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马良也拿不准这事儿该怎么处理,来问问张溪的意见。张溪表示,实在没办法,那就从流民中雇佣愿意冒险养家的人,前往山中采矿。毕竟是逃难的流民,如果实在活不下去,能有一份钱粮收入,让他们干什么都行。马良顿时又是一阵心塞……又要钱啊?!咱们家守着的,就是原本荆州的三个郡,其中只有南郡算是荆州的精华所在,武陵郡和零陵郡能做到自给自足就已经很不容易。一个郡的钱粮税收,却要干这么多的事儿……真不是马良小气,实在是真的钱不过。然后张溪就表示,除了这个办法,他没有其他的好主意了。马良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同意拨出一批钱粮来,交给张溪招募流民。一方面,矿石必须开采,关系到军中军备,关羽可不会管这事儿难度有多大。另一方面,去年淮南大战,又有不少的流民从东面的江夏来到荆州,不把这些流民安置下来,一旦爆发出民乱,对地方也是一个威胁。所以,还是出钱为好。不过马良还是提醒张溪,招募流民可以,但必须管控好了,不能在地方上生事。这点,张溪是很清楚的,毕竟当初在下雉县的时候,张溪可是主持过流民安置工作的。正经的流民还是希望能去种地的,能为了钱粮来冒险采矿的流民,大多不是啥好鸟,所以管理上得跟上,省的有人组织流民闹事。张溪把这个活交给了张嶷。张溪非常相信张嶷的手段,这毕竟是将来在南中管蛮族的人,要是连这些流民矿工都管不好,那才真的是见鬼了呢。而张嶷的做法很简单,直接把这些流民收编成队,以半军事化的方式管理。再之后,张嶷砍了几颗桀骜不驯的人头威慑,又提拔了几个有能力的流民当小队长,恩威并施之下,很快的,流民矿工的生产效率就提高了不少,可以给军中提供足够的铁矿石和煤炭了。总之,这个事儿,也算是有了专门的人负责。再然后吧……张溪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盘算了一下,发现好像还是有点人手可用的……那为什么自己现在依然忙的跟条狗一样?!哦,原来是自己把郡丞的活也给兼职了……话说我的郡丞呢?!自打张溪同意了李球的辞职,并且把人送往武陵郡帮徐庶去打蛮族后,南郡郡丞这个位置,就这么空了出来。这个职位,荆州世家是真的盯的很死,要是再放个外乡人上去,恐怕也坐不长久。张溪想来想去,还是给徐庶写了一封信,希望他把在武陵郡当郡丞的习宏,习珍两兄弟,分一个给自己当郡丞。早年刘备平定荆南的时候,习宏和习珍两兄弟就投靠了刘备,作为刘备的幕僚活动。后来孙权偷袭荆南,刘备和孙权议后划界,刘备回返益州,习宏习珍两兄弟就被刘备留在了武陵郡帮徐庶处理政务。张溪琢磨着吧,习宏,习珍两兄弟都是有大才的,两人放在武陵郡一个地方有点浪费了,不如分一个来南郡,帮自己处理政务。但这事儿,得徐庶点头才行,所以写信给徐庶,让徐庶安排。然后徐庶表示,自己马上要出征平定武陵郡的蛮夷作乱,习家兄弟俩暂时都不能离开武陵,等到自己回军后,再跟两兄弟商议……也就是说,起码在年中前,张溪还得继续兼任这个南郡郡丞的职务。张溪那个郁闷的,那不是还得当至少两个月的小宝?!张溪的脑海里,再次浮现了给自己寻找人才,分担压力的想法。现在这个时代,培养自己人,扩展势力啥的,真不犯忌讳,毕竟是二元君主制的时代。即使是诸葛亮,也是会培养人才,举荐人才的。只是诸葛亮是一心为公,所以他的人才最后都是为国所用,而某些人,不管是姓曹的还是姓司马的,他们的人才只是为了给自己家服务而已。就光这一点,丞相就甩某些货好几条街,不知道某些货哪里来的底气来抹黑指责丞相。嘛,扯多了。现在张溪缺人才嘛,为了让自己不至于继续当小宝,张溪开始回忆,自己穿越过来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到底有没有遇到一些对人家有恩义的人才。然后吧,张溪就想到了一个人。赵累。第263章 再见面话说,自从跟江东换地后,赵累的下雉县令应该是当不下去了的,也不知道后来主公给他安排到哪儿了。张溪赶紧托人去查一下,很快就有了回复。赵累就在南郡,官职依然还是县令,不过是从下雉县令换成了枝江县令。张溪顿时大喜,就有了把赵累给弄过来,给自己帮忙的想法。当然,张溪并不是要把赵累从一个县令一下子提拔成郡丞,这样并不合适。一方面,这么升职速度太快,难免引起别人的非议。另一方面,赵累虽然是荆州人,但他并不是世家出身,也是一个寒门子弟,突然身居高位的话,手下的那些掾史级官员也会不服气,并不会比外乡人李球的遭遇好到哪儿去。要知道李球好歹是当过巴东郡郡丞的,是有资历和工作经验的,可赵累到目前为止的工作经验,只是一介县令而已。张溪想了一下,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隔天,张溪就下达了公文,把邓艾从南郡主簿的位置往上提了一级,变成了代理南郡郡丞,同时调任枝江县令赵累为南郡主簿。主簿这个位置,是郡守的秘书,这位置不用讲究出身和资历,只要郡守能看的上就行,有点私人任命的意思。所以赵累被张溪看中当主簿,不会有人对此说三道四。而郡丞呢,确实是一郡高官,张溪的副手,这个职位,是需要注意一下影响力的。所以啊,张溪让邓艾,也只是当一下代理郡丞,是临时的,等到徐庶那边忙完了,把习家兄弟中的一位送来,邓艾就可以退下来继续当主簿了。邓艾作为张溪的弟子,当一个代理的郡丞,相信下面的官员们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真心的自己人,代理一下都不让么?!荆州的中下级官员,还没有那么头铁。李球最大的问题,不是因为他没能力,只是因为他是外乡人……邓艾既是张溪的弟子,又是荆州本地人,下面的官员不会不给这个面子的。只要邓艾说的话管用,下面的人愿意照做,那么南郡的政务就可以很顺利的展开,张溪也不用亲自兼职搞的那么累。至于邓艾说的话是谁的主意,这个根本不重要,下面的人也不在乎。所以嘛,张溪的意思,就是让邓艾在表面上当代理郡丞,私底下的公务交给赵累去负责,邓艾还是守着自己,继续学习,继续干主簿的活就好。等到下半年,习家兄弟中随便有一位来当郡丞了,邓艾就可以退下来继续当主簿,而赵累呢,张溪会让他在自己的身边锻炼上几年,熬好了资历,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提拔。这么一来,既可以培养自己夹袋里的人才,又可以渡过这段没有郡丞的空档期,两全其美。因此,张溪专门下了调令,把赵累给调到江陵城来。两个人也有好几年没见了,张溪还专门设宴款待了一下赵累。但赵累吧……不得不说,这些年他一直当县令,还真的不能怪别人。赵累这个人,其实能力不差,也就是出身差了点,官场上没人帮忙。可赵累本来是有这个资本的,他跟张溪还算熟悉,现在张溪又身居高位,在主公面前稍微挤挤,也是能排进前五的人。这样的人,赵累居然从来没有想过要巴结一下,平日里一封问好的信件往来都没有,可不就一直在县令的任上蹉跎么。也就是张溪这会儿实在忙的不行了,想起来还有这么一号人,否则赵累这辈子估计也就是在基层当个小官了。现在张溪把赵累从枝江县令提拔为主簿,按理来说这就是恩主啊,可赵累见到张溪的第一件事,不是跟张溪叙旧,而是在酒桌上,直言劝谏张溪不该饮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