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页(1 / 1)

('

诸葛亮提出这个建议,给大家商讨的时候,张溪一句话都没说,但事后,张溪私下找到诸葛亮,建议把“弑君”的名义去掉。

毕竟曹丕真的没有杀刘协,给人家安这么一个罪名,回头人家把刘协拉出来亮个相,咱们说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否定掉的。

而曹魏只要否定掉咱们一个罪名,就可以借此把所有的罪名都归咎于“诬陷”,从而强调自己受禅天子的正统性的。

所以张溪的建议是,指责曹魏是“篡逆”这种板上钉钉的事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弑君”的罪名,还是先去掉的好。

诸葛亮听完张溪的讲述后,也是一阵头大。

诸葛亮倒是没有怀疑张溪的消息来源是否可靠。

张溪有属于自己消息来源的事儿,也不是表现出一两次了,诸葛亮也从来没有去深究过。

毕竟这年头的世家子或者寒门子弟,多少有点属于自己的人脉渠道的,他诸葛亮也有,也一样不会让外人知道。

再者,刘协还活着这么大的事儿,张溪也不是那种不知道轻重的人,肯定不能编出来糊弄自己,因此诸葛亮第一时间就相信了。

虽然庆幸于汉帝还在,但现在的情况下,这个汉帝,还真的不如已经死了。

因为这个汉帝,他已经不是汉帝了。

如果按照曹魏方面的说法,刘协真的是禅位给曹丕的话,那刘协现在的身份,就只是“大魏山阳公”,已经不是“大汉天子”了。

继续以刘协为正统的话,那刘备集团的政治旗号变成啥了?!

匡扶“大魏山阳公”么?!

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可如果真的无视刘协的存在,非要给曹魏按上一个“弑君”的罪名的话,确实也有可能跟张溪说的那样,给曹魏狡辩合法性的借口。

所以啊,这个刘协活着,不仅阻碍了刘备集团的法理依据,也阻碍了刘备称帝的合法性。

诸葛亮对此非常的头疼,想了好久,最终只能采用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

趁着刘协还活着这件事蜀中的人都不知道,那咱们就装糊涂,先给刘协上个尊号,就当他已经死了。

之后赶紧劝谏刘备称帝,重新建立起刘备集团的政治合法性,这样就能继续坚持“匡扶汉室”的大旗,掌握大义所在。

至于之后得知刘协是不是活着……开玩笑,刘备都已经称帝了,蜀中和荆州的世家们都已经接受了这一个事实,并且享受到了刘备称帝带来的红利了,区区一个“大魏山阳公”是不是活着,大家会那么在意么?!

总不能还有人缺心眼的不要眼前的荣华富贵,非要让刘备下台,让刘协重新上台吧?!

这就是诸葛亮想出来的办法,而这个办法,经过法正,庞统,张溪,张飞,黄权,刘巴等人的数次密议之后,成为了蜀中各世家和政坛的共识。

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赶紧劝谏刘备称帝,重立大汉。

为了防止刘备这人又出现不必要的“仁慈”,心念刘协,诸葛亮等人商议后决定,关于刘协是不是活着的事儿,绝对不能告诉刘备。

不仅不能告诉刘备,还得异口同声的咬定,刘协肯定是死了。

于此同时,诸葛亮还劝谏刘备,如今战事平息,主公不可久留汉中,当回成都坐镇,安定民心。

简单一句话,把刘备先骗回成都去,为称帝做准备。

诸葛亮其实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让刘备直接在汉中称帝的可能性。

但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汉中残破,当初汉中大战之后,曹操迁走了汉中大部分的人口,虽然经过了刘备集团这两三年的努力……这年头的劳动效率,两三年的时间能干出啥来的?!

让刘备在汉中称帝,就连一个像样的宫殿都拿不出来,这个皇帝称的,那得多寒碜?!

另一个,是蜀中世家们不同意。

既然刘备要称帝,蜀中世家们肯定是希望刘备回到成都后称帝,在成都称帝,最大的好处肯定是他们这些蜀中世家获得。

而诸葛亮也必须考虑到,现在刘备的基本盘确实是在蜀中,没有蜀中世家们的支持,就算刘备称帝了,也坐不稳帝位。

所以蜀中世家们的要求,诸葛亮也不能不考虑。

至于荆州……不是荆州不重要,实在是荆州还有一小半是江东和曹魏的领土,严格说起来那边算是前线,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后方。

你把帝都这么重要的地方放到前线,一旦失守的话,政治影响就太大了。

多方考虑之下,诸葛亮也不得不承认,成都是目前刘备地盘中,最合适成为帝都的地方,必须先让刘备回到成都。

而刘备真没有想那么多,他也有心回成都去……当初北伐的时候,诸葛亮的那封请罪信刘备还记得呢。

经营成都这么久,那帮不要脸的世家们居然还敢对总动员令进行软对抗,这让刘备很担心成都的形势。

这些年一直屯兵汉中,刘备对成都方面的那些世家们也不是太放心,正好现在战事暂时停歇了,回成都去坐镇一段时间也不是不可以。

可当刘备刚刚回到成都的时候,就接到了许靖递上来的奏疏——请汉中王继皇帝位,中兴大汉,讨伐不臣。

第476章 改制

虽然诸葛亮等人和蜀中的世家们都很急,但称帝这种事儿,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完的,光一整套的礼仪都需要准备个三四个月的时间。

而且吧,也不是让刘备穿件黄袍称帝就可以了,关于刘备称帝以后的一系列事情,都要提前想好。

比如封赏,比如官制,比如……变革。

大汉历经四百多年,很多的制度已经明显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要求,更别说现在刘备只是占据天下三分之一的地盘,还不是最精华的地盘,有些东西,不改革,是没办法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的。

因此,刘备回到成都后,一方面得按照礼仪,搞一个三辞三让,另一方面,也经常跟诸葛亮商量,关于如何改革中央政府,让中央政府的效率得到提升的问题。

刘备这个人,虽然身上挂着一个汉室宗亲的牌子,但这年头的汉室宗亲的含金量真的不高,尤其像刘备这种家道中落,从底层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汉室宗亲,对大汉这几十年的动乱,看的是相当的清楚的。

大汉必须要进行改革,否则继续这么下去,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可怎么改革,这又是一件大事,刘备自己心里也没有把握,不得不跟诸葛亮多多商议。

而诸葛亮嘛……现在可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诸葛丞相一肩挑的时候,刘备帐下的人才可不少,诸葛亮也没想过要大权独揽。

因此,诸葛亮再次召集小团伙开会,商议这个改制的问题。

不管是军制还是官制,这里面都少不了某个穿越土鳖的事儿,因此穿越土鳖想了好久的回家陪老婆的梦想,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张溪确实是回到了成都,也回到了家里,见到了又是一年没见的妻子儿女。

可还没等张溪好好的陪陪孙尚香和小八,教育一下小暄儿和小正儿呢,诸葛亮就直接来抓人开会了。

而这个会,又是那种又臭又长的会议,从天没亮开到天黑,张溪每次开完会回去还得思考开会的内容,根本没时间来陪老婆孩子们。

偏偏张溪还说不出什么,毕竟这个会议真的非常的重要,连张飞这种根本没有多少政治头脑的人都被诸葛亮拉去开会了,张溪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的?!

一开始先谈的是军制。

现在的大汉,军功制是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的,中央,地方,边疆三位一体的军制也没有太大变革的必要。

大汉的军队战斗力,不管是在前汉还是后汉,都是很强的,即便是乱世,把个别异族按在地上摩擦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招募士卒到底是采用募兵制,还是恢复到前汉时期的征兵制,这里面需要好好的讨论。

西汉时期,基本采用征兵制,征募良家子入伍……但随着东汉罢黜郡国兵制度之后,征兵制渐渐的被募兵制取代,到了东汉,基本采用以募兵制为主,征兵制为辅的方式招募士卒。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