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页(1 / 1)

('

也就搭着赵月命大,马超跑的太仓促,没来得及收拾赵月,被赵月找到机会跑出来了……不然赵昂可就没儿子了。

现在也是,姜冏受到盘问,梁绪差点暴露,这里面都有那个女人的身影。

但姜叙却对此毫不在意。

凉州豪杰,大多不以智谋见长,所以才让那个女人得到了这么大的名声……但有一说一,真要跟那些才智之士比,王异的水准,哪够看的?!

别的不说,她王异能跟贾诩比么?!

那才是凉州智谋之士的代表。

就算贾诩现在不在凉州,在邺城当太尉呢……可就算是凉州本地,哪怕就是冀县,能超过她的人也不在少数。

姜叙自认就不比那个女人差,更何况,自家还有麒麟儿。

“王氏不过有些小谋罢了,并不足为惧!”姜叙笑着摇头,说道,“此事无须担心,待明日赵昂聚帐点兵之时,我等略微激之,纵是王异,亦无能为力。”

关于怎么对付赵昂和王异,姜叙早就想好了办法了……其实也不是自己想的,是自家大侄子的建议。

族弟姜冏,真的有个好儿子,这是天要兴盛姜氏。

早在姜氏内部决定归顺“王师”后,姜冏之子姜维就在家族内部会议上提议,把赵昂立为标杆以安郭淮之心,同时对于赵昂,只需短暂分隔他与王异,以言语激其出战便可。

堂堂益州刺史,在军议上做出了承诺,就算是王异,也没有任何办法改变。

说白了,姜叙的一系列举动谋划,其实背后都有姜维的影子在。

而姜维的谋划也不算多么的高明,就是抓住了王异性别上的劣势。

王异终究只是女流之辈,在这个年代,她没有资格参与军议,同时也没有办法眼看着自己的夫君不守承诺而名声丧尽。

因此,只要逼赵昂自己豪言出战,就算王异事后察觉不妥,也没办法改变什么。

以前是大家利益一致,所以才给了这个女人表现的机会,但现在……女人在这个乱世里,能做的事情,终究还是太少。

至于如何激赵昂豪言出战……这个太容易了。

赵昂此人,凭借自己夫人的计策和谋划,在曹魏方面获得了偌大的名声和好处,但其本人,终究只是一个无脑莽夫而已。

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听话,听他夫人的话。

这种人,稍微用言语激励一下,指不定脑子一热的,会说出什么话来。

至于怎么激嘛……这个就不需要姜维来教了,姜叙有的是办法,叽里咕噜的跟姜冏和梁绪交代了起来。

到了第二天,赵昂在自己府邸召开军议,召集姜叙,梁绪,姜冏,尹赏等人,合议如何守城抵抗蜀军。

“诸君,冀城乃我等根基所在,又事关国家安危,还望诸君同心同德,共守州县!”赵昂在府内对着众人说道,“今蜀贼将至,诸君若有良策破敌,不妨试言之。”

赵昂说完开场白后,就等着几人献言献策了。

“刺史大人无需忧虑!”一直没啥戏份的尹赏出面,说道,“依某之间,祁山道所出之蜀贼,不过是一支偏师尔,某有三计,可破贼军。”

赵昂顿时眼睛都亮了。

尹家跟赵家的关系可不错,一直都是半依附赵家的关系,因此对尹赏的话,赵昂是比较信任的。

“尹主簿有何良策,速速道来!”赵昂迫不及待的问道。

尹赏闻言,说道,“蜀贼此番进犯,乃刘备亲领大军出征,如今刘备尚在斜谷与曹都督大军相持,故此某判断,此番出祁山道者,不过一方偏师,兵不过万余人尔,遇战不利,必然退回汉中,必不会与我州郡相持。”

赵昂听着,连连点头。

这时候的消息流通虽然不顺畅,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哪怕是天水郡,也知道褒斜道附近出现了刘备黄罗伞盖,曹洪亲领大军前往对峙的事情了。

既有刘备的黄罗伞盖,又有曹洪领兵对峙,这时候普遍的判断,都是认为褒斜道那边才是刘备的主攻方向,其他地方纵然有险情,也不过是一方偏师,目的只是吸引凉州军团,让凉州军团不敢轻易东进支援曹洪而已。

因此对于尹赏的分析,赵昂也觉得非常的有道理。

尹赏则笑笑,继续说道,“故此,某有三计,可退敌军。上计者,刺史可命一上将出城埋伏,待蜀贼兵至,配合城内守军一齐杀出,如此出其不意,必破蜀贼。蜀贼破,必南还,如此,天水之围解矣,我等俱为功臣。中计者,刺史谨守城池不与贼战,联络凉州刺史郭淮,引其兵南下,如此,郭刺史得破贼之功,我等得守城之利,虽无大功,却也无过。下计嘛……趁贼兵未至,我等引兵投奔郭刺史,如此可保全家人妻小,只是……恐郭刺史事后为难尔。”

第408章 不觉中计的赵昂

尹赏所谓的上中下三计,其实就只有两个计策而已。

下计根本不可行,按照曹魏的法律,一旦赵昂弃城而走,那么不管胜败,事后都是要追责的。

所以下计就是个凑数的,这点赵昂也知道,并不会因此责怪尹赏……凑个上中下,这不显得自己足智多谋嘛,就是用来自我标榜的,谁当真谁才是傻子。

尹赏真正的建议,其实就是上计和中计。

上计,有点冒险,但一旦成功后,收益是巨大的。

中计,比较稳妥,虽然没有大功,但小功劳还是有的,等到击退蜀贼后,至少在天水郡,依然还是能当自己世家大族,不用担心被曹魏清算。

有一说一,赵昂真的想选择中计,毕竟军议之前,王异再三嘱咐赵昂,稳守为上,不要贪功。

但是吧……

“刺史,末将以为,上计可行!”姜叙第一个出列,拱手对赵昂请战,说道,“请刺史大人拨末将两千兵马,埋伏于城外,带蜀贼军至,刺史以城防挫其锐气后,末将从贼军后方杀出,必能一举破敌。”

赵昂一看是姜叙出班请战,多少有点顾略……这个姜叙,真有这么好心的?!

但紧接着,梁绪也出列,以类似的理由请战……这就让赵昂有点狐疑了。

等到赵昂看到尹赏也站出来,说既然是自己的计谋,那么自己最了解,所以还是自己出城去作战的比较好。

然后三个人就为了谁能出城这事儿,吵起来了。

赵昂那个纳闷的……你们这是在争什么?!

上计虽然好,收益也最大……但出城作战,很危险的。

咱们守军不多,能分给你们出城作战的人数不会太多,撑死了就两千人,所以出城作战的风险系数很大的。

别说你们一个个都是为了报效国家,愿意效死啊……这话听着都新鲜,大家都是凉州人,谁也别糊弄谁,谁不知道你们心里的小九九啊。

所以啊,这三个人越是争抢这个任务,就越是让赵昂觉得,这里面可能有天大的好处。

到了这个时候,赵昂已经在不自觉之间,被三个人带跑偏了,完全忽视了还有中计的存在。

赵昂现在也在认真的考虑,这个上计是不是有什么不得了的好处,让这些人这么争抢。

仔细想想,确实有好处。

一旦出城作战,在击破了蜀贼大军后,肯定是功劳第一的……将来守住天水郡后,论功行赏,肯定能获得最大的好处。

而眼前的三家,还真的都有这么做的理由。

尹氏不用说,本来就是一个三流家族而已,若能以此为契机,受到曹魏方面的赏识,基本就算是一步登天了。

而姜氏和梁氏也有这个需要,姜氏为了讨好曹魏,免于打压,而梁氏未必不想更进一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所以,三家确实有争取这个战功的理由。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这三个人,凭什么认为采用上计,出城作战就一定能赢,就一定能拿下这个功劳呢?!

人家可有两万人左右的兵力呢啊!

赵昂不相信这三人是傻瓜,这三人,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回头再仔细想想……赵昂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