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1 / 1)

('

朝服,公服,常服……

官员别的不说,春秋各三套的服装的置装费,对于低阶官员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其他林林总总,还有不少硬性开支。

朱元璋大笔一挥,将这些开支以最低的标准,给官员们包圆了。

这其实也等于变相给官员们增加了俸禄。

以老朱大家长的性子,让他自己发钱那是很难的,不过能解决一部分,也算是功德无量。

刘伯温吁了一口气,皇帝这么做就已经超出他的预期了。

如果在俸禄上能涨一点,那是更好的。

作为一个打工人,刘伯温身后站的是无数的低阶官员的期盼!

朱元璋将刘伯温的奏疏放在一边,再看李善长和杨宪这份由户部和中书省出具的奏疏。

户部尚书朱昭的提议和中书省的建议,让老朱觉得颇为玩味。

如果张异不说,这份提议朱元璋大概也会允许下来,只是那天张异的只言片语,让老朱警戒起来。

“尔等对俸禄的要求不高?”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看着朱昭,朱昭回答:

“陛下,不是臣等要求不高,而是这财政确实吃紧!

臣等苦一苦,百姓就多点实惠,前方的将士就多点口粮……”

朱昭一番话应对如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毫无毛病。

老朱又将中书省的奏疏看了一眼说:

“那将举人,秀才这些人的优待?”

李善长道:

“陛下,朱大人说的是一个道理,可毕竟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大明能给出来的俸禄已经极低了,若再不从其他地方找补,这民心不可用!

臣觉得,舍一点微不足道的特权,换取朝廷的开支节俭!

这既能安抚民心,也能得到好处!

微臣……”

“哼!”

朱元璋一派掌,李善长的话停在半空中落不下了。

“前朝不见此规制,不但蒙古人没有,盛唐之时也没有!

此事作罢!

安有用未来之权柄兑换此时之小利,这件事朕暂时不考虑了!

还是商讨一下官员俸禄的问题!

朕决定了,咱们大明的官员俸禄,以从前定下的规制基础上,涨三成!

部分开支,由朝廷补贴!

如今朝廷缺钱,可暂时委屈一下大家,等十年二十年后,若天下财政好转,朕会酌情考虑增加官员俸禄!

尔等既然要以身作则,

原则上,低阶官员多一些,一品大员,相对少些!”

不拘哪个派系,李善长,刘伯温和杨宪的的脸色都谈不上好。

虽然皇帝给他们加薪了,但他们最想要的东西却失去了。

李善长无奈,只能领头拜谢。

刘伯温杨宪等人跟着谢恩,转身离去。

“加了俸禄,但诸位大人却没有想象中高兴!”

朱标等李善长他们走了,才开口询问。

朱元璋道:

“因为他们最想要的东西,朕没给!”

“是关于提升读书人地位的建议?”

朱标看过那份奏疏,也知道李善长等人的意思。

那份奏疏,是得到包括李善长,杨宪和刘伯温三方都认可的,算是跨越了党争,是属于读书人的共同利益。

如果没有朝天宫一行,张异无意提醒皇帝。

朱元璋大概率是要同意这份奏疏的执行的。

因为提高读书人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也符合皇帝的利益。

经过蒙古人百年的统治,皇帝有义务要将汉人的文化重新提振起来,这些任务很大程度上就落在读书人身上。

加上比起前元,朝廷能给出来待遇实在谈不上多好。

那从别的地方去补偿读书人,提高读书人的积极性是自然而然的。

朱元璋恨的是官,但并非连带着儒家的士子都恨上……

各种考量下来,用类似见官不拜、免除徭役、减免赋税和一些法律上的优待去鼓励别人读书,为朝廷效力,

这是很划算的买卖!

如果没有张异那张臭嘴提醒朱元璋的话,一切都很完美。

第三十三章 是你把皇帝给带过来的?

张异以僧道的立场,给朱元璋提了个醒。

曾经免赋税的僧人和道人,在兴盛之后,反而站在国家的对立面。

这不是说每个和尚和道士都是天生的反骨。

也不是君王吃饱没事干就喜欢屠杀佛道……

说白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冉冉皆为利往。

当过去的统治者给他们免税的权利之后,这个政策的演变,就注定会将他们跟朝廷推向对立面。

不过和尚道士好对付,这些人顶了天也就搞出个类似白莲教的组织谋反,朝廷出兵镇压,他们成不了大气候。

更何况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道(一宗是佛道一起灭),那些人大多数是乖乖伸出头来受死,

可这些,哪有儒家的读书人可怕?

“如果让举人免税,他们就会有动力去兼并土地,就算他们没有这个动力,也会有人将土地挂在他们名下,彼此相互利用!

可这样的话,输的还是朝廷!

那小子说过,这天下耕地不过八百万顷,再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千二百万!

现在可能看不出问题,等未来秀才举人的数量多了,这些人产生的问题会放大!

他们名下每多一亩土地,朝廷就少一分税收!

且给予他们的那些特权,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果举人和秀才从某种程度上能和地方官对抗!

那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也会失去许多,

朕虽然有心限制官员的权柄,可那些人从本质上来说,已经很难称得上是百姓。

朕可不想在门阀消失的今天,再给那些读书人造出一个不是门阀的门阀。

和尚和道士的头好砍,

这天下读书人的头,可砍不完啊!”

见朱元璋心生刚开门,朱标回答:

“父皇的忧心不是没有道理!

免赋税这个口子,不可轻开,至少也要有限制!

其实以此同理,宗亲和勋贵,同样要限制……”

今年很多事情都要定下规制,官员俸禄不过是率先拿出来讨论的问题。

随着大明天下定,

关于皇子封王和封赏功臣的事也要定下章程。

宗室的事情可以拖一拖,可是亲王的俸禄,还有各种爵位的俸禄,其实也可以定下来了。

朱标知道老朱的标准,因为张异早有预言。

但他很好奇,如果说官员的俸禄老朱提高三成,那勋贵的俸禄呢?

会不会提?

“亲王俸禄,你弟弟们的年俸降到一万石!”

老朱第一个砍掉的俸禄,就是亲王的。

虽然他有些肉疼,老农民多子多福,让子孙过得好一点的本能让他非常抗拒这个决定。

可是宗室的后患,靖难等等一堆张异预言的事件,让老朱再也无法心安理得将好处都给自己的孩子。

毕竟想要让子孙过得好,前提是老朱家这个摊子得支棱起来。

如果大树都不在了,其他东西都是过眼云烟。

“但徐达、李善长他们的,可以适当增加一点,不过拿了朕的东西,就要承担朕的限制……

谁敢给朕搞土地兼并,就别怪朕杀鸡儆猴!”

朱元璋杀气腾腾,张异有句话说得没错。

许多事情的根,其实都在洪武朝。

如果很多事放在洪武朝来解决,那其实根本不算是问题。

就不说洪武朝了,就说南北榜案。

洪武初年能解决的话,它就是个阳谋,可如果任由它发酵到洪武三十一年,等老朱都要死了。

那时候哪怕老朱自己,也无力回天。

以未来为鉴,并非让人全听张异的。

听之,思之,实践之……

许多为问题同样可以消弭于无形中。

可正如朱元璋所言,他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老朱牺牲了钱财,换取的就是后续许多事情不要爆发,或者少爆发……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