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年头,投降又不是啥丢人的事儿,薛则可没有为大魏死战的觉悟。反正薛则是河东薛氏的人,家族地位在那儿摆着呢,薛则就算投降了,曹魏也不会太过于为难薛则的家小……所谓的大魏军纪严苛,对士卒是有效的,但对世家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张溪也是意外,没想到能在这个小地方,有了这么意外的一个收获。攻打五丈原西侧山路的时候,没能抓到薛则,却在自己一次不太重要的突袭过程中,抓到了这位五丈原守将。而且张溪也纳闷呐,这个薛则,不乖乖的退往五丈原高地大营,依靠营寨中的存粮坚守待援,跑到这个地方来干什么?!问过薛则后,张溪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说,这是老天爷都在帮忙……薛则在从西侧山道败退后,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回五丈原高地大营坚守。因为在薛则看来,蜀军占据了西侧山路,就有了进攻高地大营的通道,如果自己继续回到高地大营坚守的话,很有可能成为瓮中之鳖,被蜀军团团围住。而五丈原高地大营的位置注定了,一旦兵败的话,薛则根本没有地方可逃。所以薛则决定,收拢残兵退往五丈原东侧山道,依托身后的东区大营,继续防守。一方面,不至于无路可退后被蜀军擒杀,另一方面,也不算完全失守五丈原,至少在郭淮那边有个交代。听完薛则的解释后,张溪顿时是一阵狂喜。薛则这个人,真的,万幸他是曹魏的人,而且还守着五丈原这么重要的地方……特么要在自己的军中,这人当个校尉张溪都不敢放心。薛则确实还颇有勇力,但这人的内心嘛,始终还是更偏向于自己。若是局势占优,用这样的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一旦局势危险,薛则第一个想到的,是怎么保存自己。这人难道不知道,只要他在五丈原高地上坚守上几天,等到郭淮大军到来的话,仅靠一条山道,大汉的军队是绝对攻不上五丈原的么?!不,其实他知道,但他不敢把自己的小命放在大军的围困中。天知道郭淮什么时候领兵来救,万一自己没守住,死在乱军中了该怎么办呢?!还不如退守东侧山道来的稳妥。反正身后有家世背景,只要不是犯下大错,哪怕事后郭淮治罪,也不过是降级罚俸而已,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小命要是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至于五丈原高地大营里数千曹军的生死去留,失守五丈原高地后,郭淮要面临一个什么样困难的战略局面……这些根本就不在薛则的考虑范围内。说实话,薛则这样的做派,如果是站在世家子弟,寻求封妻荫子的角度来看,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张溪只能说,幸好他坑的是魏国。不过现在这样也好。有了薛则在手,张溪根本不用去攻击五丈原东侧山路了,当务之急就是带着薛则去曹军的五丈原高地大营,劝降还在那边坚守的曹军。这下,战局就变得对大汉有利的多了。第521章 五丈原上这次北伐,实在是太顺利了,顺利到张溪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回想一下张溪记忆中的历史,诸葛丞相数次北伐,每次都是呕心沥血,苦逼的要命。虽然也打的曹魏“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可除了第一次北伐出祁山道的时候打出“三郡震动”的效果外,其他几次都是让人堵在祁山诸道口不得寸进。可现在,刘备率领的第二次北伐,面对五丈原这个倒霉地方,居然只花了十天的功夫就连克两道防线,一举屯兵在五丈原之上。至于五丈原的第三道防线,东侧曹军防御带,那也不是打不下来,只是因为战略方案的原因,暂缓了进攻而已。事实上,这多少是有些不合理的。张溪阴差阳错的抓到了五丈原守将薛则后,利用薛则诈开了五丈原高地大营的营寨大门,收降了营寨内大部分的曹军后,占领了五丈原高地。这个时候的五丈原东侧防线,其实也是没有主将坐镇的,张溪完全可以依法炮制,不管是诈开寨门还是劝降,都能顺势一举收复整个五丈原的。但张溪考虑到自己这边的战略目的,是要吸引曹军大量囤积到渭水前线的,因此在占据五丈原之后,张溪并没有领兵顺势进攻,同时还派出军中联络信使,联络陈到和张飞,让他们也暂缓进军,先进驻五丈原高地大营,同时告知刘备,请刘备决断。这么做,是为了维护北伐战略,为魏延出陈仓道,偷袭眉县做掩护……可在外人看来,张溪这就是在贻误战机。耽搁的一两天还说得过去,可以归结为汉军大胜后有些得意忘形……但耽搁的时间太长,如此不合军事常理的举动,注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的。尤其是郭淮,他可不是没有脑子的统帅……张溪真担心郭淮会看出什么来。而偏偏就在张溪为此担心的隔天,曹军援军前锋就在文钦率领下,赶到了五丈原东侧大营,重新组织起了防御阵线。这让张溪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就是为什么张溪感慨,这次北伐出兵后,所有的事情都顺利的让人无法置信的原因。刘备刚出褒斜道口,要攻打五丈原,结果五丈原的守将薛则是个有勇无谋,更兼自私自利的家伙,不仅白白浪费了郭淮精心设下的防线,本人还被张溪领兵擒获。而当张溪担心,长期不进攻东侧营区会让郭淮起疑的时候,文钦率领的援军又刚巧在隔一天的时候抵达了五丈原,而郭淮的主力大军,距离五丈原也只有三天的路程。真的有种老天爷在帮忙,把作战过程中所有可能让人识破战略的漏洞都给堵上了。虽然张溪也很奇怪,这个时候明明应该是在邺城呆着的文钦为什么会出现在关中前线,而且还有资格领兵作战……但起码来说,张溪有了就地休整,暂时不进攻曹魏东侧防线的理由。三天后,郭淮终于也领着大军赶到了五丈原。看到目前的局势,郭淮的眉头就没有松过。真的,要是现在薛则站在郭淮面前的话,郭淮真的能一刀把他直接砍了!!!去特么的河东薛氏,传承数百年的世家大族,就教出了这么一个坑人的玩意儿出来?!!郭淮本身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对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多少有点照顾的心思,而且这年头寒门出人才的概率太低,往往世家大族才是真正出人才的地方。因此,郭淮才会在自己回长安的时候,把五丈原的防务工作交给薛则……结果这货就给自己打成这样?!三道防线啊!郭淮临走前,可是在五丈原立下了足足三道防线啊,而且还是高低错落配置的。在郭淮看来,只要不是脑残,靠着这三道防线,哪怕刘备引十万大军来攻,阻挡一个月肯定是不成问题的。结果这个薛则,半个月的功夫都没到,直接就丢了两道防线,把五丈原高地大营的地利优势拱手相让……就给自己留下了最后的一道防线驻防。郭淮真的非常的生气,在赶到五丈原之后,当即就想直接砍了薛则出气。但人薛则已经投降蜀军了,闹得郭淮有气也没处撒去……再加上毌丘俭从旁劝说了一阵,郭淮才勉强平复了心绪。是的,现在局势已经这样了,再生气也改变不了,只能想办法重新组织防御阵线,阻挡刘备大军突破五丈原。其实郭淮也不是没有预料过这种情况的发生,现在也不是没有可能守住防线……只是这么守下去,可能代价会很大。但不管怎么样,郭淮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对五丈原的防线进行了调整。首先是领兵在大道两侧安营扎寨,沿路布防,阻挡刘备大军从五丈原下的大道进军。其次,则是重新调整东侧防御营地的兵力部署,重点防御五丈原东侧山道,防止五丈原上的蜀军士卒居高临下的一股而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