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遇春走过去,拍着张异的肩膀,喜出望外,张异久不见故人,也有些高兴。
古时不比后世,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往往可能是最后一面。
故人相见,总是惊喜。
“什么风把您吹来龙虎山了,对了,您的身体如何?”
常遇春回答:
“托你洪福,老常恢复了七七八八,如今上战场没问题了……
至于我这次前来的目的,倒是和陛下的任命有关!”
张异一愣,常遇春有病在身,皇帝能任命他去哪?
“老常我给皇帝辞了大都督府的职务,领了个剿倭寇的活……”
他将去年跟皇帝说的话再说一遍,张异:……
历史上的常遇春,本来早就该魂归地府,他现在做的人和事,自己都无法预测。
不过常遇春的性子,提出这个要求也不奇怪。
他要是能坐得住,就不是常遇春了。
“来,我给您老检查检查……”
张异拉着常遇春的手,就往外边走。
常遇春呵呵笑,张异这小子讨人喜欢的地方,就在于他对人真诚不做作。
将常遇引到一个叫做药王殿的地方,张异让常遇春脱去上衣,开始检查。
检查的方式很奇特,鼓捣完之后,他顺带给常遇春把了个脉。
“看来,您恢复得还不错,但想要骑马征战,估计是不可能了!
不过如果您能适应从将到帅的变化,倒是大有可为!
转水军挺好,不过您可别气急了,亲自下海跟人肉搏……”
张异说的有趣,把常遇春逗得哈哈大笑:
“放心吧,我常遇春还不至于蠢到这个份上……”
“常将军,不过小道不明白,为什么必须爱明明海禁了,您还要去东南战场?
难道,朝廷中的局势又有了转变?”
张异人在山中,并不太了解外界的讯息。
古人信息闭塞,很难知道外界的讯息。
张异一不接触外边的香客,二来张正常也特意不让他听到太多外边的传闻。
常遇春看了张异一眼,道:
“去年秋天,有船从外海回来……
船东给朝廷贡献了一些东西,让皇帝心花怒放!
其中之一,就有一种火炮……”
张异闻言,神色微变。
红夷大炮!
从美洲的船队回来了?
常遇春似乎并没有看见他脸上的惊疑,继续说:
“皇上得了这些大炮,赐名玄武,并装备海军……
我大明的玄武军,凭借此炮,在海上立下功劳!
陛下想起一桩旧事,动了出海的念头。
所以让我提前,去江浙布局……”
江浙……
江浙和浙江,可是两个意思。
张异深深看了常遇春一眼,问:
“不知将军所任何职务?”
“浙直总督!”
“果然!”
总督这个官位,不应该出现在洪武年间,可是因为蝴蝶效应,它终究还是出现了。
张异对蝴蝶效应这种事,已经见怪不怪。
只是微微适应之后,他问:
“您此去,是抗倭,还是出海?”
“应该说,是准备出海,但不是现在!
两年前,我大明派使节出日本,被日本人给杀了!
当时,陛下就准备出兵,不过被劝说下来!
这两年倭寇之乱再起,陛下也动过劝降日本的念头,毕竟倭寇之乱,从华夏被动防守只是治本,从根源解决,日本的国王配合,那是最好!
只是,日本那边冥顽不灵。
皇帝也等着报复的时机,如今,这契机出现了……”
张异瞬间明白所谓的契机是什么。
红夷大炮,或者说叫做玄武大炮。
火炮这种东西,在轻量化的问题解决之前,虽然威力巨大,可在陆军战场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陆战中,战场瞬息万变,游走百里乃是常事。
玄武大炮的机动性太差,不足以改变战场的局势。
可是,如果换成海战,完全不同。
依托于大船的承载力,完美的解决了玄武大炮的机动性问题。
张异无声点头,大明的水军整体实力,其实是不如海上的海盗的。
不说倭寇,许多海上的海盗,根据地就在日本。
他们的船只,未必没有大明的少。
加上水战经验不足,明军不一定能在这些人身上讨到好处。
可是,只要大明想要发展水军,他们很快就能补上这个短板。
而玄武大炮,就是个催化剂。
张异百感交集,他从贡献出玄武大炮那一刻起,就有想过让它流传出去,如今的结果,他谈不上失望。
他真正在意的一件事,是所谓的有船归来。
“常将军,那船东叫什么,陛下又给他们什么好处?”
常遇春早就料到张异会问,呵呵笑:
“你说黄和是吧,他父子凭着这些东西,确实得了一些好处,至少他儿子补了功名,算得上光宗耀祖!
至于他,跟本大人有点牵扯,你当我来龙虎山,只是绕路烧香?”
张异闻言,心情瞬间开朗起来。
当听到黄和的消息,他就在疑惑一件事,那就是去年秋天的事情,为什么自己收不到消息。
“黄兄去了北方,却托我给你带个消息!
他说回头会有人亲自上山,与你交代!”
张异闻言点头,有交代就行。
关于大船海归,张异多嘴问了几句。
常遇春一来也不知道详细,二来要为皇帝遮掩。
他事情说得一知半解,张异也没了询问的兴趣。
“黄和说,他有愧于你!
此番我前去浙江,他拼命推荐我来龙虎山见你一面!
按照黄兄的说法,你张异心有乾坤,知天下事!
我要是有问题,也许可以从你这里得到解答……”
张异小神仙的人设,倒是能支持得起黄和的推荐。
“常叔叔想要了解什么?”
虽然已经不在京城,张异还是本能拿起架子。
“关于日本的事……”
“这好说,我可以给说说!”
张异想了一下,将关于日本如今的情报,和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海盗势力给常遇春科普了一下。
常遇春认真记着张异说过的所有细节,暗自点头。
从朱元璋准备饮马富士山开始,属于他常遇春的战争也开始了。
也许这场战争,会发生在三年,五年之后。
但这并不是他现在懈怠的借口。
张异口述,常遇春记。
整个药王殿中,只有两人说话的声音。
张异给出来的资料,除了人文历史之外,还有部分关于地理的知识。
他对小日子那边的情况了解不太多,可受信息时代垃圾信息灌输和他变态的记忆力影响。
张异还是回想起许多地理知识。
这些东西,放在过去可能没用,但对于一个将军而言,价值千金。
常遇春记录完,合上本子。
“将军如果有朝一日登陆日本,可记得一件事,此地居民,畏威而不畏德,所谓仁教,并不适合此地!
如若想统治此地,当将他们打服了,再执行统治!
这些人欠收拾,您可千万别心慈手软。
反正什么姓源的,渡边的,都杀干净最好……”
常遇春闻言大喜,他好些年没杀人了。
自从张异嘟囔着他杀孽太重的事,常遇春诵念药王,这两年连鸡都没杀过。
TNND的,等的就是这句话。
“我能……杀?
小道长你放心,别的事咱办不好,这件事我熟……”
张异莞尔一笑,如果真的马踏扶桑的话,常遇春还真是适合的人选。
所谓贱人就要有恶人磨,
常遇春绝对可以成为小日子的第六天魔王。
正事聊完之后,常遇春犹豫了一下,才进入主题:
“小真人,你在山上两年,伤养的如何?”
张异起来,转了一圈,笑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