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手中的熟练工,都是这些年慢慢积攒出来的,如果从工部调集工匠,恐怕……
有些人忍不住了要……”
“你直接说李善长就行了,何必遮遮掩掩,这位李先生呀,喜欢管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朱元璋随口一句话,朱标却能听出不同。
父皇似乎对李善长,越发不满了。
这一切似乎,也是起源于刘基的离去,李善长失去制衡。
李善长的能力,朱元璋还是非常认可的。
他以前虽然有妒忌贤良的名声传出,但却不如杨宪那般霸道。
他也打压异己,却明白皇帝的底线,所以所行所为,都在皇帝的容忍范围内。
而最近,朱元璋已经好几次在公开场合表现出他对李善长的不满,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只是不知道,那位李相的想法,究竟如何?
“父皇,李先生……”
“你也别替你老师说话了,李善长这个人,朕比你看得明白!”
朱元璋打断朱标准备说的场面话,道:
“他了解朕,朕也了解他!
只是大家位置变得不一样了,都要去争取某些东西。
他为相,朕为君!
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争论!
朕也知道,朕立锦衣卫引得许多官员的不满,
可如果朕不立呢,那有多少事,朕是成为睁眼瞎的?
就如李氏那个案子,如果没有锦衣卫,你就是知道她冤屈,但你有手段救她?”
朱标深以为然,当时的情况,他等于被李善长架空了。
就算后来让朱棣,朱樉出来搅局,那也是因为锦衣卫特殊的权力,才能让张异有说话的机会。
可是如果没有锦衣卫,百官上下都要让张异死,他朱标就是亲自监督案子的审理,又能如何?
朱标心头一惊,猛然意识到李善长是什么时候被父皇忌惮的。
他抬头望向父皇。
朱元璋大概就是从那一次他被架空开始,对李善长开始变得不信任。
说到底,还是和他有关。
父皇已经开始为他铺路了。
“父皇,您既然恐惧李相的权力,为何要放走诚意伯?”
这是朱标最不理解的地方,父皇封了二十八个侯爵,却独有两个伯爵。
大明并不介意多一个侯爵,可朱元璋就是不给刘伯温。
刘伯温告老还乡,并不见得全为了这件事。
可是,这事至少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文官不封侯,刘基和李善长只是特例!
李善长的功劳,威望实在太大,且他虽然主官后勤,但立下来的也是妥妥的军功!
朕不封他为公,不能服众!
可如果朕再给刘伯温封侯,那就会让某些人产生不该产生的念想!
如果刘基封侯,你说汪广洋他会不会有想法?”
朱元璋敦谆教导,就是为了让朱标明白其中的利弊权衡。
文官不封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刘基他配不配得上一个侯爵,对于朱元璋来说并不重要,牺牲他,让其他人明白皇帝的心思,更为重要。
“只是父皇喊了诚意伯的心,也让李先生失了制衡……”
朱标说到这里,又想到另外一件事,他骇然抬头,盯着朱元璋,此时的朱元璋,目光深邃。
他大概明白了,接下来皇帝要做什么?
既然刘基已经退出了大明的政治舞台,为什么李善长不能?
其实去年,父皇大概就犹豫过一次。
四年,中书省左相李善长染病,病重,请辞。
皇帝想了许久,最后还是赐下大蒜素,将他救了下来,大概去年的时候,朱元璋还想着给李善长一次机会。
只是不知道今年,那位李相能不能继续体面下去。
“等定了北方之后,再说吧!”
洪武五年,徐达向皇帝请旨,进攻漠北,彻底定下北方的局势。
朱元璋对这场战争,极为重视。
如果这场北伐能大获全胜,他迁都的计划,也许能提前两年也说不定。
这场胜利之后,如果李善长还是不知进退,就让他告老去吧。
这算不算,给那小子一个交代?
朱标并不知晓,皇帝的复杂心思,只是父子二人,对于这场北伐的胜利,并无怀疑。
王保保虽然被朱元璋称呼为奇男子,梦寐以求。
可是和徐达相比,他依然不如。
徐达和王保保的对阵,没有一次输过,这次也不会例外。
“父皇,大哥前日来报,他准备前往龙虎山……”
“去吧,去吧!”
朱元璋对能让张异下山,并不抱有太大的信心,所以对此事也是意兴阑珊。
朱标点头,转身出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只有朱元璋一人独自停留。
……
洪武二年,三月十五。
天气虽然依然寒冷,不过炼铁工坊中,热火朝天。
“真的造出来了?”
张异拿着工匠搞出来枕头,仔细把玩。
“这算不算不锈钢呢,估计也不太算吧?
不过,能做出这么细的针头,咱们已经算走过数百年了……”
张异说着其他人听不懂的话,不过大家还是挺高兴。
工坊里的人,其实也是道士,或者说是张正常的弟子。
从当初的魔星,煞星,到如今龙虎山万众归心的小真人,张异在龙虎山上的存在感,早就超过了张宇初这个天师继承人。
别看他年岁小,这些人真心佩服他。
“师弟,不得不说,你发明的机器,真好用,如果是手工做的话,咱们那技术做不出来……”
说话的这人叫做吴葆和,也是张正常得意弟子之一,未来的朝天宫主持。
只是因为张异的出现,他的命运出现了一些偏转。
张异在龙虎山传授化学之道,能接受下来的人不多。
不过张正常那些历史有名的弟子,大抵都还不错。
吴葆和化学学得一般,可是张异意外发现,这家伙在手工上有一手。
山上的道具,如果坏了,都是他修理。
所以后来为了研究制造针头的材料,张异开始鼓捣十五世纪的出现的机床,这当然很不容易,他失败了许多次。
但最终,在钞能力和黄家叔叔变态的资源搜集能力之下,张异还是勉强搞出一台能用的机床。
虽然品相不好,性能拙劣。
但放在这个时代,说是神器不为过。
有了简单的机床,意味着张异可以加工许多手工可能做不到的东西……
“针头解决了,导管的问题,只能等橡胶出现……”
“师弟,师父让你过去,有客人到访!”
张异正自言自语的时候,张正常再次叫人来找他。
“行,我换身衣服!”
张异一溜烟跑了,留下炼铁工坊的道士们,摇头笑。
“最近来找师弟的人挺多,这龙虎山,怕是容不下师弟!”
吴葆和望着张异的背影,自言自语。
“是呀,师父既然没有改继承人的决定,宇初师弟还是钦定的下任天师,师弟就留不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道士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他们低下头,议论纷纷。
张异并没有太多的心思,放在龙虎山这小小的权力斗争之上。
他去换衣服的时候,还遇上了正在北宋张家新雷法《电工手册》的张宇初。
没空搭理大哥,换好衣服,张异就往前边去。
“您是说,陛下已经决定北伐了……”
隐约听见父皇和一个人正在聊天,张异冲进来:
“黄大哥!”
两年不见黄英,张异有些惊喜,也微微失落。
沐英见到张异,也是十分惊喜:
“小真人!”
他和张异的感情,还不到兄弟相称的时候。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去年,不过要忙着一些事,父亲让我等开春了,再来找小真人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