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摸了摸嘴唇上的伤口,洒然一笑。
“要是这些东西留下,皇帝才真会觉得我跟你有一腿!”
张异将这些东西处理好,随手烧掉。
他做完这一切,就开始安心读书去了。
而此时,另一边!
应天府的街道上,全是巡逻的士兵。
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在大街上穿行。
百姓们已经没有了上半夜的喜悦,纷纷躲在家里瑟瑟发抖。
哪怕是朝廷的命官,也不知道外边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一开始大打杀声,让人恐惧。
造反?
还是其他什么,低阶官员们都在胡思乱想。
他们不约而同想起三年前,那场血洗应天府的风波。
“也不知道,又有谁要倒霉了?”
胡惟庸在胡府中,负手望月。
“老爷,打听到了……”
胡府一个家仆匆忙赶来。
“刚才唐大人从咱们家门口过,小的将他招呼过来,稍微打听了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
仆人赶紧将他知道的事情,说给胡惟庸听。
“那个蒙古郡主跑了……?”
胡惟庸闻言,脸色大变。
观音奴并不是一个值得他关注的人,亡国郡主,敌将之妹……
若不是朱元璋对王保保太过渴望,其实这位郡主几乎不被放在文官眼中。
从老朱将她发配清心观开始,胡惟庸更是没有关注过她。
可是她跑了?
就在锦衣卫看守之下的应天府,给逃离了?
而且蒙古人为了救她,居然在应天府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实在是太过骇然听闻。
“这个小郡主无所谓,但是她一跑,很多人的人头,又要落地了……”
胡惟庸知道,蒙古郡主本身为所谓,可是锦衣卫在京城脚下将郡主给丢了,这已经不仅仅是渎职的问题。
他有点幸灾乐祸,锦衣卫跟文官集团,当然不对付。
胡惟庸身为百官之首,也乐得看他们出丑。
“不对,不止锦衣卫,还有……”
老胡细细思索仆人的话,突然惊觉,一个天大的机会已经悄无声息的来了。
他狂喜!
第七十九章 知道这三年,我是怎么过的?
“人是在拍卖行丢的,是谁将他带过去的?”
胡惟庸想起刚才仆人说的细节,赶紧追问。
仆人道:
“根据我们听到的消息,是清心观那位小道长带郡主去参加拍卖会,却被人埋伏了……
多的消息,唐大人说得也不详细!”
“胡言乱语,锦衣卫怎么敢将观音奴放出去?张异是什么东西,也能命令锦衣卫?”
“老爷,您想想,张异和秦王的关系!”
朱樉?
胡惟庸被提醒,一下子将这些事给串联起来。
是朱樉给了张异特权,张异带着观音奴去参加拍卖会,结果弄对了。
这件事上,锦衣卫,朱樉,张异,这些人都有责任。
“行了,你下去吧,继续打听!
有兵马司的人路过,你帮我将他们请进来!”
屋子外边,不断有穿着甲胄的士兵经过,带出不小的响动。
胡惟庸淡淡回应仆人,让他去门口守着。
他回到书房,将门窗全部关上。
胡惟庸看着墙壁上挂着的四个字,开始狂笑起来。
“戒急用忍,戒急用忍,李先生,你教我戒急用忍,本相忍了!
那小子来京城,本相真的很想弄死他,但是你告诉我,应该忍!
我现在是文官之首,我行事比过去还要小心!
可是,本相真的忍得很辛苦……”
只有一人独处的时候,胡惟庸心中的疯狂,才会尽情的展露。
他盯着墙上接戒急用忍四个字,红了眼眶。
“三年了,还是四年了?
孩儿,为父一直等着给你报仇的机会!
那些害死你的人,一个个都要给你陪葬!
本相,就先用这个小道士给你祭天!
三年,三年了,为父终于等到给你报仇的机会……”
胡惟庸兴奋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这三年时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张异的关注。
从他回来,他就想着如何弄死他。
要不是李善长劝阻,要不是,他还有更大的目标。
他一定早就弄死这个小道士。
胡惟庸还以为,他要多等一些时日,但老天爷给他送来机会,他没道理不珍惜。
“冷静,冷静!
戒急用忍!
既然机会送到本相面前,本相就要好好炮制他……”
胡惟庸自己磨墨,开始奋笔疾书。
……
“人还没找到吗?”
皇宫中,朱元璋冷冷看着眼前的臣子们,怒火中烧。
下方的兵马司和锦衣卫的人,或者装傻,或者真傻,纷纷低头不语。
“三年前是一次,这次又是一次……
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你们这些人如果办不成事,朕就送你们去见阎王爷!
给朕找,一定要找到……”
老朱的雷霆怒火,在皇宫盘旋。
“陛下,我们有些眉目了,据说有人看到那位郡主,往山东方向去……”
“朕问你们线索了吗,朕要的是结果!”
老朱将所有负责追捕的人,轰出御书房,众人表情各异,心慌不已。
三年前,朱元璋已经让他见识过什么叫做流血。
如果这次有什么差错,他们这些人都讨不到好处。
等到所有人都走了,朱元璋脸上的怒意,才逐渐散去。
取而代之的,是掩饰不住的欢喜之意。
“据说张异那小子,已经开始给自己准备身后事了?”
老朱斜眼看一人,此人正是许久没入宫的老陌。
老陌身穿道袍,趴在地上。
“你这些年离开锦衣卫,倒是也尽心尽力,你家这位小主子,果然是个人精……”
朱元璋听着老陌汇报,笑容越发掩盖不住。
太爽快了,太爽快了……
他已经整整三年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因为张异的干涉,这次应天的扫老鼠的行动,比他原来计划中的好了几倍。
应天府的老鼠,这次是差不多能扫清了。
但最关键的是,在这场风波中,张异将原本只是单纯的钓鱼,变成了一场针对北方战局的网。
朝廷钓鱼,钓的不再是应天府的老鼠。
而是北方的蒙古大军!
这场布局。朱元璋已经等待太久了!
他期盼着王保保入局,将他活活擒拿。
不过在这之前,还要将剩下来的剧目演好。
“你家主子很聪明,他知道,今日这场动乱,才是我大明这场布局的开始!
朕会拿下他,也会拿下毛骧和参与的其他人!
但他们不会有事,你且放心!
老陌,你坐下……给朕说说,这些年他都做了什么?”
老陌遵命,开始给朱元璋说张异这些年发生的趣事。
朱元璋听得津津有味。
虽然龙虎山上,一直有锦衣卫的人,他们也会将张异做过的事汇报京城。
但纸张能承载的信息,只有一些重要的事。
但听老陌用言语绘声绘色地说出来,又是一番滋味。
朱元璋听得高兴,城外的官民,却暗暗叫苦。
应天府仿佛回到了三年前黑暗的日子。
百姓们等到天色蒙蒙亮,尚且战战兢兢。
观音奴事件的真相,只有少数的锦衣卫知晓。
兵马司的人,锦衣卫的人,为了盘查,差不多将城外扫了个遍。
“好在观音奴是在城外跑的,要死在城内,这应天府上至宰相,下至差役,都别想安生了……”
毛骧也是一夜没合眼。
但他眼中也全是欢喜之意。
成功抓住所有人,并且将观音奴按照原来的计划放走,这场行动意味着,他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已经十拿九稳。
“大人,恭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