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页(1 / 1)

('

见朱标还不懂,老朱提示道:

“你以为张异对胡惟庸的报复,已经结束了?”

朱标茫然,坑了胡惟庸一大笔银子,最后还是让胡公子死去,难道还不是张异报复的全部。

“唉,要是那小子是朕的儿子,他肯定比你适合当皇帝!”

朱元璋瞪了朱标一眼,朱标并不生气。

反正张异也不可能是老朱的儿子,他何必生气?

“请父皇明示!”

“张异最狠的报复,其实才刚刚开始!

我问你,那两瓶大蒜素可能救胡仲文?”

朱标摇头。

“所以胡惟庸必须去找银子救他儿子!

可他的家底,都已经被那狡猾的小子掏空了……

他去哪找银子?”

“借,不对……”

朱标脑海中闪过一道惊雷,他似乎已经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几千两银子,胡惟庸是绝对拿不出来的。

可是如果他想要几千两银子,那也是不难的。

在市井这段时日,朱标最是明白那些商人的心态。

他们不缺钱,却缺乏安全。

商人们无论是为了利益也好,为了身家性命也罢,他们都想去攀附权贵,换取利益。

胡惟庸这种大员,只要他想,他家肯定门庭若市,往来的商人也能轻松给他凑上几千两银子。

以前的他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自然不会去搭理这些人。

更何况,应天府有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皇帝的检校在监视着朝中的官员。

商人的钱是这么好拿的?

拿了钱,就会犯错,前程有没有不说,身家性命可能都要搭进去。

所以张异给胡惟庸下的套,不仅仅是让胡惟庸难受那么简单。

他想要胡惟庸死。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胡惟庸,如果胡惟庸为了儿子敛财,浙东派的御史那可是磨刀霍霍等着他。

可是如果胡惟庸什么都不做,他就得眼睁睁的看着儿子死。

如果一开始胡仲文就没了希望,胡惟庸大概不会如此难受。

可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决定自己孩儿的生死,不管是谁面对这样的局面,都会产生心魔。

“这是个要钱还是要命的问题呀,就是不知道咱们的胡大人,会如何选择?”

皇帝的嘴角挂着一丝微笑,他并不反感张异将胡惟庸推到拷问人性的边缘。

胡惟庸是他看中的臣子之一,他最大的问题是他太过溺爱那个儿子。

如今他儿子已经注定要死,这一点在朱元璋心里是加分的。

张异将胡惟庸逼到绝境,老朱反而想要看看在关键时刻,胡惟庸能不能靠得住?

如果靠得住,自己不介意将他往往提一提。

如果靠不住,那就成全那小子,送他们一家上路。

自己坐山观虎斗,左右都不亏。

“你在想什么?”

朱标低头沉思,不回答皇帝的话。

老朱忍不住出声询问他,朱标回神,躬身道:

“其实儿臣在想另外一个问题,是上次张家弟弟提出来关于官员俸禄的问题!”

朱标居然想到那里去了,老朱也有兴趣,他身子前倾,表示自己在听。

“张家弟弟说过,哪怕朝廷给得再多,也无法杜绝贪官,但给人一个体面的日子,却能将许多本来不该贪腐的人,守住他们的本心。

儿臣本不理解这样的道理,可是如今看张家弟弟设套胡惟庸。

这何尝不是一次拷问人心?

如果胡大人那八百两银子能够救活胡公子,他就不用面对这种考验。

儿臣想到其他官员,他们也许不用面对胡大人这种生死抉择,但他们的考验也廉价得多……”

朱元璋哼了一声,朱标这个意思还是说他太抠。

虽然给官员涨俸禄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他多少也有些不平衡。

不过朱标的话他是接受的,都是凡人,谁天天经受人性的考验,也保不定自己能不能承受住。

底下官员少经受一点考验,清官的比例就会多一些……

朱元璋看了朱标一眼,自己好好的心情,被这个儿子搞得有些难受。

他难受,

胡惟庸比他更难受。

将大蒜素拿回家,给胡公子用上之后,胡公子的病情果然压制下来,只是他也明白,两瓶大蒜素连一天的量都不够。

最多几天,他儿子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少不得,要去找点钱了……”

胡惟庸已经让人安排下去,准备去接触那些商人。

不过他还有些犹豫,是不是要收他们的好处?

如果有选择,他肯定不会做,毕竟跟这些人打交道,他有些掉份。

就在他犹豫之时,门口仆人来报。

“李相?”

胡惟庸没想到李善长会来找他,赶紧出门迎接。

李善长并没有下车,而是让胡惟庸上来。

胡惟庸上车之后,他让车夫驱车,

李善长全程不说话,胡惟庸也不敢说。

马车在城内行走,穿街过巷,不多时,胡惟庸听到有哭喊声,不绝于耳。

他不解,正要掀开帘子去看,李善长用目光制止他。

马车走得很慢,但足够让他听完外边的动静。

抄家……

这是哪位朝中官员因为贪腐问题被皇帝抄家了?

胡惟庸正疑惑着,李善长突然说道:

“杨宪要出事了……”

第七十七章 兔死狗烹,杨宪案

胡惟庸心头一惊,瞪大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

他这几日忙于家事,却没有去中书省。

但就算不在朝堂,他也知道最近杨宪最近风头正盛。

海盗案,官员和地方富户,连带连坐的家眷,一共死了约三千多人……

杨宪利用这场风波,捞了不少好处。

光是他安排下去沿海任职的官员,就有七八个。

这些可都是把控着天下粮仓苏杭一带肥缺的地方官位置。

所以,杨大人还没风光多久,就……出事了?

胡惟庸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

“李相,这件事怎么我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外边的人,是太仆寺卿冯用的家,此人本是寂寂无名的北地官员,杨宪一手提拔了他……

太仆寺管着朝廷的马政,也算是油水丰厚的部门,只是如今北方战事未平,马政朝廷也盯得紧,一般人也不会想到,居然有人敢在这方面动手脚?”

胡惟庸心神一动:

“这是浙东派反击了?”

海盗案主要打击的是沿海的富户,还有为富户提供庇护的官员们。

其实严格来说,并不是沿海就是浙东派的官员,不少江苏,福建出身的官员,也投靠在李善长门下。

但胡惟庸此问是有道理的,从利益来说,

虽然都是南方的富户,大家的立场却不一样。

沿海一派的核心在海上贸易,这一点淮西所代表的官员吃不上,所以沿海一派的官员,在海盗案中站在浙东派的立场并不奇怪。

李善长摇摇头:

“这次不是御史台出手,是检校……”

检校?

胡惟庸听到这两个字,登时头皮发麻。

检校是皇帝亲自设立的情报部门,这点满朝文武皆知。

这个机构说神秘也神秘,但并不隐秘。

朱元璋毫不掩饰自己,他在百官府中安置检校监视他们。

并且,还经常用检校敲打百官,其中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宋濂在家里吃饭,老朱跑去问人家昨天吃什么?

宋濂回答之后,他说人家没说谎。

朱元璋对百官的不信任,几乎就是写在脸上的,她们这些高官,许多事情都小心翼翼,就是怕被检校发现。

可是检校并没有抓人的权利,它最多只是个监视机构。

所以……

胡惟庸马上明白李善长来找他的目的,作为百官之首,他也想到了陛下可能的打算。

“陛下想分给检校更多的权柄?”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