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页(1 / 1)

('

这就是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北伐策略。

但刘备不是很满意。

刘备就没想着管凉州的事儿。

凉州这地方,除了战马外没有任何的好处,一旦占据凉州,就得不停的补贴凉州,同时还得防备西羌和胡人的进犯,牵扯不小的精力。

而刘备现在没有这么多的精力来跟凉州的豪强和胡人互相牵扯,他的目的,就是不管凉州的反应,也不用占据什么陇山,而是直接走陈仓道进入关中平原,进攻长安。

然后再以长安为基地,策应襄樊的关羽进攻许都,自己领兵进攻洛阳,收复两京,迎回天子,兴复汉室。

说到底,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是存在战略分歧的。

诸葛亮的战略目的,是一步一步走利用断陇隔绝凉州和中原的联系,先收复凉州,等消化了凉州,获得了凉州战马后,再进军雍州,占据长安。

但刘备等不及了,他想要先占据雍州,占据长安,这样就可以窥视中原腹地,配合关羽对中原形成有效威胁,说不定等时机一到,就可以杀向洛阳和许都,救出天子,匡扶汉室了。

至于凉州……等救出天子后再说吧。

有一说一,刘备的步子,迈的有点太大了。

是的,这么做,确实是最快的兴复汉室的途径,成功了,刘备肯定会完成夙愿,流芳百世。

但一旦事败,可能会导致益州士卒困在雍凉地区,进退不得,最终惨败,连跑的地方都没有。

甚至连襄樊也可能受到牵连,损失惨重。

这种情况,诸葛亮不得不考虑。

因此,诸葛亮再三劝说刘备,三思而行……这种方略,虽然也有成功的可能性,但风险实在太大。

雍州这地方,可不是一块死地或者飞地啊,相反,这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

第387章 战略冲突

雍州这个地方,能被前汉定为都城,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雍州西靠凉州,可以有效的震慑凉州以北的胡人蛮族,当年汉武帝就是在这里出发,北征匈奴,饮马瀚海,同时凿空西域,建立起丝绸之路的。

但随着光武皇帝重拾旧河山,定都洛阳后,雍凉的地位就慢慢的变的不那么重要起来。

尤其是凉州,因为朝廷后期国力衰弱的原因,一度曾经被大汉朝廷半公开的放弃过的。

如果刘备集团只进攻雍州,不管凉州,天知道凉州豪强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

是,因为之前一百年大汉的策略问题,凉州属于半放弃状态,导致凉州百姓和豪强对中央朝廷离心离德,大概率他们不会帮着曹丕进攻刘备的大军。

但……万一呢?!

这几年,凉州刺史郭淮在凉州可是干的真不错,不仅粗略的收复了凉州的人心,同时打的凉州周边的胡人们把他敬为神明……基本上就等同于当年马超在胡人中的威望了。

万一郭淮领军偷袭刘备大军侧翼,策应关中守军,那么刘备不解决调凉州的郭淮,也没办法安心进攻雍州的。

再一个,雍州的北部是并州,东部是司隶地区,这两个地方一个离的现在的曹魏老巢邺城非常的近,一个是曹操起家的地方,曹魏对这两个地方的统治是非常的稳固的。

就算关羽可以出兵进攻南阳或者是许都,能牵制东部司隶地区的曹军,但北部并州的曹军怎么办?!

并州的曹军,一方面可以跨过黄河,直接支援关中长安,另一方面也可以绕道凉州,突袭刘备军的后方。

综上所述,直接攻打雍州,对刘备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计划,甚至有可能打下了长安,也不一定守得住。

诸葛亮不可能让刘备冒这个险,因此诸葛亮坚持,要打雍州,先要解决掉凉州,避免两线作战。

而要解决凉州,最实际的办法,就是走祁山道出兵,断陇。

关中通往凉州的要道,处在陇山中间,只需要占据陇右附近的各座城池,掌控住陇右地区,那么就可以把关中和凉州分割开来。

到了那个时候,刘备率军进攻陇右,留下足够的人手控制陇道,那么以凉州豪强和百姓对中央朝廷的态度,只要能转身击败凉州刺史郭淮,就有可能一战而定凉州。

等拿下凉州,一方面可以依靠凉州获得重要的战略物资战马,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并州曹军渡过黄河进入凉州,给下一步进攻雍州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套方略,其实就是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方略。

是的,历史上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要打下长安,他的目标就是断陇,先夺凉州,然后再徐图雍州。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魏老匹夫的子午谷奇谋,其实是跟诸葛亮的战略目的相悖的。

这才是诸葛亮真正不愿意采纳的原因。

更别说魏老匹夫的子午谷奇谋只存在于理想中,根本不存在实际操作的可能。

嗯,又扯的有些远了。

总之呢,诸葛亮制定的方略就是这样的,但刘备……他是真的有点着急了,曹操的死,对他的刺激也不小。

因此,刘备不太愿意采用诸葛亮的方略,他还是想冒个险,学习一下前汉的淮阴侯韩信,直接走陈仓道,进军雍州。

但问题是……曹魏不是傻子。

当初打汉中的时候,曹操就在陈仓道留下了大军,现在的陈仓道,有曹魏亲族将领曹真防守。

而长安方向,曹洪率领五万士卒镇守,人数也不在少数。

先不说陈仓道有多难打,即使刘备能够突破陈仓道,进入关中地区,要面对曹洪的五万大军,也没有什么必胜的把握。

因此,刘备也吃不准,自己的战略到底能不能行。

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知道自己一时间无法说服刘备回心转意,倒不如趁着现在刘备自己还有犹豫顾虑的时候,召开军议,听听大家的意见。

诸葛亮相信,只要召开军议,大家应该会选择支持自己的计划的。

毕竟,刘备的计划,有些太过于冒险了。

刘备到底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这个时空也没有人给刘备二连刀,关羽和张飞都活的好好的呢。

因此,刘备最终决定,召开军议。

这次事关国家前途战略,因此刘备四处派人,请军中大将们来成都议事。

不仅派人专门去了襄阳,请关羽来成都议事,又派人去了狄道请马超,去巴郡请张飞,陈到,去江州请赵云,去武陵请徐庶,去南中请张溪……所有人四月份在成都集合,商议大事。

襄阳方面,接到刘备的邀请后,关羽让关平屯守樊城,襄阳城内以马良为首,辅以费祎处理大事,自己赶赴成都。

其他各地方的诸将也纷纷暂停手头的工作,前往成都。

张溪也同样接到召见后立刻启程,经过二十多天的紧赶慢赶,终于在四月初的时候,抵达了成都。

这次张溪回成都,可以不用借住在诸葛亮家里了。

毕竟张溪现在是庲降都督,以后基本就是在益州生活了,而且连孙尚香都来了成都了,刘备也不可能会吝惜一个府邸。

在张溪南下平叛后,刘备就给孙尚香等人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府邸,让张溪的妻小住了进去。

张溪到了成都,还想着先回家看看老婆孩子,顺便认认自己的新家,看看家门朝哪儿开……结果连家门都没见着,就被庞统拉着,去跟诸葛亮,法正,徐庶等人一起,开小会去了。

这可不是什么搞小团体。

主要是这些外地回成都的人,可能对现在的局势不太清楚,因此在成都的人,都会负责给这些外地回成都的将军谋士们讲解,不然等到军议的时候,刘备说起计划,外地回成都的将军们两眼一抹黑,还怎么做出建言呢?!

文官这边,是诸葛亮,法正,庞统等人负责,武将那边,则是黄权和吴懿等人负责的。

在搞清楚现在的局势以及刘备本人的想法后,张溪和徐庶都陷入了沉思。

说实话,张溪和徐庶都比较偏向诸葛亮的计划,因为诸葛亮的计划可行性更高,而刘备的计划,需要冒险和运气的配合。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