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页(1 / 1)

('

郭淮不得不在第一次作战的过程中,一次性投入三个小军团,将近一万人。

面对万人级别的作战,刘备就算再怎么样,应该也不会自大到想一口气吞下吧?!

你别说,郭淮的这次突然出击,兵力又在万人左右,还真的让刘备有些吃惊。

毕竟,刘备是真的没想过,在如今的局势下,魏军居然不优先安排撤退,或者是严守营寨阻挡自己的进攻,还敢主动发起进攻?!

这确实有悖于如今的局势,也有点有悖于常识。

但刘备没想到归没想到啊,久历战阵的刘备还不至于被这点变故就弄的手足无措……郭淮是进攻方,刘备是防守方,到底还是刘备方更加占优势的。

再说了,刘备手下还有一对卧龙凤雏在呢……这对可是货真价实的卧龙凤雏,可不是互联网上的那些“卧龙凤雏”。

郭淮的策略,确实奇了点,一时间也确实打了汉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效果实在有限。

而且吧,郭淮的那点小九九,一开始的时候还能蒙一下人,等时间久了,庞统和诸葛亮,哪个看不出来这货到底在想什么?!

更别说郭淮的进攻打的也不坚决,在一次进攻不利后,立刻缩回营寨,换人进攻……表面上是在调整进攻策略,但实际上,士卒的调动非常频繁,频繁到了根本不是正常排兵布阵该有的状态。

这种局面下,一对真·卧龙凤雏稍微商量了一下,直接建议刘备——全线进攻。

你郭淮不是想以攻代守,瞒天过海么?!

没关系,咱们以攻对攻,全线出击!!!

就不相信你有这么多的兵力可以跟我对攻,也不相信你的士卒真就那么大义凛然,一个个的都将生死置之度外!!!

第624章 遇事不决就突阵

郭淮觉得自己要疯!!!

自己的策略,居然只持续不到一个上午,就被对面的蜀军给看破了,并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方直击自己的要害,发动了全面进攻。

三万多人的全面进攻啊……自己靠什么去抵挡?!

如果对面的蜀军,还是张飞率领的那一万余士卒,那么郭淮现在根本不用那么担心。

即使经过筛选,郭淮实际能掌控的可战之兵,也有将近两万人……张飞的那一万余士卒即使全面反攻,那郭淮也可以且战且退,继续执行小军团轮战战术,最后留下个三四千人阻挡一下张飞的反攻,其余的士卒也可以安然撤回船上去。

可如今,郭淮面临的是刘备率领的三万大军的进攻,这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郭淮派出一万士卒去进攻,手里就剩下一万士卒的预备队了,经过调整后,根据撤军策略,先进攻的那一万人,应该是要撤退回船上去的……可如今,郭淮哪里敢让这一万人撤走?!

这一万人要是撤上船去了,就靠手里的一万人,怎么阻挡刘备军的全面反攻?!

好吧,就算依靠营寨的防御措施还能坚守,可以暂时挡住刘备军的进攻……可撤退总是要时间的啊,一万人的士卒要撤走,也不是一刻钟两刻钟的事儿,起码得有一个时辰的时间。

一群人在营寨内拼命坚守,自己身后的人却在拼命登船逃命……你让这些在坚守的士卒们怎么想?!

凭什么那帮人只是象征性的进攻了一下蜀军营寨就可以溜了,我们这些人却要在这边拼死拼活的顶住蜀军进攻一个多时辰?!

因此,当蜀军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郭淮是真的不敢让这些刚刚打完的一万士卒撤退。

可你不让这些人撤走,也有问题的啊。

说好了的,先进攻的先撤,后进攻的后撤……怎么我们按照撤军策略已经打完了一仗,你主帅还带临时变卦,不让我们撤退的?!

这下郭淮真的有点前怕狼后怕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了。

这种情况必然不可能持久,郭淮非常清楚,因此,他必须做出改变和应对,否则时间长了,自己的军队搞不好都得兵变。

郭淮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依然按照之前自己制定的撤兵策略,开始轮番的安排士卒们撤退。

当然,不可能一下子把一万人全都撤走,这样手里连个预备队都没有,根本不可能挡住蜀军的全面反攻。

但每隔一段时间,撤走一个三千人的小军团,对战场的影响不会太大,同时三千人的小军团撤退上船,一共也花不了多长的时间。

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即战力,同时也能提高撤军的速度和效率……就是当兵力撤到一个底线时,郭淮还能不能保证防线的完整性,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但如今郭淮没得选,真的没得选,他必须给麾下的士卒们看到希望,这样他们才不会在绝望之下直接兵变,才会有留下来阻挡蜀军的勇气。

这相当于饮鸩止渴,这个郭淮也知道,但如今他必须这么做。

甚至对于最后的后果,郭淮也想过……实在不行,那就是他赌一把,留着最后一批预备队始终不派上战场,到了最后防线实在守不住了,他就领兵突阵。

拼着自己一把老骨头不要了,也要一时间挡住蜀军的进攻,给其余士卒创造撤退上船的机会。

这是郭淮的觉悟……到了这个时候了,已经不是考虑将来的三辅防守战该怎么打了,这时候不拼命的话,也就不存在什么三辅保卫战了。

因此,郭淮没打算给自己留后路,一边冷静的指挥士卒稳住防线,且战且退,收缩到营寨内继续防守,一边以一次三五千人的数量,逐渐安排第一批作战士卒撤退。

当郭淮撤走了两批士卒,一共六千余人后……魏军的防线,已经有点摇摇欲坠的想象了。

这点,让郭淮也有点始料未及。

郭淮到底是高估自家的军心和士气,也低估了汉军的战力。

在如今的情况下,眼看着自己同僚在挨个撤走,自己却不得不在前线拼命……是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这会儿太拼命,不小心把小命给拼没了,那还撤退个屁啊……万事以保命为先,总会有轮到自己撤退的那一刻的。

秉持着这样的想法去作战的人,你指望他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出来?!

而汉军那边,南北两军确实是战场新兵居多,作战经验不足,配合也很生涩……但这两军,不管是兵员素质还是训练程度,都不比曹魏的禁军差,军备和军械甚至还要比接连败阵的曹魏禁军要强的多。

再加上一方是乘胜追击,一方是接连败退,心生退意,彼此的士气和作战欲望都不在一个档次上,魏军出现守不住防线的现象,简直是太正常了。

事情到了如此的地步,郭淮也没办法了。

他不能等到防线彻底崩溃后再做出应对,这样不管自己做出什么应对都已经无济于事了……只能趁着现在士卒还没有彻底崩溃,进行最后一步豪赌。

仔细观察了一下刘备的天子大纛所在,冷静的规划冲阵路线,预判敌军可能出现的反应……然后郭淮翻身上马,手提长枪,领着五千一直未曾出战的禁军将士们,发动了冲阵。

这是唯一可以挽回现在局面的机会了,郭淮也是真的豁出去了。

郭淮这一冲阵,直奔刘备的本阵所在而来,很自然的,汉军的士卒们,也产生了相应的调动变化。

刘备又不是孙十万,他的中军,怎么可能一点防备都没有。

再一个,就算刘备真的没有想到郭淮会在这个时候冲阵,他麾下的诸葛亮和庞统两个人,难道是吃干饭的?!

尤其是诸葛亮……不管是从演义上来说,还是从历史上来说,敢朝着诸葛亮四轮车去的,基本没啥好下场。

诸葛亮还能对中军冲阵不做提防么,他早就防着这手了。

因此,当郭淮刚刚发动冲阵,一直呆在刘备身边没有出动的黄权,立刻亲率五千士卒,前往拦截郭淮,同时诸葛亮也调令在刘备本阵左右的张南,阎芝二将收拢阵型,做好防备,随时拱卫刘备的中军。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