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因为张溪已经跟着关羽北上攻打襄樊了,代行南郡太守事的人是王基。王基在荆州也没什么根基,同样也知道石苞是张溪放在郢县锻炼的,是好是坏,也得有张溪来判断。再一个,石苞虽然被当地县令和世家集体告状,但他训练士卒确实有一套,乱世之中,这样的人可比什么县令和世家有用。所以王基暂时按下了县令的告状,亲自写信给张溪,询问张溪的意见。就这样,这事儿暂时被搁置了,而就在石苞在郢县是混的人缘越来越差的时候……江东突然背刺,孙桓和孙瑜各领一万士卒,从东面兵分两路进攻南郡,并且很快的突破了乌林,打到了郢县附近。眼看着江东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县令和县丞都慌了。毕竟对方人数实在太多,如果不是还要点的脸的话,这俩大概都琢磨着,出城投降用什么姿势比较合适了。这时候,是石苞站了出来,阻止了县令和县丞的“张昭行为”。“彼军未至,我等先降,是何理也?!”石苞质问着县令和县丞,说道,“苞曾闻,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今江东无理犯境,兴不义之兵,若不战而降,岂有面目立于世乎?!”县令和县丞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这个举县公认的“无德小人”训斥。再加上之前的新仇旧恨,一起爆发,当即两人联手,训斥石苞,说道,“无德之人,岂可言大丈夫之事乎,还不速速退下!”这俩也是缺心眼,真以为这么训斥,就能把石苞呵斥走,然后两个人好继续商量投降的事儿。石苞退下了,但不是真的放任这个事儿不管。石苞知道自己的处境,反正也已经跟县令等人翻脸了,现在这俩居然还想投降,当然就不用给他们面子了。石苞亲自到军中叫人,直接包围了县衙,顺带的,把县令和县丞,一并扣押了。县令看到石苞这么胆大妄为,又惊又怒,指着石苞说道,“石苞,汝安敢以下犯上,行此悖逆之事?!”石苞则冷笑了一下,说道,“两条断脊之犬,不思报效国家,只求屈膝投降,又有何面目在我面前叫唤?!”说完,直接把两人扣押在军中。紧接着,石苞召集军中众人,一面控制郢县城防,一面开始思考如何退敌。第321章 疑兵计石苞这个人,品行不修,毁誉参半……但在军事上,他的天赋绝对不低。现在江东军分为左右两路进犯郢县,总计两万多人,而郢县守军只有一千不到……死守肯定不是办法。石苞到底是负责军务的,从前段时间的军务文书来往中可以判断出来,现在江陵也没有多少守军,因此就算石苞固守郢县,也不可能等来援军,而靠手上的这些士兵也绝对挡不住两万多江东军的进攻。因此,石苞一边快速向江陵发出了警告,另一方面,他主动派人前往接触孙桓,孙瑜的队伍,告诉他们,自己见江东军势大,想要投降。同时,石苞又把城外村镇的百姓全部撤到城内,同时命令全城戒严,百姓无故不得外出走动,不得发出大声响。而石苞本人,也一直在府衙内安坐,没事儿绝对不出去,更别说什么整军备战,加固城防,巡视战备了。石苞做的这些,军中士卒们都不理解,但因为前段时间石苞的所作所为,令石苞现在在军中的声望极高,虽然不理解,但并没有人提出质疑,都是按令行事。等做完这些表面现象后,石苞私下里也展开了行动。戒严,是为了防止有人私下跟江东军传递消息,自己困守府衙,也是做给城中的江东军细作看的。私下里,石苞命令士卒在夜间偷偷出城,把一些军粮和军械都送到城北的一处山林内隐藏,为以后的战斗做准备。而孙桓和孙瑜嘛……现在也确实有些犯嘀咕。你要是一般的莽夫领兵,听说石苞要献城投降,那当然是快速前进,争取早日接收郢县,然后进军江陵。毕竟,这次江东军是偷袭,求的就是一个进军速度。但孙桓和孙瑜两人,能被孙权从宗室中提拔出来领兵,他们可不是单纯的莽夫,两个人的谋略都不差的。虽然偷袭讲究速度,但偷袭更讲究一个隐秘性。自己这些人刚刚偷袭完乌林没多久,郢县就已经得知了消息,并且还派人来说自己要投降……这个可信么?!面对石苞的投降请求,两个人是半信半疑,虽然还在领军前进,但都加强了戒备,放慢了进军速度,生怕有什么埋伏在等着自己。可等到两人真的率军进入郢县地界的时候,却发现郢县外围的一些村庄里,一个人都没有。这很不符合常理。如果是真的要献城投降,那就应该不做防备,百姓还跟往常一样生活,看到自己大军前来,守将赶紧过来迎接请降才对。可现在,不仅没有见到石苞前来请降,连附近的百姓都不见了踪影。这是要干啥?!别是江陵城的援军已经到了,石苞这小子骗人,在附近设置了埋伏,准备伏击吧?!别说,不是不可能,毕竟郢县到江陵的距离,可比乌林到江陵的距离近多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两路分兵,一路就一万多人马,感觉不太保险啊,别回头让人埋伏了,各个击破。孙桓和孙瑜两人都有些惊异,不约而同的放慢了进军的速度,同时开始让两路大军合流,不给石苞各个击破的机会。两人花了三天时间,终于在郢县城外五十里的地方重新汇合部队,准备一起向郢县进军。而就在这个时候,孙桓和孙瑜接到了前方探马和细作的报告。现在的郢县,一点动静都没有。城墙上没有士卒守卫,城内也没有任何声音传出来。城内的细作拼死传出来的消息则表示,石苞一直在府衙内避而不出,所有的守军都在城内待命,不知道是何缘故。这……太反常了吧?!孙桓和孙瑜都不懂了,这个石苞,到底是想干什么?!如果要守城,那就应该准备好檑木滚石,士兵上城墙坚守,阻止江东军攻城才是。这缩在城内不出,是什么计策?!两个人合计和一下,觉得这可能是石苞的诱敌之计,想让他们以为郢县无备,急速进军发动攻城,然后他从城内突然杀出,配合不知道在哪里埋伏的援军,前后夹击。因此,孙桓和孙瑜再次放慢了进军的步伐,四处派出侦查探马,务必要找出埋伏在城外的江陵援军,击破这股援军后,再攻城。就这样,五十里的距离,孙桓和孙瑜领军足足走了两天,这才慢悠悠的来到郢县城下。到最后,孙桓和孙瑜都没有找到任何所谓援兵到来的痕迹。可现在的郢县,依然是一副毫无防备的样子,更加不见石苞出城来投降……孙桓和孙瑜真的有点搞不懂,这个石苞到底是在干什么?!不战,不守,不降……这年头真的有这么愚蠢的人么?!反正孙桓和孙瑜都无法想象,总觉得这个石苞还有什么底牌没有用出来。谨慎起见,两人决定暂时砸郢县外扎营,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就在两人安排士卒扎营的当天,城楼上突然放下了一个吊篮,说是石苞派来的使者,前来询问两位将军,为什么要在城外扎营,而不是直接进城?!孙桓心说这个石苞是真的把他们哥俩当成白痴了是吧?!你特么但凡想投降,直接开城门不好么,连派个使者都用吊篮的,居然还好意思问我们为什么扎营?!要不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孙桓都有心宰了这个使者出气了。但孙瑜表示,稍微缓缓,自己有办法。一直以来找不到所谓的江陵援军在哪儿,孙瑜也不能确定到底是没有援军,还是自己没找到。所以嘛,孙瑜想着,既然找不到,那就先不找,引蛇出洞就好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