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面,防止大昌集内的蜀军发起反扑,拖延自己退兵的速度,另一方面,也需要防备张溪领兵突然到来,追击进入山道。虽然,张郃觉得,以张溪那个用兵风格,谨慎为先,大概是不会跟着追进一个他根本不熟悉的山道内作战的,但为了以防万一,张郃还是要带着这三百人作为断后部队,尽量的避免蜀军追击的可能。张郃在接受了自己的战略计划已经失败的结果后,果断后撤,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而大昌集内的柳隐,如今也确实没有了反攻拖住张郃所部的能力……而且说实话,就算拖住那三百人也没有多少意义,除非能堵住张郃的退路,这才有反攻的价值。但这是不可能的。张郃即使受伤了,他如果一心要跑,随时可以在亲兵的护卫下逃跑,你根本堵不住他。柳隐也不想为此,再让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士卒们去拼命。因此,柳隐在大昌集内按兵不动,坐视魏军退兵。张溪呢……一路急行,到了距离大昌集还有一里地的地方,却放慢了行军速度。张溪这货,素来用兵谨慎,哪怕是急着去支援大昌集,但到底不会没头没脑的一下子撞上去,也得防备一下魏军是不是有可能发动突袭。其实,在距离大昌集一里地的地方放慢行军速度,已经算是张溪比较冒险的做法了。如果不是斥候回报说大昌集内还有汉军旗帜,还有士卒在坚守,可能张溪就直接在官道上下寨,堵住张郃的进军路线就可以了。自家袍泽兄弟还在奋战,自己却弃之不顾,这种事儿,张溪干不出来。因此,张溪还是尽快行军,冒险靠近大昌集,在临近大昌集还剩下一里地的时候,才下令军队缓行,做好戒备,防止敌人突击。但,一里地的路上,张溪没看到任何一个站着的魏军……有魏军,也是战死沙场的魏军。而这个时候,柳隐也终于看到了张溪的帅旗,知道了张溪已经抵达了大昌集的外围。如今魏军已经撤走了有一刻钟左右的时间了,柳隐也有功夫,带兵出大昌集,前来跟张溪汇合。见到张溪的第一面,柳隐立刻半跪请罪……他终究是顾虑军中士卒的性命,并没有领兵反击魏军,让魏军从容撤走了。这不大不小的,算是个过错。但张溪显然不会因为这个就责罚柳隐,相反,他赶紧搀扶起柳隐,对柳隐的坚守,表达了足够的敬佩和欣赏。而柳隐这才赶紧的提起第二件事——当初为了激励那帮败兵重新投入战斗,柳隐曾经许诺,要给这一百多败兵分地百顷的说。张溪一听这话,差点嘴角一抽……一百顷地?!你还真的是豁得出去啊!!!但仔细听完柳隐回报当时的情况,张溪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那种情况下,柳隐只许诺了百顷良田,没再加上千斤黄金,已经算很给自己省钱了。柳隐其实也有些后悔的……早知道魏军要撤,自己就咬牙撑一下了。现在好了,自己许诺是已经许诺出去了,这帮败兵也都响应了,结果啥忙都没帮上,魏军就已经撤了。这钱也忒好赚了点。但,军中无戏言啊!尤其是涉及到这种重奖要人卖命的情况,不管最后这帮人是不是真的帮上忙了,该给的还是要给,因此柳隐在请罪后第一时间就跟张溪提起这事儿了。张溪也知道这事儿不能打马虎眼,这次你要是说话不算话,以后再要人卖命的时候,这招可就不灵了。因此,百顷良田的事儿,张溪还真的只能咬着牙答应下来……回头丢给诸葛亮头疼去!真要打下了关中,百顷良田根本不叫事儿,诸葛亮随便就能安排下来。就算打不下关中,以如今汉中的开发程度,弄个百顷良田赏给这些士卒,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说不定还能帮助汉中开发呢。这事儿到不要紧。真正要紧的是……“休元何在?!为何不见休元来见我?!”张溪迟迟等不到冯习出现,赶紧的问着柳隐。两人谈话到现在了,张溪一直没有见到冯习的出现,而柳隐也没有提到冯习……这就很奇怪了。而柳隐呢,也是顿了一下,匆忙四周环顾。柳隐是真的不知道冯习到底怎么了,毕竟冯习冲阵的时候,战场形势很混乱,而且柳隐当时正忙着树立起第二防线的事,根本没注意到冯习发动了冲阵。但柳隐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明白的,当正面的败军败退回来时,冯习并没有跟败兵一起退回,那么冯习的下场,估计好不到哪儿去。刚才是忙着跟张溪汇报防守大昌集的事儿,一时间没想起来,现在张溪一提,柳隐脸色顿时也阴暗了下来。可柳隐到底没有得到准信,因此也不敢乱说,只能是赶紧派人去找那些败兵,询问冯习的下落。“小人亲见冯将军领兵冲阵,后不见踪影……怕是……是……战死于阵中了……”某个败兵,如此说道。张溪和柳隐都是无言了好久,心里感伤不已。张溪虽然征战十余年,但一直运气很好,跟他搭档的将军,很少有直接阵亡的,而柳隐从军日短,同僚阵亡的事情,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俩虽然见惯了士卒的生死存亡,但对同僚战死,还都是第一次经历,难免有些唏嘘难受。但不管怎么说,人死不能复生,他们俩现在能做的,就是打扫战场,找到冯习的尸体,送回成都,好生安葬。在战场的某个角落,两人终于是见到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冯习。张溪默默无言的看着,一句话没说。最后还是柳隐,轻声吩咐身边的亲卫,把冯习的尸体抬回军中,先做一些处理。毕竟,哪怕现在是冬天,要送回成都的话,还是需要提前做一些辅助措施的,不然送回去的话……“将军,冯将军似乎还有心气!”嗯?!!!第604章 下一阶段有时候吧,真的,生命的韧劲,你真的无法想象。正常来说,冯习身中数刀,被魏军乱刀砍翻在地,又在战场上躺了快一个多时辰了,就是当场没死,这会儿也该失血过多而亡了……可冯习硬是撑了下来。除了命大和奇迹之外,张溪想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但即使如此,也不代表着冯习就已经算是活了,此时的冯习,大概已经因为失血过多,快要进入休克的状态了,即使军医及时赶到,做了一些急救,但具体能不能救回来,军医也不敢保证。只能是尽力而为。对于这点,张溪也没办法,毕竟张溪上辈子也不是学医的,一些所谓的现代医学常识在战场这个地方也缺乏用武之地,只能把一切都交给军医去处置。好在军医是名门出身,他要是救不回来的话……至少方圆五百里之内,是找不到任何人可以救回冯习的。张溪虽然着急,但如今他的责任,也不是只有一个冯习。张郃退兵了,不用想,肯定是要退回武功县去的。而随着张郃偷袭五丈原计划的失败,接下来张郃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张溪又该怎么应对,这也需要及时做出决定。为此,张溪直接拉着柳隐,当场商议了起来。柳隐建议道,“今张郃已退,必然退保武功,将军可速领兵回师,赶在张郃回军武功之前克之,如此,张郃无路可退,其军心必散,可一战而擒之。”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临来此地之前,我已命高将军领兵强攻武功县,若能下,武功县如今已然在我等手中,若不能下,纵然我回军攻打,亦难以在一两日内攻破。”攻城这个事儿,自古以来都是很麻烦的事儿。高翔确实有兵力优势,他麾下还有七千多人的士卒可以调用,而武功县守军,撑死不差过一千五百人……可这个兵力对比,依然不足以让高翔能在三天内,攻破武功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