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页(1 / 1)

('

但如今嘛,在朱赞明确反对出兵后,毌丘俭只能感叹一句“时不由我”,然后就跟朱赞商议,接下来到底是一起留下来等待郭刺史的回军大军,还是分道扬镳,朱赞返回散关,而自己引军去见郭淮。

对此,朱赞也是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率领残军回转散关。

对毌丘俭呢,几天的并肩作战下来,朱赞是认可这个人的人品和道德的,但对郭淮……朱赞表示真的不熟。

别回头这位位高权重的雍州刺史把这次拖延蜀军主力不利的锅全都扣到自己头上,那自己留在这里,那不是死的冤枉?!

为防万一,朱赞还是决定,以散关兵力不足为由,率军回援散关。

毌丘俭也没说什么,给朱赞留出了足够的粮草供应,恭送朱赞离开。

如今蜀军主力已经会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应该就能撤回眉县……接下来的战事,是不是多一个朱赞,已经没有多大的影响了。

跟朱赞道别后,毌丘俭也回到自己的军中,清点整顿好自己的骑兵部队,准备退往五丈原方向,寻找郭淮将军的主力,告知他如今眉县发生的一切。

之后的事情,毌丘俭觉得,是需要跟郭刺史再做商议的……如今蜀军已经在眉县会师,眉县守军从五六千人瞬间涨到万人以上。

眉县,并不好打了。

而此时的魏延,也在一夜的急行军之后,终于护卫着吴班所部,安全的撤回了眉县。

魏延回到眉县后,第一时间做的事情就是派人加固城防,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魏延多少有些预判了。

还有王平所部,魏延也派出了斥候去寻找,引导他们尽快退守眉县……这样一支奇兵,一定要保证他们安全撤回来,在将来守城的时候,说不定能有大用。

做完这些之后,魏延才跟吴班一起碰了一个头,对撤回来的汉军做了一个清点。

然后两个人都有点心凉。

这次接应,看似完美成功,但实际上……损失并不小。

吴班本来带领着一万人左右进军眉县,中途遇到了王平,总兵力是在一万一千人左右。

但退回眉县的人,不算王平所部,只有六千五百余人。

而魏延,率领四千人出城去接应吴班,最后撤回眉县的,只有三千人出头。

这其中,大部分是在跟魏军的交战中伤亡的,也有小部分,是在连夜行军的过程中,走失逸散的……这年头的士卒本身素质都不高,很多人打仗就是为了混口饭吃,绝对不会拼命的。

如今眉县大战在即,这些走散的士卒,在这个时候,恐怕也不可能再归建了。

也就是说,如果中途没有毌丘俭横差一脚的话,眉县应该会有一万六千人以上驻守……可如今,不算王平的那一千余无当飞军的话,眉县守军,只有不到一万人。

不过是两三天的时间,损失了足足五千多士卒。

这个损失,足够让魏延和吴班上请罪表的了……但现在事情还不算完。

毌丘俭的出现,意味着五丈原方向的魏军已经察觉到了眉县的问题,那么五丈原的魏军主力是否会反攻眉县,并不好说。

除了五丈原方面外,长安的曹真……算算时间,曹真派出来救援眉县的部队,应该差不多要到眉县了吧?!

除非曹真是傻子,派出的救援部队得知眉县失守后直接退回,否则,这支部队出现在眉县城外,应该不超过三天的时间。

魏延真的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思考其他的事情,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加固眉县城防,安定眉县城内民心,打一场眉县防御战。

说实话,魏延对此的信心,并不是很充足。

这要是在汉中,或者说是在其他大汉属地内,打这么一场防御战,魏延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一万人士卒守卫的城池,哪怕敌人十万人过来进攻,魏延都有信心能守上一个月。

但问题是,这个眉县,到魏延手里,满打满算,都不超过十天。

城池防御战,除了守城士卒需要拼命外,城内的百姓是否支持……或者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城内的世家大族们是不是支持,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当眉县守军充足的时候,这些世家大族不管心里怎么想,都不会轻举妄动,甚至还会在表面上对魏延表示支持……但一旦眉县坚守到了关键时刻,兵力损失过大的话,这些世家们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谁也不知道。

可如今,魏延并没有太多时间来安抚这些城内世家们,甚至到现在,魏延还没有正经的处理一下王双的问题……这倒霉孩子,一直在眉县府衙大牢内关着呢!

这事儿吧,魏延得去做,虽然魏延真的很不擅长这些事儿,但魏延知道,自己做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好歹也是当过汉中太守的人,魏延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莽夫,召集城内世家代表,好言相劝,提出一些利益诱惑……不求你们彻底倒向大汉,但至少别添乱,就可以了。

这不是什么太高的要求,魏延虽然情商低了点,但这些年的汉中太守也不是白干的,至少有经验。

这时候你要让这些世家大出血的支持大汉,说不定直接就把这些世家逼到曹魏那边去了。

但不添乱这种事儿,属于是谁都不用得罪,将来眉县不管最终归谁,这些世家们都能继续在眉县生存下去的选择。

这种要求,眉县的世家大族们,纷纷是表示了……反对!!!

怎么能不添乱……呃,不是,怎么能什么都不做呢?!

江山倒悬,社稷沉沦,作为大汉子民,眼见王师北伐,岂有不箪食壶浆相迎的道理?!

曹魏,篡汉逆贼耳,身为大汉子民,岂有为逆贼张目之理?!

眉县世家,纷纷表示,要襄助王师守城……这些世家们凑了一千家丁,粮草金帛若干,并且表示,如果魏将军有需要的话,都可以交由魏将军指挥。

魏延人都傻了……这眉县的世家,怎么画风如此清奇的?!

第565章 不正常的降将

眉县世家的画风,真不是随随便便就变得这么清奇的。

从汉末黄巾之乱到现在,天下大乱已经快四十年了,关中这个地方也不是什么世外桃源,先有董卓造逆,后有山民造反,好不容易把这些玩意儿赶走了,凉州集团又来了。

还是在曹操领兵进入关中,驱逐了马超,韩遂等凉州军团后,关中才算是勉强安定了下来……但也没持续上几年,刘备又开始北伐,兵临关中了。

你要按照这个道理来看,关中世家们应该是会比较倾向于曹魏的,毕竟是曹操给关中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和稳定,关中世家们,对曹魏天生会有一定的好感。

事实上,大部分的关中世家,确实还是比较支持曹魏政权的,如今曹真能只留五千人在长安,自己一个人带兵出征,没有关中世家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眉县的这些世家嘛……算是一种另类。

这还得从刘巴通过褒斜道做官方走私,往关中大量倾泻蜀中“特产”说起。

眉县嘛,离的褒斜道不远的,这地方,几乎就是刘巴进行官方走私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而曹魏方面呢,其实也不是不知道这点,但因为眉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是魏军前线的重要后勤基地……长安的曹真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严查禁止这些事儿。

再加上蜀地的蜀锦,纸张,五铢钱这些东西,在大魏都是硬通货,甚至连曹丕有时候都需要通过这些途径来获取蜀锦,大魏也需要用蜀地的五铢钱去跟辽东公孙氏交易战马,跟江东交易粮食……有些事儿,自然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年头的人,真没几个能意识到经济战的重要性的,曹魏从上到下,除了个别人觉得有些不妥外,就是曹丕,都不觉得这些蜀地的“特产”流入大魏境内,对大魏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因此嘛……眉县的世家,其实大部分,都已经有了后世买办,白手套的样子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