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页(1 / 1)

('

张溪闻报后,立刻整军南下,并且在正月中旬的时候,渡过了金沙江……也就是泸水。

诸葛亮五月渡泸,张溪则是在正月渡泸……屁的瘴气都没有遇到。

泸水瘴气之说,还真的不是《三国演义》里杜撰的,《水经注》里其实也有记载,说泸水三四月份不能渡人,渡者必死……这个真的很神奇。

后人推测,所谓的瘴气大概不是水中有什么微生物,也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可能就是蚊虫传播造成的疟疾……农历三四月的云南,确实是蚊虫最活跃的时期。

反正不管是瘴气还是疟疾,张溪选择在正月渡过泸水,那是一点影响都没有,也没有必要发明馒头去祭奠河神,一路非常顺畅的南下,经过一个月的行军,在二月中旬的时候,包围了味县。

现在的局势,对味县的孟获是非常不利的。

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有刘备集团的平叛大军,总数有近三万人,而孟获困守味县,兵力不过五六千。

往北倒是没人包围,但往北那是去成都的路,跑那儿去不是找死去的么。

兵力占据绝对的劣势,建宁郡内的其他世家豪族,听说刘备军平叛顺利,原本观望的态度瞬间转变,都跟孟获撇清了来往,有的甚至出兵出资,协助张溪率领的西路军主力,围攻味县。

倒是南中的一部分夷人,听说孟获被围,纷纷起兵来救,只是这些人兵力少,又分散,没有一个统一指挥的,根本不可能威胁到平叛大军。

在这种情况下,张溪琢磨着,将来要跟孟获好好的合作,寻思着不能直接把孟获给一棍子打死了,所以张溪有心,让人进城去劝降孟获。

但马谡这时候又冒出来阴人了。

合作是可以选择孟获,但必须让孟获服气,不然将来合作的时候,这小子再起不该有的心思,有了铜矿产业的加持,他不是更加难制了?!

所以啊,还是得打,不仅要打,必须把他给打服气了。

张溪纳闷的眨巴了好几下眼睛……所以这个七擒孟获,还是得走这么一个流程?!

这个事儿吧……张溪也有点拿捏不准,因此,他特地把李恢找来,询问一下李恢的建议。

李恢的建议也就一个字——打。

特么凭什么要跟他孟获合作,我们建宁李氏不行么?!

……好吧,李恢其实也知道,就靠建宁李氏,想要彻底安定南中,也确实比较困难。

因为李氏是汉人,正儿八经的汉人。

李氏在南中汉人里的影响力不用说,确实很高,但在夷人心里的地位,还真的比不过他孟获。

毕竟人家是夷人出身,虽然是汉化了的夷人,但血统还在,各处洞主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

再一个,李恢也知道,不管是张溪,还是坐镇在成都的刘备,都不会希望看到南中这个地方是一家独大。

所以南中,必须是几家互相制衡,共同治理,这才符合刘备集团的利益。

因此,张溪不可能彻底灭掉孟获,只会扶持孟氏……但即使如此,一个虚弱的孟氏,不仅符合刘备集团的利益,也符合建宁李氏的利益。

所以,李恢建议还是要打,必须打到孟氏心服口服为止。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味县进攻战,开始了。

第370章 孟获的反应

味县的孟获,现在的心情也很复杂。

悔不当初啊。

早知道刘备集团的人平定叛乱的速度那么快,当初就不该跟雍闿一起造反……要是跟建宁李氏一样站在刘备集团那边,说不定现在得利最多的,还得是自己。

现在好了,有些骑虎难下了。

甚至孟获都召集自己的族人开会,商量是不是发挥一下南中夷人的传统艺能,先投降算了。

南中的夷人嘛,反了降,降了反,这也算是看家本事了。

再加上对面的人数确实多,军械装备和训练上也占据绝对的上风,这种情况下硬打是绝对没有任何胜算的,投降了也不丢人。

只要先把这些成都来的军队糊弄走,剩下的事情,不还是自己这些地方豪族说了算的。

但这次,孟获想要投降的想法,遭到了族兄孟琰的反对。

孟获对这个族兄的反对,就很诧异。

孟琰是孟氏的智者,同时也是孟氏家族中汉化的最深的一位,基本就跟汉人没有任何区别了。

而当初孟获起兵配合雍闿的时候,孟琰是持反对态度的,认为不能跟刘备集团翻脸。

雍闿是脑子被铜矿给堵了,已经看不清现实了,孟家不能跟着雍闿瞎胡闹。

但当时孟获没听孟琰的。

可现在,孟获要投降,怎么孟琰还是要反对?!

难不成……孟琰就是为了反对自己而反对的?!

很显然孟获想多了。

孟琰可是孟氏的智者,怎么可能为了反对而反对。

而且说实话,孟琰也不是反对投降,是认为现在不能就这么直接投降。

以往的南中,没有任何利益可言,就算偶尔产出一些金银矿,但实在稀少,对汉人来说,吸引力不大。

甚至还因为南中的可耕种土地太少,粮食产量有限,如果长期占据南中,汉人政权可能还要倒贴补助南中粮食,因此汉人对南中的兴趣实在不大。

这才造成了南中的土著可以降了反,反了降,因为人家根本不在乎你这个地方谁说了算,只要你不捣乱就行。

可现在,以滇池为中心的几乎半个建宁郡,都发现了大量的铜矿……铜这个东西,在汉人那边就是钱,就是实力。

这种情况下,汉人怎么可能还会放过南中这个地方。

其他地方不好说,至少在建宁郡,人家是不可能放弃的。

如果当初孟氏没有造反,那么现在倒是可以跟汉人坐下来商量一下,如何分配这些矿产,利用地头蛇的影响力获取最大的利益。

但现在,孟氏已经造反了,别说汉人容不下,就是建宁郡其他的世家豪族们也容不下孟氏。

蛋糕就这么大,少个人来分,总是好的。

所以,基于以上的理由,孟琰当初就坚决反对孟获起兵,现在又同样的反对孟获立刻投降。

因为立刻投降的话,孟氏也不见得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即使要降,那必须让汉人看到孟氏的实力和能力,这样才能在战后为孟氏争取到在南中重新立足的机会。

孟获听完后一阵感慨……你们汉人的心思可真脏,一个投降居然能藏下这么多弯弯绕绕的,还得展现实力后才能投降。

孟琰一阵无语——特么老子是你的族兄,我要是汉人,你是个什么玩意儿?!

但不管怎么说吧,孟获听从了孟琰的劝告,决定暂时坚守味县,同时派人前往张溪的军营挑战。

勾心斗角的事儿,孟获不如孟琰擅长,但是说道排兵布阵,行军打仗,孟琰绝对不如孟获。

孟获很清楚,就现在的局势,他根本不可能赢,早晚是被人攻破的结局。

既然这样的话,倒不如按照孟琰的思路,先展现一下自己的军队实力,然后体面的请降,以此来争取战后孟氏的地位。

因此,孟获领兵出城,在弟弟孟优的帮助下,寻求跟张溪野战。

虽然夷人的战力薄弱,但孟获这种南中大家族,自己的私兵部曲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孟获觉得自己不见得能输。

而张溪这边,对孟获的出战,那是真心求之不得。

也没让那些训练不足的士卒们上阵,直接派出了张嶷,领着五千换装过苗刀的刘军老兵出战,争取一战破敌。

事后,张溪非常的庆幸自己的这个决定。

因为啊,孟获的私兵部曲,战斗力真的不差,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强悍。

也许战阵上的熟练程度没法跟张溪带来的中军相比,但是在个人单兵素质和作战欲望上,孟获部曲的战斗力,恐怕还在张溪带领的中军之上。

再加上双方人数相近,这一场对战,一直从中午,厮杀到了傍晚,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

最后,张嶷指挥中军精锐,以近两千人伤亡的代价,终于击溃了孟获的私兵部曲,把孟获给打的重新据城死守。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