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1 / 1)

('

而鲁肃听完了诸葛亮的所有安排,再想想诸葛亮在周瑜提出督造箭矢后却说三天可以备齐……顿时肃然起敬。

这说明诸葛亮在周瑜提出要求后,瞬间就想到了借箭的方式,而且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作战计划,这才是真正让鲁肃佩服的地方。

反正他鲁肃做不到。

不是想不出借箭的主意,而是不可能这么快的就能想到,还能把事情想的这么周全。

鲁肃一直到江上起大雾才隐约猜到点诸葛亮的计划,之前诸葛亮在船上覆盖稻草和用草人做兵的时候,鲁肃还始终摸不清状况呢。

现在嘛……鲁肃也是胆子大,跟诸葛亮和张溪一起就安坐在船舱内,坐看诸葛亮草船借箭。

很快,陈就指挥的草船就靠近了曹军水寨,引起了曹军的注意。

而这时候,大江之上的雾气很浓,浓到张溪透过船中的窗户望出去,甚至看不到自家的战船在哪儿。

能见度十米都不到,在江面上,就跟瞎子没什么区别。

就这种情况下,别说曹操,就是蔡瑁张允都不敢轻易出寨迎击。

诸葛亮一看老天这么配合,当即让军士开始击鼓呐喊,鼓噪声势。

而对面曹军水寨也不甘示弱,没一会的功夫,一大堆箭矢就此袭来。

曹操真的不愧是家大业大的,那个箭矢跟不要钱似的往江面上撒,闹得张溪赶紧关闭船上舱门,省的万一飞进来一支流失,把自己当场给交代了。

船舱外矢箭如雨,船舱内三人则乐呵呵的互相敬酒,顺便吐槽一下曹军……这也太败家了,弓箭白送啊。

等到船舱外传来的敲击声小一点了,张溪才小心翼翼的打开舱门,查看一下舱外环境,然后令传令官用火把通知附近船只上的军士也从船舱里出来,继续鼓噪呐喊,等箭矢又密集了,再躲回船舱去。

就这么一来一往了三四回,天色也渐渐亮起,江上大雾开始消散,张溪再次出舱查看的时候,发现船身上已经插满了箭矢,就跟一只在江面上的大号刺猬一样。

粗略的估计了一下,一艘船上大概有五六千箭支,如果二十艘战船上都是这样的话,那么十万支箭已经齐了。

而且这些箭矢,基本都完好无损,甚至都不需要更换箭杆就可以直接使用。

这年月的箭矢,北方多为脆木所制,南方多为竹条所制,都比较轻便,但也比较脆,一般来说是无法重复利用的。

因为箭矢的动能加势能,让箭矢在触碰到硬物后,会因为反作用力导致部分箭杆出现裂痕,再次使用会让箭矢的射程和威力都下降。

但诸葛亮这次借箭用的是草人,船身也用稻草覆盖,导致箭矢的动能和势能都被柔软的稻草吸收,并没有受到什么反震之力,箭杆基本都完好无损,大部分箭矢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诸葛亮和鲁肃也出船查看,看到如此完好的箭矢,诸葛亮也相当的满意。

“传令,收兵回营!”诸葛亮志得意满的大手一挥,就下了军令。

但张溪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赶紧的对诸葛亮说道,“军师……不想跟曹操说点啥么?!”

诸葛亮和鲁肃都很奇怪的看着张溪,甚至鲁肃问道,“元长,我等与那曹贼,又有何话可说?!”

不是……不打算搞一波心态就走么?!

张溪看看诸葛亮和鲁肃,发现这俩依然懵懂,只好凑过去,对着两人说道,“我等借了曹军十万箭矢……不道谢,与礼不合吧?!”

诸葛亮和鲁肃闻言也是一愣,然后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尤其是诸葛亮,指着张溪,忍不住笑着说道,“元长啊元长,未曾想,你竟如此……也罢,传令将士,齐声高呼‘谢曹丞相赠箭’,然后撤军。”

张溪那个纳闷的……我怎么了?!这本来就应该是你的台词啊!

不是,怎么感觉好像我替这个腹黑诸葛背锅了?!

第116章 铁索连舟

周瑜的脸色很不好。

诸葛亮真的在三天内交付了十万支箭……虽然不是造的,是从曹操那边“借”的。

不管这个箭是怎么来的,周瑜其实都不计较,甚至箭支是不是足额,周瑜都不想派人去清点。

周瑜现在最忧心的是,三天时间,诸葛亮就制定了一次完美的作战,从曹操的手里骗来了这十万支箭……易地相处的话,周瑜觉得自己做不到这样。

这不是嫉妒,也无关心胸,周瑜单纯就是想把诸葛亮的威胁消灭在萌芽之中。

现在刘备军还不算强大,并不足为虑,但如果等到击败曹操后,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很快就能壮大起来……这点周瑜是有经验的,毕竟当初孙策下江东的时候,还不如刘备现在的势力,可现在孙权不是坐稳了江东之主的位置?!

周瑜不想承认诸葛亮比他强,但即使有跟自己相似的才能,周瑜也不能放诸葛亮就这么离去。

对了,还有那个张溪。

虽然鲁肃一直不看好张溪,但那分跟谁比。

跟诸葛亮比,张溪肯定是不如诸葛亮的,现在周瑜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如果跟江东的其他一些将领或者谋士比……周瑜觉得,张溪要是来江东,搞不好能排进前五。

毕竟,又能出谋划策,又能领军打仗的人,现在的江东真不多,也就是周瑜,鲁肃,张昭……吕范勉强算半个。

其他人不是纯粹的文官,就是单纯的武将,又或者是新投不久,又或者太年轻没经验,暂时不敢重用。

周瑜越想,越觉得诸葛亮和张溪这两人,怎么也不能让他们活着回到刘备身边。

只是,现在周瑜也确实拿这俩没有什么办法。

一来,孙刘联盟还要维持,起码在破曹之前,这个联盟不能破裂。

二来……鲁肃坚决反对啊。

鲁肃在某种意义上,是代表着孙权的意志的,鲁肃反对现在翻脸破坏盟约,也可以看做是孙权不想现在破坏盟约。

再者,鲁肃说的也有道理。

“若都督能生擒曹贼,使北方生乱,此二人全凭都督处置。若不能,则我江东需独面曹贼,如此安得久乎?!”

周瑜也不是没有战略眼光的人。

如果这次只是击退了曹操,那么确实需要刘备来帮着分摊压力,不好跟刘备翻脸。

但如果这次能击杀曹操,那么北方必乱,刘备留着也是威胁,还不如早早的翻脸,趁刘备势力不强的时候灭掉,江东还能占据江夏,获得江北的屏障。

可惜……周瑜有把握击败曹操,还真的没有把握能击杀曹操。

再加上……

“都督昔日与元长有旧,诸葛亮之兄诸葛瑾也在江东任职,都督何不请此人出马,说服其弟来投,共效主公,岂不是一桩美事?!”

别说,鲁肃的主意,周瑜心动了。

如果诸葛亮和张溪同时弃刘备而投江东,那他周瑜还要杀人干什么,简直是欢迎到不能再欢迎的了。

因此,周瑜暂时按捺下了杀人的心思,一边没事儿找张溪赴宴,互相联络感情,试探张溪投靠江东的可能性,另一头则是派人去柴桑请来诸葛瑾,让他帮着劝诱诸葛亮。

但……这事儿没成。

当然成不了,张溪要是离开刘备,那也是去投靠曹操,谁会选择东吴大帝孙十万呐。

张溪可是知道东吴大帝是个啥德行的人的,在这种人手下做事,连张昭这样的老臣,陆逊这样相知四十年的知己,东吴大帝说翻脸就能翻脸的。

无关对错,只能说孙权这个人,前期还算是一个雄主,到了后期,根本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政治机器,一切只为了利益。

在这样的人手下做事,实在是踏实不了。

所以嘛,虽然张溪挺尊敬周瑜的,但对于周瑜明示暗示的招徕意愿,张溪完全当看不懂,不明白,不知道。

至于诸葛亮就更绝了。

他哥到了陆口,跟诸葛亮叙旧结束,才刚刚开了一个劝诱的头,就被诸葛亮接过话头去,反过来劝说诸葛瑾投奔刘备。

闹得诸葛瑾非常的尴尬,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来意,索性就不再提这事儿了,兄弟两喝酒回忆往事,喝完酒诸葛瑾就撤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