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到这时候也体会到了张溪的用意,更明白为什么张溪要拉着自己进军帐后再说这事儿……不同于城头那个地方,现在军帐中的三个人,帐外一圈侍卫,全都是刘备自己人。魏延对此一言不发……他其实觉得张溪说的挺对的,不能让刘琦坐大了。可陈到有些犹豫。“战场之上,如何保证公子刘琦的安危?!”陈到皱着眉头,问张溪。陈到不是不同意张溪的意见,但战场之上,意外太多,谁又能保证刘琦一定安全?!如果刘琦出了什么意外,那么将来刘备用什么名义进入江夏?!所以陈到的建议,还是按照原计划,写信告诉刘琦,让刘琦等黄射的消息,如果黄射真的赢了,那就进军,如果黄射败了,刘琦按兵不动,这样安全。张溪也承认,这么做稳妥是稳妥的,但……万一周瑜这货真的退兵了呢?!最后起到关键因素的,是魏延。魏延选择了支持陈到。“我等皆江夏属军,若坚守住鄂城,逼退江东,此番功劳也是那刘琦的,不过一番舞弄笔墨之事而已,与他是不是亲率大军前来,并无多大区别……且我不信黄射匹夫,真能攻下下雉和蕲春,威胁江东军后路。若此,何必让公子刘琦冒险前来?!”二比一,张溪表示行,我听你们的。当下,陈到手书一封,把现在鄂县的情况,以及张溪等人对黄射计谋的建议,全都写上告知刘琦,请刘琦自己决断。然后,抛开刘琦的“战略”问题,单纯的回到鄂城防守的问题上。“如今我军深夜来援,江东军并不知晓,何不趁此机会,我率军埋伏城外,待明日江东军攻城时杀出,也好挫灭一下江东军的锐气?!”陈到再次提议,这次是针对鄂县守城战的。但这次,陈到的提议遭受了二比一的反对……魏延这次站在了张溪这边。“叔至将军远来疲惫,且江东军人数众多,周瑜更不是无能之辈,若有折损,反为不美!”这是张溪的反对意见。江东军这些天攻城,虽然损伤了数千,但远未到伤筋动骨的程度。陈到的援军也只有三千人,三千人就算埋伏起来,突袭一万多人的军阵,如果周瑜识破或者冷静应对,也不容易成功,反而可能损兵折将,这样对防守鄂城不利。张溪不敢冒险。而魏延反对的理由就更简单了。“以鄂县外城城防,鄂县守军士气,若陈将军出城埋伏,恐鄂县很难撑过江东军下一轮攻势了。”魏延也是委婉的提醒自家上司,鄂县坚守这么多天,外城城墙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了,守城器械也消耗殆尽了。而且鄂县守军坚守了这么多天,早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现在又看到了援军到来,早就想撤下来休息了,如果这时候再让他们守城墙,恐怕他们也不会尽心尽力的。这时候,张溪和魏延都认为,采用最稳妥的方式就好,与其出城偷袭冒险,不如赶紧派人加固城防,替换守军来的实际。陈到也从善如流,当下告辞离开,前去指挥自己的士卒替换城防,连夜加固城墙,准备守城物资。张溪和魏延,这时候才算彻底的松口气,回营帐睡觉。不敢睡太久,太阳一升起,两个人就在城楼上碰面了……江东军新的一轮进攻,很快就已经开始了。只是,这次有了援军,人手已经补足了。虽然守城器械依然不多,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这年头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军士肉搏。而且这次陈到带来的士卒,是经过两个月整训,初步了解鸳鸯阵战法的士卒。虽然不如张溪的五十亲卫厉害,但在城墙上,军士们以什为单位配合作战,以江东军的肉搏能力,完全不是对手。因此,周瑜相当诧异的发现,今天的进攻,居然比第一天进攻的时候还要不顺利,损失还要大。然而很快的,周瑜就看出了门道。今天守卫城墙的士卒,跟前几天已经被逼到极限,即将崩溃的守军,不是同一批人。也就是说……江夏援军,恐怕已经到了鄂城了。只是……来了多少人呢?!周瑜眉头微微一皱,当即鸣金收兵,让军士退下来后,再叫过凌统,让他率两千军士前往鄂县下挑战。当然,不是武将单挑,而是请鄂县守军出城野战。有些事情,周瑜要确认一下。第95章 周瑜退兵凌统的野战邀请,遭到了张溪的无视。开玩笑的,哪怕算上援军我也就只有你们江东军的四分之一,我吃饱了撑的跟你出城野战?!这种事情当然是拒绝了啊。虽然陈到和魏延感觉很愤怒,对张溪的这个决定很不满。这年月,虽然没有武将单挑了,但如果一方按照春秋时期的规矩,要求双方领兵野战的话,稍微有点自尊心的武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不会,也不能拒绝的。因为拒绝就代表着自己怕了对方武将,传出去名声不好听不说,还会影响军中士气。而且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一旦决定是双方野战单挑,其他人都不能插手……江东军不能仗着人多助战,更不能趁机攻城。所以,这是一场关系到尊严和士气的战斗,轻易不能拒绝的。可张溪拒绝了,而且他是主将,他还真的有权拒绝……魏延和陈到只能气呼呼的生闷气,还真的没办法。张溪一开始还真的不知道这年代战场上居然还遗留着这么古老的规矩……他还以为这是周瑜的计谋,趁着两军野战的时候,不管是攻城还是一拥而上,先灭了出城野战的鄂县守军再说。但即使知道了,张溪还是会选择不同意的。“我军纵使取胜,亦有损失,彼军众多,断不会因此退兵。”张溪对着两位生闷气的将军说道,“可彼军若胜,我等必然损失巨大,影响后续守城……此有害无利之事,何必为之?!”张溪很实际的,这种赢了最多鼓舞一下士气,输了就会损兵折将的事儿,为啥要去做?!可两位将军依然气呼呼的表示不服,甚至魏延对张溪这些日子里积累下来的一丁点好感,这会儿也全没了。凌统叫阵半天无果后,得意洋洋的退回军营。周瑜对此也很满意,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报——江夏援军虽至,然必不多,故此不敢出城野战。既然这样的话,就继续攻城,争取在江夏大军来援前攻下鄂城,然后进军邾县,掌控江夏东部诸县。这样也不算白跑一趟。因此,接下来的几天,江东军的攻城还在继续,并没有因为陈到率领的援军到来就有所减缓,而且一打就是连续五天攻城。但江东军攻城的效果,却远不如前几天。前几天的鄂县守军,虽然依然能顽强的击退登上城墙的江东军,但谁都看的出来,已经快支撑不住了。但现在,江东军却一点便宜都占不了。因为对手不同了。张溪原本指挥的,是江夏水军遗留下的两千人,水军上岸作战,本身战斗力就要打折扣,也就搭着对手是同样陆战弱鸡的江东军,不然早就撑不住了。而陈到带来的,是江夏陆军,还是经过两月整训后的江夏陆军。虽然战斗力依然不算出色,但初步掌握鸳鸯阵战法的江夏陆军,还是在守城战里,收拾一下江东的水军还是不成问题的。周瑜现在真的头疼了。本来周瑜以为,敌方虽然来援,但兵力不多,鄂县城墙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攻守,早已破败不堪……无非就是多耗几天的事情。可现在呢,鄂县城墙确实破败不堪,让江东军可以比以前更容易登上城墙,但每次登上去,没一会儿的功夫就会被人赶下来,而且每次的伤亡还比第一次攻城的时候要大。这说明啥?!说明鄂县来援的军队,一定是江夏军的精锐,战斗力超过了普通的江东士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