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1 / 1)

('

当初周瑜都烧到肺炎了,不也让张仲景给救回来了么?!

医官顿时无奈表示,自己的医术和经验,怎么能跟张仲景这个医家圣手去比较……确实比较棘手。

可张溪表示,这玩意儿也不用到张仲景那个程度吧……

再三跟医官确认,法正这是温症引起的高热,张溪就问了一个问题——板蓝根呢?!

第397章 出兵

板蓝根呢,是一种俗称,其实就是菘蓝的根部晒干后,磨成粉末作为主料,做出来的一种中成药。

这个年代当然是没有板蓝根的,甚至是菘蓝,这年头也不是用来治病的。

那是染布的材料。

青出于蓝的那个蓝。

当然,在这个时代,蓝色染料的主要获取途径,也不是菘蓝,而是蓼蓝,这东西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只是不如菘蓝的药用效果明显而已。

而且不管是菘蓝还是蓼蓝,都在军中有常备,用来给军服染色用的。

因此,当张溪去军中找来了不知道是菘蓝还是蓼蓝的植物,说要给法正治病的时候,医官是拼死阻拦。

从没有听说过用染料来治病的,这种不知道哪里得来的偏方简直是在瞎胡闹。

再说了,法正又不是无药可救了,医官已经按照《伤寒杂病论》上的方子,先给法正降温,等到法正不再发烧了,就可以慢慢调养,虽然时间慢了点,但起码比用染料治病这种偏方要来的靠谱啊。

张溪那个郁闷的……你知道不,你嘴里的这个偏方,可是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是后世最常规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子哦。

但没办法,这时候的板蓝根,确实不见于任何医书记载,就是偏的不能再偏的偏方。

张溪拗不过医官,但……法正选择了偏方。

不得不说,医官的本事还是有的,经过他两天的努力,法正终于是不再高烧了,慢慢的恢复了清醒。

但回头法正一听说医官建议把自己留在汉中休养,不要随军出征,法正立刻不同意了。

但现在的法正,身体状况已经很糟糕了,他起床都费劲,更别说刘备根本不让法正轻易下床走动,怕加重了他的病情。

法正本来挺绝望的,觉得自己可能赶不上这次北伐了……直到他听说张溪有偏方,能快速治好自己的病。

法正一咬牙,把张溪私下找来,问问是什么偏方。

一听说是用染料治病,法正也有些犹豫……虽然想赶上北伐,但法正也不想因为一个偏方送命哈。

但张溪再三保证,这玩意儿真的不是什么偏方,它真的有效……法正决定,赌一把。

可这事儿,依然绕不开医官……张溪可不知道该怎么分辩这些菘蓝和蓼蓝,更不知道该怎么入药,还得是医官来帮忙。

医官也是实在拗不过这俩货,而且患者本人都同意了,他这个当医官的人尽力而为就是了。

从张溪带来的一群染料草中分辨出菘蓝,这对一个医官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而把根部入药也难不倒医官……最后熬了一碗稀奇古怪味道的板蓝根药水,交给了法正。

那个味道吧……真的,法正喝下去的第一时间差点给他喷出来。

实在是太苦了。

但法正到底是法正,对自己够狠,硬给憋着喝了下去。

喝完后,法正叹口气,焦躁不安的躺着休养,琢磨着要是这两天再不好,大军就该出发了……隔天,法正觉得,好像自己不那么难受了。

赶紧叫来医官,让医官复诊……医官也纳闷了,难不成那个染料植物根,真的能入药,治疗温病?!

这要是真的话……那自己岂不是能凭借此物扬名天下了?!

顿时医官也上心了,不仅认真的替法正诊断,也开始对板蓝根进行研究。

这年代没有什么特别的研究手段,最多就是切一片尝尝味道,然后根据医书记载和自身经验来判断这东西的药性……当然,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实际试验。

法正的身份比较高贵,医官也不敢随便瞎搞,只是常规的熬药治疗而已,但这年头要找一些有温病症状的人又不难。

嘛,不管医官后续是怎么想的吧,但至少法正的身体,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起来。

弄的张溪也纳闷,搞不清这到底是法正本身就快好了,板蓝根只是加速好转,还是板蓝根这东西,真的能“包治百病”?!

算了,不去管他。

法正的身体既然有所好转了,那自然不耽误他将来为刘备集团继续效力,而现在……张溪要领军出发了。

张溪被刘备任命为前部督,也就是大军的前锋,领兵两万人,为大军开路,会比刘备的大军提前几天出发。

而张溪的帐下,这次不仅有自己带来的张翼和句扶,还有一个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魏延。

张溪真的就纳闷了……主公刘备难道不知道这个匹夫跟自己不合么?!

怎么每次有集团作战,总是让自己跟这个匹夫一起搭档?!

上次取西川就是,张溪作为先锋,而魏延是张溪的部将。

这次出祁山,张溪依然是先锋,而魏延还是自己的部将。

这个问题,别说张溪不明白,就是魏延也不明白……怎么主公就觉得两个人比较适合搭档了呢?!

这个理由,是刘备给魏延的说的,其实魏延也不想跟张溪搭档,因此在命令下达后,特意私下找到了刘备,委婉的跟刘备坦白,自己跟张溪不合。

这也就是魏延是刘备早年的心腹部曲,否则这种理由,还真不好跟刘备当面说。

可刘备能说啥?!

总不能说,你魏延要资历没资历,要人缘没人缘,单独统领一军不够资格,跟人搭档别人又不乐意……除了张溪能不计前嫌的跟你搭档作战外,你根本没人想要吧?!

所以嘛,刘备只能跟魏延说,历次作战,魏延跟张溪搭档最多,彼此有一些默契,是最合适的搭档人选。

当然,如果魏延实在不乐意,刘备也不强求,魏延也可以留在中军,统领自己的中军护卫队。

很显然,魏延不乐意。

统领刘备的中军护卫,肯定得留在刘备身边,那除非是刘备本人遇到重大危机了,否则哪有立功受赏的机会啊。

因此,虽然不乐意,但魏延还是接受了跟张溪搭档,一起成为全军前锋,领兵出祁山。

而张溪呢,也没有因为跟魏延不合,就刻意的压制魏延。

张溪手下现在有三个可用的将领,魏延的能力是最强的,同时也是名气最大的,所以张溪不管是按照名气还是能力排,都得重用魏延。

因此,张溪把两万军卒做了一个分割,让魏延领兵一万。

同时张溪又把剩下的一万士卒再做分割,命令句扶领兵三千作为前哨,自己带着张翼领兵七千作为中军,魏延领兵一万护卫后翼,全军急速前往曹魏控制的武都郡,准备由武都郡进入祁山道,争取快速通过祁山道,进入凉州。

而要从祁山道通过,并且悄无声息的进入凉州,有一个地方是首先要想办法解决的。

还真的不适合武都郡,虽然武都郡就挡在汉中西面,但因为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争夺战时,武都郡就已经被刘备集团渗透破坏的很厉害了,到现在都没有恢复。

再加上魏延担任汉中太守后,对武都郡也持续不断的骚扰扩张,现在的武都郡,只是名义上属于曹魏的领土,实际上守备力量相当薄弱,完全可以一攻而下。

张溪真正担心的,是祁山堡。

这是一个在祁山道中断附近,曹军建立的军事要塞,用来监视祁山道的敌军的。

曹魏方面其实也知道武都郡的情况,指望武都郡来阻挡刘备,很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专门建立了这么一个军事要塞,起到观察警戒的作用。

现任祁山堡守将叫高刚,这个人,不管在曹魏还是在蜀中,都是寂寂无名的人物……但就是这么一个无名小辈,凭借着祁山堡有利的地形,硬是在历史上抗住了诸葛亮北伐大军的攻势,死死的钉在诸葛亮北伐道路的咽喉地带,有效阻碍了北伐大军的粮道畅通。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