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张溪偏心寇封,而是张溪必须考虑到风险最小化,比起让不熟悉的宗预先进攻,不如让寇封去试试。毕竟寇封确实勇猛,而且这次出兵抽调的是寇封的本部兵马,寇封指挥起来更加顺手。再然后,张溪依然是特意等了一天,等到刘备那边又送来了一批木板和麻布,张溪对防箭通道稍作加强,这才让寇封顶着木板出发,进攻城寨。而寇封这小子,到底没有辱没了他历史上那个“刚猛”的评价。他选择带领进攻的五百士卒,全是荆州兵,而且是全部受过鸳鸯阵训练的荆州士兵。寇封带领这样的五百人,顶着木板加麻布的防箭通道,就这样出发了。这一路上,山岩上的箭楼疯狂射箭,很快就把木板上方给射满了密密麻麻的箭矢,偶尔有些强弓硬弩射出的箭矢,也从上方或者侧面射穿了麻布,杀伤了一些寇封军的士卒。但总算,比没有任何防护的前进,伤亡要小的多。从张溪的营地,到山道中间的刘循军营寨,大概有两三里左右的山路,而这两三里左右的山路,哪怕是顶着防箭通道,寇封依然付出了三四十人的伤亡,才算是进攻到敌方营寨前。营寨守将自然也不是白痴,看到这么奇怪的一支军队冲着自己的营寨过来,同时因为要防箭,还不得不排成了一字长蛇阵……这要是不及时出击,等他们穿过箭雨网重新结阵了,那自己不是更难受。所以,营寨内的留守士卒,出击了。但……有一说一,这个山道的守卫,有一个巨大的弱点。人数严重不足。没办法,刘循本身就兵力不足,他老子就给了他一万士卒,还是临时拼凑的,这里面有作战经验的士卒,甚至不到一半。而这种山道,虽然设立了各种的办法来防止敌军通过,但本身条件是很艰苦的,尤其是在箭楼上守卫的那些士卒,吃喝都得在箭楼上,如果不是有经验的士卒来坚守,恐怕要不了几天,士卒就会因为吃不了这个苦,逃的不剩下几个人了。真的,刘璋一家对益州的控制真说不上多么的强力,而益州豪强的力量又被刘璋给纵容的越来越大,这种逃兵的事儿更是屡见不鲜,一直到诸葛亮治蜀的时候,偶尔都有逃兵占山为王,祸害百姓的事情发生。因此,刘循不得不派出自己的亲信来镇守这个山道,但可惜的是,士兵也不敢多派,只有一千人。这一千人,还得算上安置在箭楼上的人,一个箭楼上要安排上五个人的话,两百个箭楼,这一千人就没了。可如果箭楼太少,又没法封锁住整个山道……刘循也是为难,只能是尽量在必要的地方设置箭楼,节省兵力。哪怕如此安排,屯守要道的营寨内,最后也只有三百多人。本来刘循觉得,三百人也够了,毕竟山路狭窄,本身地形就有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再加上两侧山岩峭壁上的箭楼,谁吃饱了撑着冒着箭雨进攻这个营寨,真不怕士卒伤亡是吧?!再一个,只要能顶住对方第一波的攻击,拖延个三四天的时间回城报信,刘循随时可以从南门派兵支援这个营寨,应该是万无一失的。所以,刘循真的觉得这么多人已经够了。可现在,守将觉得很不够。谁也没想到刘备的进攻部队居然就跟提前知道这里的布置一样,直接带着防箭设备来进攻的,而且只等了一天就发动了进攻……现在自己派出的求救士卒,都不知道有没有到雒城城内了呢。再一个,这一路上,人家的损伤实在有限,肉眼可见的大部队靠近营寨了,就靠着自己营中的这三百人死守,根本不可能守住。守将决定,他要冒险出营野战,争取在对方还没完全结阵的情况下击溃对方,不能给对方结阵攻击营寨的机会。因此,守将留下一百人继续防守营寨,而自己则率领两百多人出击,趁着寇封军还是一字长蛇阵的时候,杀他一个措手不及。寇封一看到敌人出营,当机立断,让防箭通道停下,自己一手举盾,一手持刀,一马当先冲出了防箭通道。而跟在寇封身后的,自然也是鸳鸯阵中的长牌兵,高举盾牌,护卫两侧,然后短刀兵紧随其后,跟上寇封,快速冲向敌军。简单来说,寇封这次直接放弃了鸳鸯阵的结阵配合优势,直接以短刀兵进行近身肉搏,而最大的刀刃,就是寇封本人。鸳鸯阵中的短刀兵,本身就擅长乱战,毕竟是要在合适的机会通过乱战,让鸳鸯阵士卒掉头重组阵型的人,现在在寇封的带领下,直接跟敌军缠在了一起。这是一场刀刀入肉的肉搏战,也是一场凶险异常的血战。寇封更是真正意义上的身先士卒,一刀一盾的杀入敌阵,凭借着自己凶悍的作战方式,以一己之力,给身后的短刀兵跟进创造了时间。而短刀兵们也被寇封这么不要命的作战方式给激励了,吼叫着杀入敌阵,不求破阵,就是尽快的绞杀在一起,让箭楼上的士卒不敢射箭。而剩下的长刀兵,也快速走出防箭通道,在长牌兵的护卫下,开始集结军阵,然后进行第二波的攻击。从这些用兵就可以看的出来,寇封不是莽子,他真的懂怎么用自己手下的士兵,也知道该在什么情况下,如何灵活的运用自己麾下的士卒。比如这次,鸳鸯阵中的狼筅兵和长枪兵寇封一个都没有带,拿着那么长的兵器,防箭通道里装的下兵器,但肯定装不下几个人了。比如一开始带领短刀兵突进肉搏,给长刀兵和长牌兵创造结阵的时机,然后分两拨攻击,连续打击彻底击溃敌方防线。寇封本来就猛,还把士卒分成了两拨连续打击,再加上士卒一旦结阵,面对乱兵,优势实在太大。很快的,敌营守将就撑不住了,想要撤军回营,凭借营寨固守。但寇封不给他这个机会。眼见敌将要逃,寇封猛然间一声大吼,吓了几个围着他的士卒一激灵,愣神之下,被寇封几大步的冲出包围圈,冲向敌将。接着就是一刀,砍下敌将头颅,解决所有问题。敌将一死,别说营中敌军了,就是箭楼上的敌军,也都一个个大惊失色,再加上寇封还没彻底杀红眼,大喊一声“敌将已死,降者不杀”……很快的就控制住了局面。再然后,就是轻松的接管营地,让箭楼上的士卒下来投降的事儿了。第210章 豪赌张溪带着宗预,以及五千士卒,快速通过山道,前往包抄雒城南门。寇封这小子,被张溪派人送回了刘备的大营中,安心休养。这家伙,一场肉搏,肩头中了一刀,肋下中了两刀,左腿上又是一刀……真的就是凭着自己的血气之勇,斩杀敌将,获得的胜利。好在有甲胄的保护,这四刀都不是致命伤,但这么多的伤口,张溪自然不会再让这个混蛋跟着一起作战,回头真没法给寇母交代了。而张溪一通过山道,刘备立刻派庞统和辅匡两人,率军一万跟进,准备南北夹击雒城。毕竟雒城南面就是成都,万一成都再次派出援兵,刘备也怕张溪的五千人不够用,赶紧的让庞统和辅匡一起去支援。有了张溪趟雷,庞统总算没在山道上被射成刺猬,跟辅匡一起安全的抵达了雒城以南。而现在,雒城内的刘循,有些着急了。说实话,他接到细作消息,得知刘备派人翻越山间小道的时候,其实已经意识到问题了。但那个时候,刘备正好发动了一次攻城,刘循必须全力应对,所以抽不出时间来对山间小道进行支援。当然,刘循也认为自己在山间小道上做了布置,一般人遇到那样的布置,怎么着也不至于那么快的就突破过来。等刘循打退了刘备的这次进攻,准备派兵支援山间小道守军的时候,却已经得到了通报,山间小道失守,刘备军将军张溪,率军五千,逼近雒城南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