏了,这个世道才是真的没救了。历史上的西晋八王之乱,以及因此导致的数百年乱世,不就是这帮王公贵族和世家们,人心不古的后果么。所以张溪一看到是王昶带领的这支援军,才会这么生气。只是吧,张溪这通骂,王昶是听着是完全的云里雾里。我怎么就对不起先贤,怎么就不能自称是太原王氏之后了……我干啥了?!纵兵劫掠?!这种帽子可不能随便扣啊,咱可没干过这种缺德事儿,太原王氏也担不起这样的名声。世家大族,不管在盛世还是乱世,之所以被世人尊敬,说到底还是那个名声……别管私底下有多少龌龊事,但明面上的名声,可是比命还重要的东西。王昶一听张溪扣这么重的帽子,当场也火了,质问道,“鼠辈,安敢如此欺我邪?!我何时纵兵劫掠了?!”张溪一听这货居然还敢做不敢当,顿时更火了。也不废话,直接把这一路上遇到的百姓和见闻,全都说了一遍,然后直接撂下一句狠话。“我若不杀汝,誓不为人也。”说完,张溪直接收兵回营,还是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强攻潼关。第662章 潼关的差异张溪驻军于潼关之外,趁着天气慢慢转暖的功夫,开始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强攻潼关。狠话已经撂下了,不打一下,实在说不过去,也过不了张溪心里的那一关。而王昶呢……王昶紧闭关门,据守不出。其实吧,如今的潼关,王昶带来了三千禁军援兵,再加上之前驻守在此处的三千郡兵,总计有六千人了。而关外的张溪所部,也不过是一万人左右,双方的兵力差距其实并不大,王昶并不是没有出关一战的能力。但是呢,王昶现在真的是没脸再带兵主动出击了。张溪说的那些事儿,是真的,王昶根本不怀疑。一个是因为张溪这样的名将根本没有必要骗他,二来是这种事儿根本骗不了人,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所以,王昶现在也是羞愧难挡……也就是这个时代没有免战牌,他的职责也不允许自己舍弃潼关后退,否则的话,王昶才不想直面张溪的挑战。是,理论上,站在王昶的立场上,他可以辩驳一下,毕竟他的本意,确实只是“借用”百姓的口粮,而且不是全部口粮,他只是“借用”了百姓一半的口粮而已,也跟百姓做了约定,只要到了潼关,他就偿还这些百姓百姓的口粮。他这么做只能说是事急从权,目的也是为了国事,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但造成最后的结果,其实跟王昶纵兵劫掠的结果,是一样的。王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辩解不辩解的,其实毫无意义。这时代的世家们,虽然大多都挺不堪的,私底下干的那些事儿,基本就没有几件人事儿,从隐匿丁口,逃避赋税,到欺男霸女,欺行霸市,纵奴伤人,欺压百姓等等,都是这些世家们常干的事儿。但太原王氏,尤其是王允之后的这几代人,其实人品做派和处世风格都还挺不错的。太原王氏的眼光很长远,明显已经看出来,如今的世道,世家崛起的基础已经有了,不管是大魏一统天下,还是将来大汉实现三次中兴,皇权已经无法再把世家大族的势力排除在朝堂之外了。这种时候,为了家族的利益着想,也为了给太原王氏争取更加长远的传承,族中对子弟的教育,尤其是对百姓的态度这一块,太原王氏还是比较注重的。倒不是真的心存百姓,太原王氏追求的,依然只是名声。只不过,在其他世家还在追求世家之间彼此吹捧得来的名声时,太原王氏敏锐的察觉到,只有在百姓中建立起足够的口碑和名声,才能让自己的家族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毕竟,如果在百姓中间没有足够的声望和尊重,那么世家一样很难在跟皇权的博弈中收获足够的利益。如果只是在大魏政权内部立足,依靠九品中正制的庇护,跟其他的世家一样蝇营狗苟的话,倒也问题不大,但如果是大汉三次中兴呢?!没有百姓和民间的这层保护,以刘备集团对待世家的态度,他们能生存下去才怪呢。事实上,如果没有某条穿越土狗的瞎搞,像太原王氏,河东崔氏,范阳卢氏这样的家族,确实是靠着这一套手段,延续了近千年,真的做到了“流水的皇帝,千年的世家”,一直到唐末,世家的力量才彻底土崩瓦解。而与他们同时期的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们,不管是弘农杨氏,还是汝南袁氏,又或者是像益州李氏,颍川荀氏这样的大世家,统统都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这个时候,正是太原王氏崛起的时候,因此王昶这个人吧……嗯,三观还是挺正的。王昶是真的羞愧,如果按照家族的教育,他这个时候,就该直接上表朝廷,请求免去他的官职,从此闭门不出,不再出仕,以此作为太原王氏对天下百姓的一个交代。可如今潼关重任在肩,王昶已经对百姓不义了,不能再对皇帝的诏令不忠……这个潼关,他依然还是得守,但你要让他主动出关去进攻张溪,他也做不到。王昶闭关不出,张溪自然也不在意,认真的打造着攻城器械,尤其是配重型投石车,张溪是抓紧时间,能打造多少是多少。说实话,除了这个手段外,张溪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把握,能强攻下潼关。甚至对配重式投石车的威力,张溪都不敢太信任。毕竟,这是潼关,千古雄关……就张溪搞的这种投石车,真的能砸塌关墙么?!张溪自己心理也没底。可王昶看的,那是心惊肉跳的。这几年,随着西北战事的广传天下,大家都知道,西蜀刘备军中,有一种霹雳车更加犀利的攻城器具,这种攻城器具是张溪发明的,最擅长砸塌城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