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剩下的赵云,这会儿已经攻下了整个江阳郡和犍为郡的大部地区,正从南面进逼成都。而刘璋派出的扶禁向存二人,在四月从成都出发,五月中旬抵达葭萌关,扣关猛攻了四个月,愣是没有啃下只有一千人守卫的霍峻。刘循接到这两封细作传来的战报,整个后背都是汗。按照荆州军的行军速度,大概十月中下旬就能包围成都,而扶禁向存打不打葭萌关已经无所谓了,荆州军的到来,意味着刘备已经有了第二条补给线,不用依靠葭萌关了。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这个雒城,守不守的,意义也不大了。周边各郡县已经被刘备军全部攻下,不可能再有援兵来到成都,就算要死守,也只能依靠成都的城防和城中还剩下的那点军队了。这几乎是一个必死的局面,刘循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十月上旬,张溪终于造好了足足二十辆配重式投石车,再加上之前还剩下来的十辆,凑了个整数。三十辆配重式投石车往雒城南门边上一立,刘循看的脸色煞白。再然后,张溪也没有客气,直接下令投石车投射。不停的,不间断的投射,投射了足足十天。投射过程中,张溪制造的投石车都因为磨损,已经坏了七辆了,而整个雒城的南门附近,已经被轰的面目全非,感觉随时可能坍塌。而雒城城内,士气已经低到了极点。现在的守城士卒,已经没有人敢上南门城墙上去守卫了,上去了就是挨石子,一个不好就会缺胳膊断腿的,死了也是死无全尸。而北门这边,随着张飞的援军到来,刘备的攻城频率和烈度都大大的加强,随时也可能防守不住。至于城内的世家豪族……刘循现在看谁的眼神,都像是要拿自己的人头去出城投降的样子。刘循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既然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刘循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就在这个时候,刘备派人,专门送信给刘循。目的嘛,劝降。刘循阻挡了刘备半年时间,已经是做的足够的好了。现在的局势已经跟半年前不同了,刘璋的破局手段被霍峻挡在了葭萌关下,而自己这边,荆州援军已到,而且包围了成都。所以刘备希望刘循不要拖着雒城的百姓一起受难了,他可以保证刘璋一家人的安全,也希望刘循能够认清形势,出城投降。刘循看完了刘备的信后,久久不语。但在第二天,刘循却站到了北门城楼上,继续组织士卒守城。刘备叹口气,知道这位“侄子”的心意,当下也没有继续存有怜悯之心,让魏延,张飞,黄忠三人,一起发动攻城。而就在刘循和刘备北门攻防的时候,雒城世家们近乎明目张胆的打开了南门,派人迎接南门的张溪和庞统进城。刘循对此,充耳不闻,甚至没有想要回南门救援的意思,好像他的眼睛里,只有北门,只有面前的刘备军。而等到刘备军也攻上城墙后,刘循叹了一口气,抽出了自己的配剑……嗯,没自杀成。因为南门的张溪进城快了一步,赶到北门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一幕。张溪是无所谓啦,刘循这个人虽然很值得钦佩,但他是刘璋的儿子,而且还是长子,留着始终是个隐患。而且这是他自杀,又不是刘备军杀的,刘备也不算破坏诺言。但张任看到了,当下大急,三两步的跑上城楼去,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刘循。而刘循看到应该已经战死的张任也是大吃一惊,瞬间以为是张任投敌了,再加上自己没能自杀成,羞恼之下,提剑追杀张任。张任则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但刘循很快就被攻上城楼的南门张溪军士卒给控制住了。既然自杀不成,那就不能让他死了……是不是该死,也该听主公刘备发落。至此,阻挡了刘备军半年的雒城,就此陷落。而摆在刘备面前的,就是成都城。第215章 时间线变动自建安十七年十二月从葭萌关正式起兵,经过了近一年的作战,刘备从葭萌关,一路杀到了成都城下。诸葛亮等人率领的荆州军,自建安十八年四月从荆州出发,历时半年,攻略完益州南部诸郡之后,与刘备相会于雒城。这两件事,单独拿一件出来,好像没啥大不了的,但整合在一起,让张溪突然发现,好像有哪里不对。建安十八年的十一月,刘备就已经围城成都了……怎么感觉时间线产生了变动?!刘备好像提前了大半年就已经围困了成都。张溪突然有些恐慌……接下来的事情,还会按照自己所知道的那样,一个一个的出现么?!别的不说,围困成都城,压垮刘璋的最后一根稻草,马超,还会出现在成都城下么?!这会儿的马超,应该在关陇上,跟凉州豪族互殴,然后被王异给坑的仅以身免吧?!张溪顿时觉得,接下来的事儿,好像有失控的可能。一个穿越者,失去了先知先觉的能力后,真的能在这个时代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么?!张溪对此,有些焦虑。而现在的刘备军,正在雒城休整,对军中士卒进行重新编排。接下来就要围困成都了,四门的进攻主将是谁,副将是哪些人,也要进行一些安排。因此,刘备军进行了一次军议。军议上,刘备正在询问诸葛亮荆州的相关安排,而诸葛亮则在躬身回答……张溪继续焦虑中。席间,法正提议,他可以写一封劝降信给刘璋,试试能不能劝降……张溪持续焦虑中。刘备为了激励士气,当众宣布,等攻下成都后,府库财物任由将士们获取,自己分文不取……张溪依然在焦虑中。最后还是诸葛亮看不下去了,出声问道,“元长……元长?!亮观元长眉头紧锁,可是有何顾虑?”张溪一顿,这才意识到现在是军议,不是自己发呆的时候,赶紧摇头,说道,“并无此事,军师多虑了!”张溪这么一说,诸葛亮微微皱眉,想说什么,但被张飞给打断了。“哈哈哈哈,军师确实多虑了,依俺老张看呐,元长只是在思念妻小罢了!”张飞笑着,对张溪说道,“本当早与元长言明,只是一直不得时机……弟妹自葭萌关返回后,于府中安心待产,去年年末,为元长诞下一女……”张飞话没说完,张溪立刻冲到了张飞的面前,一脸紧张样的说道,“三将军,书信何在?!”我去,这么重要的事儿,你不早说。孙尚香怀孕的事儿,张溪一直记得的呢。但从去年冬天开始,张溪就一直都在征战,益州与外界的联通多少受到一些影响,张溪还真的没有接到任何孙尚香寄来的书信。算算日子,孙尚香生产的时候,应该就是张溪作为先锋军起兵南下进攻的时候,那时候张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天会出现在哪个地方,书信压根送不过来。至于到了雒城……更别说了,那时候忙着打仗呢,谁没事儿往交战区送信。所以孙尚香的这封家书,是拜托张飞入川的时候,给张溪带来的,延迟相当的长。但这年月,张溪已经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家书抵万金了。都顾不上是军议,多少也有点失礼的,当场问张飞要起了书信。好在张飞跟张溪是真的熟,两个人关系也是真的好,因此并不在意。而且大家都知道,这是张溪的第一个孩子,在场的人,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多是有个类似的经历,倒也没有什么人会指责张溪不务正业的失礼。当然,也跟张溪现在的地位有关,刚刚刘备还夸张溪,说是此番举兵,荆州方面,张飞是第一功臣,而南下方面,张溪是第一功臣呢。甚至张飞还哈哈笑着,帮张溪打圆场,说道,“看吧,我就说元长是惦念妻小,果然不错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