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的游击战术,最终会变成攻坚战!”
以常遇春的军事素养,一眼就看出了这张地图带来的战术改变。
如果打游击战,大明和倭寇之间,大明是劣势。
可如果打攻坚战,说白了还是大家比拼实力的过程。
这世界上,哪怕千疮百孔的华夏,依然是世界第一。
“沐英如果能攻下东海之上的几个关键岛屿,这东海的防线就构成了!
虽然不能完全挡住倭寇,但失去了这几条重要的航线,困扰我大明的倭寇,他们要么从东北沿着海岸线下来。
要么……”
常遇春跟个孩子一般,在地图上指指点点。
“以后我们海防的压力,能减少十倍!”
朱元璋点头,沐英回归,意味着朱元璋前几年的隐忍,终于要到了收账的时刻。
“扼守主要的航线,护我大明生产!
从海岸线往内陆数十里,都是倭寇侵扰之地!
虽然我大明的卫所军并不惧怕倭寇,可倭寇来无影去无踪的习性,纵酒还是会骚扰到百姓!
这些地方有良田无数,如果御敌国门之外!
当地的生产力,也会迅速提高……”
常遇春:
“陛下虽然海禁,但最终的目的,恐怕还是要打开吧?”
朱元璋无声点头:
“没错,暂时海禁,是为了休养生息!
朕给自己十年时间,为天下恢复生产!
等天下安定,百姓耕者有其田,安居乐业之后,我大明也该寻为后辈续命之法!”
常遇春听不明白。
朱元璋道:
“遇春,你可知为什么天下王朝,从不过三百年?”
常遇春摇摇头:
“陛下,您也知道老常是粗人,就别给臣卖关子了!”
“简单来说,就是咱们大明的国土,只能养活这么多人,过了三百年,天下的资源就不够分了!
以四海之力,养我华夏,才是稳固天下的根本!
而这一切,从这里开始!”
朱元璋的手指,落在地图上的一个大岛屿上。
这个岛屿,常遇春看着上边的名字,日本。
传说中的日本,常遇春知道这个国家,可是真正在地图上看到这个国家的样子,常遇春也有一种古怪的感觉。
朱元璋的话语,让老常心头熄灭已久的火焰,逐渐燃烧起来。
“张异告诉过朕,日本人有个精神象征,就是这座火山,名曰富士山!
朕期望未来的十年,我大明的将士,能饮马富士山!
此地拿下,是我大明出海的第一步!”
“陛下,要不这大都督你换个人当吧?”
常遇春莫名其妙冒出来一句话,惹得朱元璋愣住。
“看您说的,我都想出海为陛下征伐四海……”
常遇春心动了,非常心动。
自从洪武二年的七月七,他病倒在营帐之后,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半个死人。
将军战死沙场,才是应有的归宿。
张异用写兵书的法子,让常遇春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如今两年过去了。
那本关于练兵术的兵书,他已经差不多完成。
常遇春的身体随着两年的复建,逐渐恢复。
但常遇春明白,以勇猛著称的自己,已经永远回不到以前的位置了。
再回去,他也是泯于众人。
朱元璋大概也是明白这点,所以让他安心主持大都督府。
可是……
他真的甘心吗?
朱元璋上下打量常遇春,他看出了这个老兄弟的不甘。
“你想,去水军?”
“那地方很适合现在的我!”
水上的战斗,又是另外一个范凑。
能在陆上获得大明第一猛将的常遇春,未必适合水战。
不过老朱也明白常遇春的意思,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如果回到北方战场,更无法和徐达一较长短。
美人迟暮将军老,常遇春未老,但也老了。
在看见这张地图之后,常遇春似乎找到了自己新的战场。
如果不能为大明取蒙古王庭,
那就退而求其次,为大明征伐四海吧!
“遇春,你真的决定了?”
“请陛下成全!”
常遇春跪在地上,三跪九叩。
“一切,等过年后再说吧,你先好好陪陪妻儿!”
朱元璋看似什么都没答应,却也像是答应下。
“陛下英明!”
常遇春站起来,又恢复嬉皮笑脸的模样,朱元璋没好气:
“朕只是说考虑一下,又没说答应你什么?”
第九章 带血的爵位,架空君王
常遇春嬉皮笑脸。
“陛下如果远征,可不仅仅需要一支玄武军吧?
您也了解臣的性子,教人练兵,那是臣没有办法的事!
您让我干大都督的工作,我也做不好!
还不如给臣一个活计,让臣去好好给大明效力!
陛下,您说,章溢那老小子的活怎么样,要不让臣去练练手?”
朱元璋颇为心动。
常遇春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如果放在朝中,未免也太可惜了。
但老朱也明白他的身体状态,如果放他去漠北,估摸着不久之后,自己就能给他收尸了。
他现在最尴尬的地方在于,因为身体的原因,常遇春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冲锋陷阵。
可失去了这份能力的常遇春,还是大明两大柱石之一的他吗?
与其让他的的光芒在漠北陨落,不如让他在全新的领域创造奇迹。
而且,年轻的大明水师,还需要一个能镇得住场子的名将。
“你确定自己能行?”
“肯定能行……”
常遇春拍拍胸膛,向皇帝保证。
朱元璋无声点头,同意了常遇春的自动请缨。
“陛下,这地图原来是从小真人手中拿到手的,您难道……
就不打算让他下山了?”
张异不在京城,但有着无处不在的存在感。
在他看来,张异就不该留在龙虎山上,这对朝廷,对天下而言,就是一种浪费。
当年那场刺杀,常遇春作为知情者,他是朱元璋倾诉的对象。
所以老朱闻言之后,自嘲一笑:
“叫他回来,又能如何?
朕是在朝堂上跟他来一场相认呢,还是以黄家父子的身份,去面对他?”
常遇春哑口无言。
张正常当年拒了天师位,直接把皇帝下去的台阶给抽走了。
一个君王,要不要面子?
让朱元璋在不合适的情况下摊牌,老朱下不了台。
可是如果以黄家父子的身份,与张异继续交往?
先不说随着年岁逐渐长大,那个孩子有没有以前那么好忽悠。
就是以后自己出宫,都很难。
微服出巡,本来就是不应该去做的事,如果没有出事也就算了,都出过一次事,就可能会有第二次。
朱元璋并不是一个任性的皇帝,他也为自己的任性买过单。
“朕也反思过当年的事,如果朕不是太过大意,也低估了民间有些人对前朝的怀念,也不会挨了那一刀!
两年时间,人家盯着朕两年,朕都不知道。
而且,这两年时间,难道他们就没想过对朕出手?
朕左思右想,朕挨那一刀其实活该!
如果当时朕让锦衣卫一起随行,朕不是一时兴起要去割水稻,也绝不会给别人可乘之机!
朕是上过战场的人,朕不怕这种事!
可是,如果对方的目标是标儿呢?”
朱元璋的话,道尽了他的为难之处。
如果黄和不在,他以什么面目去见张异?
老常闻言,呵呵笑:
“陛下不见,可不妨碍我去见吧?”
朱元璋知道常遇春想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没好气地踢了他一脚。
不过,两年后的常遇春,早就可以正常行动,他灵活地躲开了。
“好家伙,难怪都敢上战场了,挺灵活……”
君臣二人之间的胡闹,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