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页(1 / 1)

('

来回反复的念叨着这两句话,曹操越念叨,精神头越好,最后居然还红光满面,哈哈大笑起来。

“畅快,畅快!”曹操一边大笑,一边说道,“向听人言,颍川张元长擅品评人物,近日一见,果不欺我耶。”

曹操这话一说,关羽和张溪顿时松了一口气。

看曹操这么开心,还说出了这样的话……回头再去颍川把张家人给宰了,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关羽暂时放心,而张溪也在内心不停的感谢毛宗岗,感谢钟惺老师……真的,你们真的是救命的好人啊。

就曹仁不太爽。

如果他张元长是擅长品评人物的话,那我曹仁的这个“溜边太守”名号可就……

第354章 休战与封赏

曹操来见老朋友,得了两句评语,开心的跟个孩子似的,免不了又多喝了几杯。

最后回去的时候,曹操是被曹仁搀扶着回到军营中的。

关羽和张溪一阵无语……这个曹操,是不是心太大了,居然这种聚会也敢喝多了?!

曹操这是拿捏准了关羽的脾气性格,知道这种光明正大的聚会,关羽是不会弄下作手段的。

再加上曹操确实得到了两句难得的评价,解开了心里的一些心结,心情高兴之下,多喝了几杯而已。

曹操回营后,张溪和关羽也都回城休息了。

但到了隔天,曹军的进攻又开始了。

这确实有点出乎张溪和关羽的预料。

本来吧,张溪和关羽看到昨天曹操都喝成了那个德行了,还以为曹操大概率会选择撤兵,没想到今天依然还是攻城了。

但好在两位守将虽然预判曹操会撤兵,但并没有真的让士卒们放松警惕,所以今天曹军的进攻,依然无功而返。

而曹操呢,这时候确实已经醒酒了,并且在曹仁的护卫下,来到前线,观察攻城的进度。

看了一整天的攻城后,曹操也终于明白了曹仁的难处。

当年纵横河北的霹雳车,在樊城城下就跟个小弟弟一样,不是被人砸毁,就是在被人砸毁的路上。

敌军的投石车,虽然曹操离的远了些,看不清具体结构,但可以看的出来,并不是采用人力来操控的。

人力操控做不到这么长时间保持射程和精度。

因此,在没搞清楚敌军的投石车构造原理前,继续贸然进攻,也不过是凭白增加自身伤亡而已。

看了一整天的攻城后,曹操回营,召开了军议。

军议结束后,曹操本人先行,返回了宛城。

而剩下的曹仁,张辽,臧霸三将,依然在樊城外跟张溪和关羽对峙,只不过没有再次发动攻城了。

这样的对峙情况,大概持续了又半个月。

到了三月初的时候,身在樊城的关羽和张溪,接到了后方襄阳城的战报——刘备派遣寇封引兵一万,进攻上庸,而以上庸为主的东三郡,在申家兄弟的带头下,全部选择献城投降。

刘备立刻命寇封总督东三郡兵事,随时注意救援襄阳。

而于此同时,樊城外的曹仁开始慢慢的撤军。

东三郡一打通,就意味着汉中可以沿着汉水顺流而下,支援襄阳,汉中到襄阳一线的战场就算是联通了起来,襄阳不再会面临兵员匮乏的情况了。

这时候的曹仁继续在樊城跟关羽,张溪对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更何况,曹操早就下令给曹仁,让曹仁择机退兵。

因此,曹仁依命行事,缓缓撤军到宛城后,留下张辽并三万士卒镇守宛城,曹仁则孤身前往许都,配合在许都的司马懿一起镇守许都,这三个人,主要防备关羽军从襄樊北上就可以了。

臧霸则领着剩下的徐州兵回防徐州,防备江东跨江偷袭,同时策应淮南地区的防守。

就这样,从汉中到襄樊的两场大战,终于暂时停歇了下来。

双方都无力发动下一轮的攻势。

汉中方面,刘备军是拖垮了曹军的后勤补给,并不是刘备在正面击溃了曹操,因此汉中一战,是属于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战斗,尤其在粮草后勤方面,更是如此。

因此,结束对峙后,刘备也没有余力再往关中或者凉州发展。

刘备除了分兵给让寇封进攻东三郡外,剩下最重要的部署,就是任命汉中太守的人选。

这个任命,出乎了大部分人的意料,但唯独没有出乎张溪的预料——魏延,这个在入川时才刚刚崭露头角的将军,一路升官,最后接任了汉中太守的职位。

魏老匹夫终究是做到了这个位置,成为了刘备集团的又一方面军统帅。

再然后,刘备又在汉中祭告天地,由群臣劝谏,上表朝廷,正式进位为汉中王。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刘备和曹操,都到了一种身不由己的时候。

即使你不想当王,有些时候也必须当……更何况,这俩也未必内心真的不乐意。

而且刘备起码比起曹操有法理正统性,毕竟刘备姓刘啊,还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后裔,他称王,可没有破坏刘邦立下的“非刘不王”的传统。

再者说了,曹操都称王了,他刘备要是不称王,岂不是在名义上要比曹操矮一辈?!

所以,必须称王。

另外呢,也是有实际的需要的……刘备总不能一直顶着一个左将军的帽子,开府治事吧?!

现在的刘备,地盘大了,人才多了,立功受赏的人也多了……总不能一直原创官职糊弄事儿吧?!

这样大家都会不满意的。

大家跟你刘备打天下,为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一个名,一个爵。

现在爵这个东西呢,是没啥指望的,毕竟得天子亲封,刘备这个汉中王的爵位,那也是得象征性的向许都递奏章呢。

当然,朝廷同不同意是一回事儿,但这个流程你得有。

但名不同啊,名这个东西,是可以稍微争取一下的。

刘备如果只是一个左将军,那么他能分封的辅官佐官就那么多,就算刘备再兼任一个益州牧,现在能瓜分的职位,基本都已经被瓜分完了。

刘备因为立身之本是“匡扶汉室”,所以刘备又必须要遵守汉朝的官职法度,不能随意突破,这就造成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大家立了功劳,却没有晋升空间,只能拿点赏赐凑合一下。

这个肯定不行的,连刘备都知道这么做是不行的。

所以啊,刘备必须把自己的位置往上挪一挪,腾出足够的空间来,好给大家封官许愿。

那既然要抬,就索性抬的高一点……汉室宗亲嘛,又割据一方势力,称个王,不过分吧?!

就这样,在众臣的推举下,刘备走了一下上表的流程,然后就继位汉中王了。

当了汉中王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家升官许愿。

首先要封的就是四方将军。

东汉的官制啊,四方将军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之下的重号将军,而且是常设将军衔。

什么四征,四镇,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都算是杂号将军,属于临时性的将军衔。

今天西边有叛乱了,那就任命一个征西将军去平叛,回朝后这个称呼就会被撤销……这才是东汉常规的将军制度。

当然,三国时期,尤其是曹操把四征将军常态化后,四征,四镇将军就变成比四方将军还要高的常设将军衔。

但现在,刘备这个汉中王还是坚守东汉官制的,汉中王以下,最重要的将军衔,就是四方将军。

还是跟历史上一样,刘备封了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

顺带一提,四方将军中,只有黄忠没有假节的权利,其他三人,都有假节的权利。

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黄忠在定军山上阵斩夏侯渊,对汉中之战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基本可以说是刘备夺取汉中的最大功臣,因此在官职上,黄忠必须在四方将军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黄忠的资历,实在是没法跟另外三位比。

关羽,张飞,都是刘备的元从,还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本身更是战功赫赫,刘备放心的很。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