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这种事儿吧,得适可而止,哪说哪了,不能训起来没完没了的……别回头越训自己也跟着越生气,真要动气伤身之后留下啥后遗症的,那可就别怪当医者的没有提醒你。给关羽怼的,都不知道是该继续骂关平,还是不骂了好。终归还是徐庶比较通情达理,先遣走关平,邓艾等人,免得关羽看着来气,然后自己留下来,跟关羽平心静气的讨论一下。按照徐庶的意思呢,反正已经耽搁了五天时间了,宛城那边如果有变,现在赶过去也已经来不及了,倒不如就在邓县暂时休整一下。这不是襄阳那边,马良的第二批粮草还没运来嘛,正好,咱们也不要着急进军了,先等粮草到位后,再进军宛城好了。可关羽还是不甘心,也有点不想就这么放弃进攻的好机会……万一曹魏那边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来主持宛城防御,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支援呢?!再一个,如今已经是深冬了,今年是老天爷给脸,一直没有下大雪……万一拖延上几天,天降大雪的话,再进军宛城,那不是更麻烦了么?!然后吧……关羽的嘴,就跟开了光似的,第二天,中原大地就开始降雪了,而且这一下,就是连着下了十几天的时间。这下关羽就算想要进军宛城,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用兵了,至少得等到雪停了,看看化雪的速度如何,才能决定是不是要进兵。就这样,天降大雪,暂时阻住了荆州军团北上宛城的步伐。而同样的,隔壁的关中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皑皑了。中原腹地本身气候条件要比关中地区更好一些,都已经开始下大雪了,关中地区就更别说了。关中地区,从十二月初的时候就开始下雪了,一直下到现在,不管是进攻方的大汉北伐军团,还是防守方的大魏关中军团,全都倒了大霉了。进攻方的大汉北伐军团不用说了,好不容易在渭水击溃了曹魏中央军主力,虽然让曹魏的关中军团撤回去了一部分士卒,但终究算是彻底占据了眉县附近的关中地区,有了进入三辅的跳板,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可惜,一场大雪,让本来打算乘胜追击的北伐军团,不得不暂时撤回眉县休整,同时刘备还得赶紧传令武功县方向的张溪,让他赶紧暂停进军三辅的计划,原地休整待命。也就搭着偷袭眉县后缴获了足够多的粮草,否则这个大雪天,对北伐军团的后勤压力,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而处在防守方的大魏关中军团呢,大雪突降,确实是给退守长安的曹真,郭淮带来了少有的喘息机会,本来是个休养恢复军心士气的好机会。但架不住,大魏天子发话了,要曹真带领关中军团撤离关中,弃守长安。对这个诏令吧,曹真和郭淮,多少还是能理解的。虽然如今大雪封路,蜀贼一时半会儿的,杀不进三辅来,确实可以稍微喘一口气。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没有援兵啊。这事儿,曹丕一时半会儿是解决不了的,除非他有魄力彻底掀开屯田民的盖子,否则的话,曹丕是没有办法立刻变现出一批士卒出来的。虽然按理说,大魏仅仅在洛阳一地,还有五万多屯田民,再加上弘农,河东,河内等地的屯田民,加起来总数也不少。真要征召这些屯田民入伍的话,也不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支援长安。但问题在于,屯田民可是包括了所有男女老幼的,而能从军的士卒,只能是青壮……你把青壮都调走了,剩下老幼妇女来种地,这跟荒废一年的土地有什么区别?!这也是曹丕没有胆略去跟世家们正式开怼的原因。世家们侵吞屯田民,在意的可不是那些老幼妇女,他们看重的也是青壮……你曹丕真要是全部征召入伍去打仗了,回头万一都死光了,他们侵吞谁去?!这么做,势必会让司隶地区的世家们,都很不满的。因此嘛,曹丕没有足够的援军来支援长安,曹真和郭淮,都是可以理解的……实在不行,他们就收缩兵力,放弃左冯翊和右扶风,困守长安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如今连遭大败,撤回长安的所有士卒加在一起也不过是两万三千人而已,军心士气极度不振,万幸是大雪阻路,挡住了蜀贼的追兵……但万一雪后化雪速度快一点,刘备真的兵临长安了,曹真和郭淮也不敢打包票说,长安一定守得住。这个时候,曹丕的诏令抵达,让曹真和郭淮弃守长安,说实话,两人内心是松了一口气的。但诏令的后半段,又让两人把这口气给提上来了。曹丕诏令,要求两人尽迁三辅百姓和世家入关。这大雪天的,百姓出门都不乐意呢,你让人在这个天气下迁徙数百里,全都退入中原?!这确定是要活人,还是要死人?!第650章 退兵一场大雪,让烽火连天,金戈铁马了快三个月的大半个中国,都暂时消停了下来。关中地区,从十二月初开始降温,断断续续的降雪,一直下到大汉章武三年元旦,刘备为此不得不暂时屯居眉县,无法立刻东进三辅。南阳地区,从十二月中旬开始下雪,同样下到来年元旦,导致荆州军团北上受阻,大魏宛城守将司马懿有了足够的时间整理城防,收拢败军士气。而青徐方面也是如此,大雪纷飞之下,周瑜率领的江东北进军团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攻克彭城国,全据青徐。真别说,这个时候的周瑜,已经有点想打退堂鼓了。是的,很神奇的一件事。仗打到这个份上,江东全面占优,眼看着就能全据青徐了……孙十万都没有要退缩的意思,反倒是周瑜想着要退兵了。看着非常的不可思议,但周瑜真的有自己的理由的。前几年,吕蒙还在世时,曾经劝说孙权,说青徐之地多以骑兵作战为主,江东士卒多擅水战,陆战不行,因此就算一时占据青徐,也不可能守得住。吕蒙以此为据,劝说孙权攻取荆州,全据长江防线,以江东的水军战力,纵使不能进取天下,割据东南还是可以轻易做到的。这就是吕蒙当初为孙权制定的战略规划。这个计划,当初周瑜是嗤之以鼻的。倒不是为了所谓的孙刘联盟……说实话,这个联盟,确实在当时的环境下有存在的必要,但当刘备夺下汉中,兵出雍凉的时候,这个联盟其实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周瑜嗤之以鼻的地方在于,吕蒙作为代替鲁肃执掌军权的人物,居然如此避难就易,劝说主公孙权偏安一隅。往大了说,这叫缺乏战略眼光,往小了说,吕蒙的格局只停留在领军自保的程度上。当时的周瑜,觉得作为一军统帅,吕蒙明明能看到江东军的缺点,却不想着去改变,反而是选择自我回避……这种做法,不是一个一流统帅该干的事儿,也辜负了主公孙权对他的期望。但现在,周瑜却有点理解吕蒙了。自从重新出山掌兵之后,周瑜确实对东吴军的陆战能力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尽可能的增加东吴军的机动性和陆战能力,这才有了上次水路偷袭青徐,和这次从淮南出兵后的千里奔袭,把青徐之地的魏军打的困守彭城国。但,恐怕这也是周瑜现在能做到的极限了。尤其是进入冬季以后,周瑜发现,很多事情,自己想是一回事,实际遇到了,却又是另一回事。别的不说,淮南之地的冬天,跟江东的冬天就不太一样,而青徐之地的冬天,跟淮南之地的冬天,又是大不一样。周瑜不是没有考虑到天气的因素,但实际经历了才发现,自己以为的天气因素,和实际的天气因素比起来,差别依然很大。江东地区,十二月份的时候基本只下几场雨夹雪,即使是淮南地区,也不过是小雪而已……可到了青徐之地,这个大雪纷飞的,对面一丈都有可能看不清人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