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马上回江西。”
“师兄,您不是说要在京城大展宏图……”
“你不懂,京城以后可以再来,但这风雨欲来,恐怕不走就难以脱身了……”
他说完,拉着师弟回道观训路引去了。
而朝天宫里,老张正迎接着圣旨。
圣旨上,皇帝褒奖了老张一番,又赐予龙虎山一些田产。
这次,连清心观,皇帝也赐予了十二顷良田。
张正常接着圣旨,还是一脸懵逼。
皇帝这是啥意思?
过了一会,张正常领悟过来。
这皇帝老儿不地道,自己为他立了大功,他分明还不想让自己过得太自在,
这是转移矛盾来了?
不过他也明白,自己不受也要受着。
皇帝老儿确实不地道。
张异站在父亲身边,他想得更多。
借助打赏张正常,他算是彻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让那些还心存幻想的官员死心。
“这次之后,你爹我又该走了。”
老张手里,是皇帝祖传的白银十二镒,他顺手交给儿子当零花钱。
三百多两银子,张异小小的身子差点被金钱压垮。
他好不容易托住盘子,白了老爹一眼:
“爹您跑得挺是时候……”
第六十五章 所谓名分,老孟死了……
老张还是准备走了。
五月也过去大半,距离常遇春的死期,也不过短短一个多月时间。
他从南京出发,也许路上正好能遇见这位名将。
如果再留在南京,很明显就耽误事。
老张这次走,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带着只有九岁的张宇初,一起北上。
张异的预言,张正常放在心上,关于张宇初未来的性格,老张并不希望他成为张异言说的那种人。
他决定带着大儿子,一路沿着北境行走,去见见龙虎山的发家之地,也见证这天下百姓的疾苦。
在古代,远行从来不是容易的事
舟车劳顿,水土不服,细菌感染,都能要了一个孩子的命
从张异的本心来说,他肯定不希望大哥远行,但这是老张的决定,
他只能尽心尽力,为父亲和大哥准备好药物。
老张要走,他的“好友”黄家父子也来给他饯行。
“张兄,此去就拜托了!
如果你路过顺天,有需要帮忙的话,可以去找此人……”
老朱抱着张正常的手,千叮万嘱,丝毫不像是前几天才引了他一把的黑心皇帝。
张正常也明白,皇帝拜托的事情是什么。
他说:
“黄兄放心,必定不负所托!”
张正常带着张宇初逐渐走远,消失在地平线上。
每次送走老爹,张异总有莫名的离愁。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老爹能不能逆天改命,过了十年的大劫。
总而言之,父子之间能聚在一起的时日是真的不多了。
“别难过了,不过是一年时间,你爹在北方待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年,毕竟他才刚被皇帝赏赐过,关于殴打杨宪的事情,大概会很快过去……”
朱元璋看到了张异眼中淡淡的离愁,也不由心软。
这孩子看着早熟,也只有在此时能让人心生怜悯。
“也对,反正杨宪命不久矣!
我龙虎山也给了皇帝他想要的大义名分,这场分别,不会太久……”
朱元璋闻言,眼中绽放出异样的神采。
这孩子还是感觉到自己的杀心了?
身为“黄和”,他总要多嘴问两句:
“你觉得皇帝留不住杨宪了?”
张异笑:
“叔叔的政治嗅觉还没刘渊然那个滑头道士敏锐,我听说他跟我爹聊过之后,就马上离开京城了!显然是听出来什么?”
张异对于刘渊然的政治敏感还是非常佩服的,不愧是未来的云南、天下道教领袖,长春派祖师爷,在趋吉避凶这件事上,确实有高道潜力。
朱元璋随口笑:
“那不正好,你家师兄在玄教院的竞争中,少了个对手。”
“玄教院注视者本质上是官,如果师兄能拿到自然好,拿不到也算了,这位置不好当,尤其是皇帝前几天摆了龙虎山一道,这分明是拉我们一起面对百官的怒火……
唉,跟着这么个喜怒无常的人,实在难搞呀!”
老朱不服气了:
“若是别人诉苦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天下其他人皆可喊冤,唯独你小子不行!别以为我不知道,这僧道纳税的风波是你搅动的……”
张异心虚:
“你没跟我爹说吧?”
老朱看他的模样,忍不住大笑起来。
僧道纳税这件事,表面上是宋濂发起的,其实和张异的引导分不开关系,如果让人知道这件事是他干的,他不成为天下公敌,其实也差不多了。
“所以呀,你这小子还是闭嘴好,你可知道因为你,这多少人的命运因此改变?”
朱元璋表情严肃道,张异默然。
他如何不知道这种政策的执行,会引发多大的后果。
但他坚持认为,至少从大局上,这对天下是好事。
将纳税的【名分】收归朝廷,看似用处不大……
因为如果朝廷羸弱的时候,其实该收不上的税收,朝廷一样收不上来。
可名分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朝廷永远师出有名。
古代,尤其在大明,惯例这种事是非常重要的。
朝廷在执行政令的时候,往往有些不合理的政令,会因为当时没有纠正而一直执行下去。
后世的皇帝就是想要纠正,也很难纠正回来。
朝廷拥有越多的名分,在未来想要改革的时候,主动权就越大。
那种将土地挂在权贵宗亲名下公然逃税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不过,这确实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包括自己家。
龙虎山拥有的土地,远比此时大明的任何勋贵都多,也意味着等税法落地,龙虎山要缴纳的税收,也是一大笔。
心疼归心疼,可作为觉得纳税是天经地义的后世人,张异其实还好。
但对于许多人,那应该是不习惯的。
“希望皇帝不要造出一本乱七八糟的税法吧!”
张异吐槽了一句,却看见官道上有许多人,在官兵的引导下迁徙。
这些人,大多是平民,有小部分张异看着他们身上的镣铐,有些猜测。
朱元璋见他的目光落在那些人身上,主动解释:
“这就是海盗案影响,这些人一部分是移民,一部分是罪臣家眷,要流放北方……
他们的去处,应该是太原、北平一带。”
张异点点头,大移民,本身就是朱元璋既定的政策之一,就算没有海盗案,这件事也会被执行下去。
南方的中部,像是安徽,江西等地,许多土地荒芜着都没人耕种。
如果皇帝海禁,许多地方的老百姓是没有办法靠着土地找到活路的。
让失地的农民找到土地,也算是不错的出路,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路上死去。
在命运的驱使下,人只如蝼蚁。
朱元璋并没有和张异多聊,最近他自己也忙疯了。
送走张正常之后,他告别张异,回了皇宫。
张异左右没事,他也不想回朝天宫,于是让老陌载着他慢悠悠地回到清心观。
相比起朝天宫,这才是他的家。
“小地主哥哥……”
孟瑶出落得越发水灵,在张异的坚持下,也逐渐摆脱了自卑。
张异见到她,一把先抱起来。
只是他自己气力小,却被小孟瑶给压在身下。
咯咯咯!
对不不自量力的小地主老爷,小孟瑶骑在他身上咯咯笑。
张异也跟着笑,兄妹俩没事瞎开心。
相比起外边那些尔虞我诈,张异其实更喜欢这小道观里的风平浪静。
“羞羞!”
徐允恭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对着孟瑶做鬼脸。
张异这才发现,原来徐允恭兄妹也来道观玩,张异是无语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