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柳隐的能力也可以做到,但柳隐从军时间毕竟太短,资历和功绩都不足,不如高翔留下保险。仔细思量之后,张溪下令,以柳隐为前部先锋,引兵一千,直扑大昌集,自己带着五千士卒随后而行,而大营内,高翔率兵七千士卒留守,并在张溪离开后的第二天,就立刻发动对武功县的进攻。务必要攻下武功县,彻底切断张郃的归路,把张郃堵死在山野之内。总之,计划就是这么一个计划,既然定下来,张溪也没有耽误时间,立刻让柳隐去挑选兵马,第二天一早,立刻出发。对于张溪的计划,柳隐和高翔都没啥好说的,各自去做作战准备。但入夜后,高翔还是去找了一趟柳隐。目的就一个——把冯习所部的三百人,给塞到柳隐的先锋队伍之中。高翔是真的在照顾冯习。明天作战一旦开始后,高翔是要留守在大营内,主持对武功县的攻城事宜的。但武功县这个地方,在没有张郃坐镇,兵力也只有一千多人的情况下,高翔真不觉得有什么难攻的。打下武功县,算不上多大的功劳,打不下武功县,那才是有问题呢。让冯习跟着自己在这边攻打武功县,实在不足以让冯习建立足够的功勋,重新证明自己,官复原职。相反,张溪领兵去堵住张郃,那地方才是真正需要用人,也能立功的地方。因此,高翔为了自家好兄弟,只能来拜托柳隐,希望柳隐能给冯习这么一次机会。而柳隐嘛……说实话,柳隐本身也没想拒绝。如今的大汉军伍之内,荆州派的势力,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的,其次是东州派,比如吴懿,李严,孟达,法正等人,也占据了不小的地位。益州本土派,除了黄权以外,就没有多少人在军中占据高位。柳隐既然决定要在军中博出一个位置出来,光靠张溪的看重,是远远不够的。如今荆州派的将领高翔有人情拖到自己这边,柳隐显然不会笨到往外推……毕竟荆州派在军中的影响力实在太大。再一个,柳隐跟冯习虽然接触不多,但此人的能力,柳隐大概是有些了解的……独领一军可能还差点意思,但当个校尉冲锋陷阵,冯习绝对够格。因此,柳隐不仅答应了高翔的请求,把冯习调到自己帐下听用,同时又分给冯习二百军卒,让冯习能调用的兵马,达到了五百人。这人情可是非常大的,要知道张溪给柳隐的兵权,也只有一千人的前部先锋而已,柳隐已经把一半兵马交给冯习去指挥了。之后吧……柳隐连夜去见了张溪,汇报了一下这个事情。柳隐也不傻。作为军中中层将领,一个校尉的调动,确实不需要去惊动一军主帅,这事儿高翔和柳隐商量一下确实也就可以了。他们俩有这个权利,而且在程序上,也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但冯习终究是在张溪那边挂上号的人物,又是刚刚遭到处罚,如今柳隐为了人情把冯习又给接收了过来,并且委以重任……这事儿总得给张溪说一声。而张溪对这个事儿的反应,是没有反应。张溪并不是讨厌冯习,想把冯习一棍子打死……张溪只是认为,冯习的能力,还不足以让他独领一军作战。但如果只是在柳隐营中档一个统管五百人的校尉,张溪并不觉得冯习连这个能力也没有。至于高翔和柳隐各自在想什么,其实张溪也清楚。虽然张溪也觉得,如今的军中荆州籍的将领有点多了,军中也不应该出现这种派系关系……但没办法啊,刘备入主益州都不到十年呢,军权这种东西,别说刘备,就是张溪都不敢把它交给自己不信任的人啊。所以……爱怎么样怎么样的,这事儿,以后要头疼,也不该自己来头疼,那是诸葛亮这个中书令和关羽这个大将军该头疼的事儿。第591章 变小心的冯习冯习在领军狂奔,真正意义上的一路狂奔。作为曾经的中层领军将领,冯习现在虽然只能带领五百人,官职也被降为校尉了,但并不代表冯习自身对局势的认知,也会将到校尉的级别。高翔跟冯习说清楚情况后,冯习立刻就知道,张郃随时有可能会出现在大昌集,甩开大军的监视,去偷袭五丈原。因此,当冯习被调归柳隐帐下后,冯习立刻向柳隐建议,自己先率本部五百人出发,快速赶赴大昌集,以防张郃绕道偷袭。柳隐稍微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同意了。一来嘛,冯习说的确实有道理,以传言中张郃的作战风格,以及前几次交手张郃表现出来的作战素质,柳隐确实相信,张郃的行军速度,会超出一般人的预计。二来嘛,这其实也是柳隐卖给冯习的一个人情。事实上,对于柳隐和冯习这个级别的将领来说,带领五百人行军和带领一千人行军,在行军速度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冯习需要立功,柳隐也愿意给冯习这个机会,自然也就答应了冯习的要求。不过呢,柳隐多少还是留了个心眼,主动叮嘱了一下冯习,让他不要冒进,到了大昌集后先行布防,如果发现魏军行踪不要轻易进攻,等自己到了再做打算。毕竟,柳隐对冯习的作战风格真不算多了解,只知道他受罚的罪过里,有一条就是轻敌冒进……这要是不叮嘱一下,回头别冯习犯了“老毛病”。冯习真有种说不清的感觉……他真不是那种作战风格的将领,他其实也很倾向于稳扎稳打的作战方式的。但谁让他之前两战,确实因为轻敌冒进被张郃击败了,又因此遭到了处罚呢。柳隐会这么叮嘱,虽然冯习听着很想辩解一下,但他真的啥都说不出来,只能乖乖应下。然后……冯习就是一路狂奔。大昌集距离武功县只有四十多里路,也就是一天左右的行军时间而已。而根据乡老回忆,张郃走的那条山路,是要绕过三座大山的,路程肯定比四十里更长,而且中间有乱石滑坡挡路,张郃清理也需要时间……但具体张郃需要花多少时间,谁也不清楚,只能大概来推断,一天的时间,应该是不足以让张郃行军抵达大昌集的。但别忘了,张郃可是比张溪的军队,提前了一天从武功县出发的……在这种情况下,冯习根本不敢去指望张郃在路上耽搁多久,必须尽快赶到大昌集才行。两次跟张郃交手,虽然冯习都失败了,但对张郃,冯习终究还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张郃用兵,不仅进军隐匿,而且行军速度超乎想象,更擅长在司空见惯的时候,创造出一些适合他的进攻节奏……在这种情况下,冯习真不敢相信,张郃会花两天以上的时间,才走完那些山路。因此,冯习这一路上,一直是抱着张郃可能已经到了大昌集的觉悟,在快速行军的。冯习这一路心急之下,催促着士卒们紧赶慢赶的,中间一点休息喝水的时间都不给,终于是在未时左右,赶到了大昌集。而此时距离天黑,大概还有一个多时辰。某种程度上来说,冯习确实很牛……他一路急赶,硬生生的抢出了这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来。冯习到达大昌集后,也没有放松警惕,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入大昌集,而是终于下令士卒原地休整待命,派出斥候,对大昌集进行了一番查探。此时的大昌集,一片寂静。这不是什么不合理的现象,相反,这才是最合理的情况。毕竟四十里外的武功县正在打仗,哪怕再不要命的商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到大昌集,本地的住户也早早的关门歇业,生怕遇到兵灾。但冯习到底是降了两次职位,挨了一顿板子的人,这要是再不吸取教训,那就真的没救了。第一次失利,就是因为冯习大意,没有派出足够的斥候,给了张郃摸近自己发动突袭的机会……这次万一张郃已经提前探知了自己的到来,在大昌集之内埋伏自己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