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页(1 / 1)

('

这个方向,跟魏军撤退的方向,并不在一条直线上。

这么一来,文钦的作战目的看似无法达成,但实际却已经完成了。

而且吧,文钦也不敢在眉县西南方向呆的太久,万一蜀军的主力大军距离自己并不远,自己撤退的慢了一点,再让人围的跟个粽子似的,那才是冤枉呢。

文钦可不想在十天之内连续被俘两次。

因此,文钦一看吴懿的行军方向不是大军撤退的方向,也没有做出纠缠的姿态,而是干脆利落的退兵,前往跟郭淮的大军汇合。

而文钦这么一撤,被魏延派出去骚扰郭淮军后翼的王平,那可就真的危险了。

本来就只有六百多人,要想拖延住郭淮撤兵的速度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

郭淮的撤兵,可不是仓促撤退,他在意识到蜀军随后将至的时候就开始思考退兵策略,包括该什么时候移营,撤退过程中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应对,都认真仔细的考虑过的。

因此,对于撤退时后翼的防守,郭淮也是做足了准备的。

不仅撤退的时候一反常态,让粮草辎重营走在了队伍中间,还派出了毌丘俭,以及他那剩下的两千不到的骑兵队伍,沿途加强巡逻护卫,确保大军撤退时侧翼和后方的安全。

两千骑兵……王平就算有满编的三千无当飞军,也不敢正面去跟两千骑兵硬刚,更别说现在只有六百多人了。

因此,王平开始发挥自己的优势,出城后利用眉县周围山形地势的优势,一边避开骑兵的巡逻,一边发挥脚力优势,寻找魏军的后翼防守薄弱的地方,冷不丁的打一下,而且打完就走,绝不恋战,不给毌丘俭的骑兵堵上自己的机会。

毌丘俭的骑兵,要护卫的是整个撤退部队,也不可能时时盯着后翼,因此王平总能找到机会,冷不丁的偷袭一下,获得十几二十人的杀伤后立刻撤退。

杀伤人数是不多,这点损失在郭淮看来根本不心疼,但王平总是这么抽冷子的偷袭,对军心士气的打击还是很大的。

要知道,如今的魏军就是在撤退,士卒们也基本都知道蜀军已经追到了身后,更知道军粮已经严重不足了……这种情况下,身后总是出现蜀军的身影,对军心士气的影响,是极大的。

每次死十几二十个人,对郭淮来说可以不用在意,但王平这么来回的几次偷袭,会在魏军中传递一种恐慌情绪,感觉蜀军随时会杀过来的样子。

这对撤退中的魏军,是非常不利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王平的作战,才算是摸到了无当飞军真正作战风格的门槛了。

硬碰硬的作战,从来不是无当飞军组建之初的目的……偷袭,骚扰,扰乱军心,敌后作战,这才是无当飞军应该有的样子。

这时候的无当飞军,在建军理念上,已经跟历史上的那支无当飞军有了本质的区别。

因此,郭淮对这支人数不多的军队,是相当的忌惮,连连要求毌丘俭必须尽快找到这支部队,然后围杀,这样才能彻底的安定军心。

可王平也不傻啊。

就六百人,他还能跟你浪,让你逮住了一顿胖揍?!

王平这次,真的是把无当飞军的脚力和对地形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绕着山道和树林跑,你毌丘俭有本事的话,那就带着骑兵搜山入林好了……你敢么?!

毌丘俭还真的不敢。

对于骑兵的运用,其实毌丘俭也不算太擅长,他只知道,在指挥骑兵作战的时候,有两个忌讳一定要注意——逢山绕道,遇林莫入。

骑兵吗,就该在宽阔的平原上,发挥机动优势作战,跑进山里去作战,那真的是自己去找死的。

毕竟,这年头的骑兵,还不是后世完整的骑兵,没有马掌,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辅助下,骑兵在山林里作战,太过于困难了。

因此,毌丘俭也急,但他真的堵不住王平那神出鬼没的六百无当飞军。

可这一切,随着文钦的后撤回军,彻底解决了。

文钦的后撤回军,对毌丘俭来说,就不需要来回奔跑,顾了侧翼疏忽了后翼,顾了后翼疏忽了侧翼了。

毌丘俭跟文钦简单的碰了一个头,两人做出了分工——文钦专门负责断后保护,毌丘俭只需要负责侧翼的防护。

这么一来,王平的麻烦就大了。

偷袭后翼?!

六百人怎么干得过文钦率领的五千魏军?!

偷袭侧翼?!

毌丘俭的骑兵就在侧翼护卫,而且来去如风,稍微耽搁上一刻钟,毌丘俭就能把你团团围住!

王平思来想去,觉得后翼和侧翼都不太适合偷袭了……王平一咬牙,实在不行,我就去偷袭前锋部队。

拼着自己和六百无当飞军的命,搞一个“斩首行动”,直取郭淮本阵。

第610章 战术之争

“斩首行动”这个词儿,不是王平原创的,是无当飞军的成军册中,专门记载的一种战法。

就是利用敌军的防备疏忽,对敌军统帅本阵发动渗透突袭,斩杀敌军统帅,从而彻底打乱敌军的战略部署。

嗯,这还真的不是张溪给加进去的,而是诸葛亮总结前人的兵法战术后,自发加进去的……当时张溪看到的时候都觉得傻眼,合着古人用兵,这么早的就已经明白斩首战术的重要性了?!

但,严格来说,王平现在不具备发动“斩首行动”的条件。

在无当飞军的成军手册里,对“斩首行动”的表述前提,是要求对敌军情报有着足够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做好渗透战的多种准备……要渗透的话,最起码你得知道敌军的军令口号,要有敌军的衣服旗帜吧?!

可如今这些,王平全都没有。

即使这些条件王平都具备了,这种斩首行动也基本是九死一生,只要被人察觉,就会陷入到敌军围攻之中。

成功率相当的低。

就算王平不怕死,他麾下的六百多无当飞军也不怕死,可没有敌军情报,没有渗透的条件,就这么直接对敌军统帅本阵发动突袭……除非敌军统帅是孙权,否则就跟送死没啥区别。

郭淮显然不是孙权,他是积年领兵的宿将,也是智勇双全的名将,他对中军的重要性是非常清楚的,不会跟孙权那样,干出那么丢人和脑残的事儿来。

王平在带兵绕道,靠近郭淮所在的前锋军,认真观察后,得出了结论——郭淮的军阵非常的严谨,很难有直接突击的可能。

虽然严格来说,郭淮作为一军主帅,亲自担任大军前锋,也多少有点冒险了,但目前以郭淮的军阵厚度,王平只有六百人,确实可以让郭淮不放在眼里。

这要是去突袭,基本跟找死没有任何的区别。

“斩首行动”可不是白白送死,手册上说的很清楚,如果条件不成熟的话,宁可不发动这种作战,也不能白白损耗士卒性命的。

因此,王平非常的犹豫,一边隐蔽的跟随着郭淮的前军行进,一边在思考是不是要发动突击,或者什么时候发动突击。

王平在盯着郭淮的撤军部队发愁,魏延也同样在盯着郭淮的撤军部队发愁。

这个时候,吴懿已经领兵抵达了眉县城下,经过吴班的亲自辨认,证明了身份后,吴懿已经进入了眉县,见到了魏延。

吴懿士卒的安置,吴班去做了,吴懿现在最重要的,是跟魏延商量一下,接下来这仗该怎么打。

“陛下军令,若贼军攻城甚急,还请魏将军全力坚守,援军不日便至。若贼军引兵撤退,还请魏将军择机出城,拖延贼军撤退,以待大军赶至,围剿贼军。”

这就是吴懿要传达给魏延的军令。

这事儿吧……从吴懿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一刻起,魏延就知道,魏军是真的在撤退,不是在专门引诱自己出城后好设伏。

自己果然还是被那个小子给传染了,也变得开始疑神疑鬼起来了。

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该让王平领兵出城,应该是自己直接领兵出城去进攻魏军,这样郭淮根本不敢轻易的拔寨起营。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