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页(1 / 1)

('

杨宪和汪广洋。

这两个人仿佛是走了两个极端。

一个跋扈至极,一个却宛如石佛。

这两个人,确实深深伤了朱元璋的心。

但老朱还不死心。

将汪广洋从宰相的位置上撸掉,却将他放在改革前线的浙江,就是希望汪广洋能做出一点事。

如果他再和稀泥下去,皇帝的杀意恐怕要抑制不住。

朱标忍不住问:

“那李先生认为,应当如何?”

李善长道:

“换掉汪广洋,并处置挑起民变的士绅……

该杀的杀了……”

他这一番话,说得杀气腾腾。

刘基的眉头挑了一下:

“李大人,您这是要杀谁?

是杀那些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李善长冷笑:

“无辜,如果这百姓无辜,不显得刘大人您特别无能,这民变的根源是什么,是刘大人您提议的税改法案……

本相要是你,都该躲在一边,还自己跑出来丢人现眼?”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刘基身上。

刘基默然无言。

“说起来,老夫还是帮你刘大人擦屁股!”

李善长说完,转向太子朱标:

“殿下,陛下监国不在,您就是拿主意的人,这件事真的不能再拖了,若是民变变成造反,那就来不及了!”

李善长说得情真意切,朱标也陷入犹豫之中。

他没有朱元璋那般定力,这阵子中书省送上来的奏疏,实在太多了。

浙江各地的官员,都纷纷上书请朝廷给个说法。

要么弹压民变,要么就妥协算了。

最严重的一个地方,百姓甚至已经冲入县衙,县太爷夺门而走。

他自己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

“刘大人,您怎么看?”

朱标转向刘基,刘基道:

“臣以为,汪广洋的做法,乃是对的……

他在中书省的不作为,是懒政,是明哲保身!

可在浙江的不作为,却是贯彻陛下的做法!

民变并非在陛下离京之后发生,陛下走之前,此事就有苗头!

可陛下的处理方式,一样是不理会!

这不理会,并非真的不理,而是陛下的战略定力更高,有些人看不透而已!”

战略定力这个新名词,还是能唬人的。

果然李善长被刘基阴阳一番,脸皮抽搐。

将朱元璋的态度和他对立起来,用皇帝打压自己。

刘基这个老头子的手段,果然高明。

可他李善长岂是这么容易被拿捏之人,他反驳道:

“此一时彼一时……”

“李大人,你这么说,就可见您跟陛下格局的差距!”

如果只是斗嘴的话,刘基哪怕李善长,他还没等他说完,直接打断对方。

刘基冷笑:

“陛下深谋远虑,岂是你一个小肚鸡肠的人能比?

这民变初时,陛下就不能预见如今种种?

陛下不急,是因为陛下也明白此事并非百姓之过,只是地方上有有些富户觉得他们的利益受损,鼓动百姓民变罢了!

如今陛下走了也有一段时日,你可曾见到哪处真敢造反了?

这无非是地方乡绅和朝廷,以百姓为棋做的一次博弈!

汪广洋领会了陛下的意思,所以在熬……

他熬的就是那些地方上的力量,不敢真的造反!

这海盗案和杨宪案才刚过去,江南一地,早就杀得尸横遍野,谁敢真的拿身家性命,去博陛下的耐心?

可若按你李大人的做法,真的处置了地方上的百姓!

那才真的是将陛下的一片苦心白费!

甚至,陷陛下于不义!”

“刘基,你说谁小肚鸡肠?”

阴阳也就罢了,刘基指着脸骂人,李善长脸色难看。

刘基笑道:

“难道不是?

汪广洋在我大明拿了天下之前,是何等人才,李大人自知……

他若是无能之人,陛下岂会让他成为宰相?

不过在中书省,他一个右相愣是不敢表达自己任何意见,这恐怕不是汪广洋自己的问题!

问题在中书省吧?”

“刘基,你是在讽刺我把控中书省?让汪广洋怒不敢言……?”

李善长的眼神中,已经带着不善之色,若不是有辱斯文,他都想上去给刘基一拳。

虽然,他在中书省,确实是一言堂……

这点李善长自己也明白。

杨宪最得志的时候,也不敢轻易跟李善长掰手腕。

杨宪看似大权在握,李善长主动退避。

但众人都明白,在中书省,李大人依然牢牢把控着整个政治中枢的运转,不容对方染指。

可这种事,绝对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说的。

李善长偷偷看了朱标一眼,有些担心朱标会将这些话听进去。

他想用话语将刘基压下去,刘基却没有给他面子:

“是不是,李相自己清楚!

谁不知道您李相睚眦必报,就连孩童得罪您,您也是该出手就出手……”

“刘基!”

刘伯温这句话,触了李善长的逆鳞。

汪广洋的事情他不认,可关于张异那件事他更不能认。

张异那个案子是小事,可孟家灭门案,背后牵扯的事情,很有可能触碰朱元璋的逆鳞。

这老小子心狠,这是往死里坑自己?

太子书房,周围的气氛变得玩味起来。

李善长赶紧跪在朱标面前:

“臣请太子彻查此案,还微臣一个清白,微臣和那张异并无仇怨,也不曾将一个孩子放在眼中!

刘基此言,分明是想混淆视听,来开脱他在税改方案上的无能……

殿下……”

朱标沉思之后,却是和了一个稀泥。

“此事等父皇回来,再做定夺吧!”

“陛下,臣另有一事禀报!”

刘基主动提及另外一件事。

“刘大人请说!”

“这件事其实还是关于那个孩子张异的,殿下可记得正一道封神法会上,推广的粪丹?”

朱标心领神会,故作思索,然后点头:

“本宫记得,龙虎山正一道,推广简体字,推行农耕之术,此等利国利民之行,还被父皇夸奖过……”

“清心观主张异,被陛下赐下良田,他也按照带龙虎山的方法,耕种了一年!

如今正式丰收之时,臣去清心观的时候,见证过奇迹!

所以臣想请陛下出宫,陪着微臣去看看!

如今天下初定,生产荒废!

陛下体恤百姓,在税收方面定得极低。

然就算如此,这粮食依然紧张。

朝廷紧张,百姓也紧张……

但微臣从清心观的良田上看到,缓解粮食紧张的希望……”

“哦!”

刘伯温一番说辞,倒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是什么性子的人,无论是刘基的盟友,还是他的政敌都清楚。

能让刘基用上见证奇迹这四个字,那清心观那些天地的粮食产量,肯定非同小可。

“刘大人,你让本宫见证奇迹,究竟是什么样的产量,才能让你如此推崇?”

“亩产,三石,甚至之上……”

刘基心知肚明,朱标是不会出宫的,他故意在众人面前,说出预估的产量。

李善长闻言,登时脸色大变!

他并非庸才,整个大明军方的后勤,很长时间内都是他在管理。

关于钱粮数字,李善长敏感无比:

“这不可能!”

东宫书房内,其他中书省大员也面露震惊之色。

明初的官员,主打的就是一个接地气。

他们对粮食亩产的数据,心知肚明。

如果真能亩产三石,这等于粮食的产量几乎翻了一倍。

这也意味着,天下的粮食产量,也许也可以翻一倍……

一倍,那是什么概念?

李善长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有些气急败坏:

“刘基,你莫信口胡言!”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