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刘备实力已经不比孙权差了,但因为听说曹操亲自领兵去了汉中,刘备要西去跟曹操争夺汉中,因此对孙权做了让步。
双方约定以湘水为界,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归孙权,武陵,零陵,南郡三郡归刘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存在什么“借”荆州了,双方已经划分好了荆州的归属,刘备已经“还”了荆州了。
你不能要求刘备借了你半个南郡,就要帮你无偿打工,还你一整个荆州吧?!
这种情况下,江东再偷袭,道义上和情理上都是说不过去的。
整体上来说,《隆中对》的规划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诸葛亮该考虑的也都考虑到了,只是诸葛亮也没想到,时局会变化的那么快。
一个是荆州会投降的这么快,根本不给刘备谋取荆州的机会。
另一个则是江东集团那么不要脸,也压根没管将来,只在乎眼前的这三瓜两枣的。
这不是诸葛亮的错,如果诸葛亮连这些都能预料到,那张溪就不得不怀疑一下,是不是先跟诸葛亮对对暗号了。
比如说个“奇变偶不变”啥的,看看他会不会说“符号看象限”。
总之,张溪还是跟徐庶坚持了对孙权方的担忧,再三强调荆州这个地方不能掉以轻心,而徐庶呢,在肯定了张溪担忧的同时,却又比较倾向于诸葛亮,表示不需要太担忧。
自古江东多英杰啊……总不能江东人里一个聪明人都没有,看不懂这个乱世格局吧?!
对此,张溪只能说……人的立场是会变的,有时候就算能看清,但站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周瑜天下英才,他就不同意跟刘备结盟,也不同意“借”南郡给刘备,因为他觉得光靠江东足够抵御北方的曹操。
即使是主张“借”南郡的鲁肃,后来不也“单刀赴会”的找关羽讨要南郡,甚至后来孙权派吕蒙出兵荆南四郡到湘水划界的时候,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不过张溪现在也只能是跟徐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要让他修改这个《隆中对》,他是真的做不到的。
总不能改成“东防孙权”吧……
跟孙权搞好关系是必须的,毕竟两家联合才有对抗曹操的一线希望。
两边开怼只能死的更快。
但你一边要说跟孙权搞好关系,一边又说着不能相信孙权……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这个人多少有点失心疯。
再一个,也是诸葛亮没在《隆中对》中写明对孙权真实态度的原因——有些事儿,只能做,不能说。
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偷偷的做可以,但不能说出来。
尤其是《隆中对》这种明显要被人传扬出去的文章上,那是一个字都不能写的。
没看到实际《隆中对》的实践方式,都是在诸葛亮的肚子了么,只有刘备问了他才会说……他可没把这些玩意儿写在竹简上啊。
这才是后世看不到诸葛亮对东吴真实态度的原因,实际上从历史上来看,刘备一方确实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相信江东。
当然,江东也从来没有真正把刘备当成盟友就是了。
第39章 访友
今天是难得的休沐日。
汉代休沐,刨去春节的那十几天连休外,基本是五日一休沐的制度。
上五天班,休息一天。
制度确实是有这个制度,但在这个乱世年月,休沐制度也已经变的面目全非了。
就像张溪,曾经连续一个月在张飞营中主持操练工作,而像刘备,基本算是全年无休的状态。
嘛,也辛苦了这位喜好狗马,音乐,美服的未来昭烈帝了。
最近一段时间,刘备军中的紧迫感很足,总感觉刘备在迫不及待的准备着什么。
相反,去了一次卧龙岗,见了一次诸葛亮之后,刘备却突然宣布军中放假,官员休沐,而且一休就是休三天。
虽然不知道主公刘备是怎么想的,但能放假……这是好事儿啊。
就连张飞都乐呵呵的表示,等放假了,要跟大哥二哥一起去野外打猎,寇封和关平更是约好了,要一起在关家的练武场互相交流切磋武艺。
本来这俩还邀请了张溪的,但张溪不想去凑这个热闹。
他又不会武艺,难道上去给这俩混蛋小子当沙包么?!
再一个,他还想带着小七宝,小七小八,四个人一起去野外踏青呢。
虽然时间晚了点,这都已经快入秋了……
可还没等张溪想好去哪儿呢,他就被徐庶给拽走了。
目的地,卧龙岗。
人物,张溪和徐庶。
这次没有了主公刘备同行,性质上就是一次简单的访友,这也是文人雅士们在休息日经常干的事儿。
可张溪不太明白,徐庶怎么就叫上了自己。
按理说,自己跟诸葛孔明不熟。
虽然上次随着主公一起造访了卧龙岗,但那主要是主公刘备和诸葛亮的对答,张溪可是一句话都没跟未来的大汉丞相说上啊。
张溪确实很乐意去拜访孔明先生,但……孔明先生不会嫌弃他吧?!
徐庶却不在意,硬是拉着张溪,并且说道,“此番前去,一来让元长与孔明相识,二来,你我二人联手,却也可为难一下那个眼高于顶的卧龙先生。”
哈?!
这是人话?!
要去跟丞相大人对线么?!
徐庶,徐元直,你哪儿来的勇气哈?!
人家诸葛亮的名字前面可是有个称号叫“卧龙”的啊,属于有名字前缀的精英怪……你要找人跟他对线,也该找一个同样有头衔称号的人嘛。
比如说“凤雏”庞统。
咱俩都是属于那种没称号没前缀的白板英雄,能是人家的对手么?!
张溪倒不认为徐庶跟诸葛亮有什么不对付的地方,毕竟徐庶说这个话的时候是面带笑容的,这属于一种朋友之间的调侃。
但张溪很想表示,你丫一个智力96的想去跟智力99的对线,我是不拦着,但请你别拉上我这个智力可能都不到80的人吧?!
咱丢不起那个人的。
可徐庶不管,他觉得吧,这事儿说不定有戏。
论才学,论计谋,论机变,张溪确实样样不咋地,但这家伙所学甚杂,指不定就有那个诸葛亮不懂的地方呢。
徐庶,崔均,孟建,石韬等四人,早就对这个诸葛亮有意见了。
说什么他们不过州郡之位,而他诸葛亮却自比管乐……要不是朋友,就冲这个嘚瑟劲,都得给这家伙来一拳。
这年月的士子可不是明清时期的文弱腐儒,都是很讲究“以德服人”的真汉子。
因此嘛,私底下相处的时候,这四人总会变着法的为难诸葛亮,但每次诸葛亮都能脱身……不管是才学还是诡辩,四个人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但这却成为这帮人私下相处的一个方式,没事儿经常在一起互怼。
今天徐庶找张溪过去的目的,其实也一样,自己怼不过,找朋友帮忙来怼。
跟上次带着刘备见诸葛亮不同,这次是纯粹的朋友聚会,也就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了。
徐庶和张溪两个人在路上走了两天,徐庶多次跟张溪讲述了诸葛亮的“可恶”之处,等到了卧龙岗,天都已经黑了。
徐庶压根没客气,天黑了都直接敲诸葛亮草庐的大门,硬是把诸葛亮从床上给叫了起来。
张溪看着徐庶一副理直气壮,诸葛亮黑着一张脸却无可奈何的样子,心里疯狂憋笑。
原来这些历史大人物,私下也是有这么可爱的一面的。
诸葛亮也拿徐庶没办法。
这家伙马上就三十了也不说给自己找个对象,还一点都没有自觉地晚上登门拜访,破坏自己的夫妻生活。
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这是朋友嘛。
诸葛亮这个人真的自视很高,但偏偏又才学出众,能得到他的认可,成为他的朋友的人,寥寥无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