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1 / 1)

('

这时光中湮灭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几种稻种我觉得可以用来育种!

另外,小道倒是很期待叔叔给我搜集的稻种!”

沐英在一边静静地听着,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朱元璋和张异聊的问题,似乎和粮食有关?

老朱见他不明白,将张异准备做的事情跟沐英简单说了一下。

沐英听闻,惊若天人。

在缺失张异能窥见未来这个重要信息的情况下,水稻育种变成一种非常神秘的事。

张异身上的光环,在沐英眼中又多了几分。

他抱拳,朝着张异行了一个礼。

“对了,今日黄家哥哥怎么没来?”

朱元璋回答张异的问题:“他另有事,最近我安排他多处理一点琐事,锻炼锻炼他的能力!

你若找他,可去书局……”

张异闻言点头,又问:

“那叔叔去北方安家的事情,置办得如何?”

老朱皱眉:

“我倒是在北方置办了一些地,且我准备试试你的方法,将水稻种到北方去!只是今年来不及了,明年开春我就做这件事!

只是如今北方还不太平啊,这大都虽然拿下来了,但北元大军还在!

王保保那里有十几万人,目前虎视眈眈!”

张异闻言一笑,回:

“这点不用担心,如果王保保敢攻京城,他太原的大本营就要丢了!

前线有徐大将军和常将军,这点叔叔倒是不用担心!

陛下虽然拿下大都,一不屠城,二不侵犯百姓,三通商无阻,此时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

也许这时候拿下产业,就是最好的时机!”

二人旁若无人,聊着未来帝国的大事。

沐英这个旁观者听着胆战心惊。

张异和朱元璋聊的是产业,可他们背后说的事情,似乎不仅仅是产业的事。

若非他知底线,他都想叫人去北方买一点地了。

随着二人聊天的深入,迁都这件事已经逐渐浮现出来。

沐英表面平静,心头却是惊涛骇浪。

国都迁徙,这种事是何等大事。

他从未在朝堂中听说,证明此事只是皇帝心中的想法。

可两个人连具体的规划都谈好了,由此可知,张异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而且水稻北迁,同样是一件天方夜谭之事,沐英再不懂农业,也明白这违反常识。

但偏偏老朱从播种时间,收个季节、水利建设一路聊下去,二人的态度绝对不像是开玩笑。

“小真人,既然北方如此好,为什么您不让龙虎山去买点地?”

沐英见张异将河北那边夸得天上有地上无,忍不住询问道。

朱元璋和张异闻言一愣,旋即对视一笑。

“黄英哥哥可别出馊主意害我,我张家要是这么做了,那可是要出大事的,我们老张家呀,能守好龙虎山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

人要有自知之明,越界就不妙了!”

张异给沐英解释,但心思却一动。

身为江西最大的地主之一,也许自己某些知识确实可以回馈龙虎山!

沐英闻言若有所思,他悄悄看了朱元璋一眼,老朱对张异的说法,似乎习以为常。

他心头那一点想要悄悄买地的想法,马上消失无踪。

按照张异的说法,此时去投资大都行不行,确实可以。

身为一个军人,他大概是明白如今北方的情况。

蒙古人入中原,将河北一地当成草场,杀得河北血流成河。

八十年下来,那地方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崩溃了。

若非国都在那,那地方恐怕早就如鬼蜮。

而老朱打下大都,丝毫没有要迁都的意思,大都失去了国都的位置,变成北平。

那在整个天下的序列中,就更加靠后了。

加上从国都变成对抗蒙人的前线,

这产生了一系列的后果,那就是大都的所有东西,都是最便宜的。

若是知道未来必定能迁都,抄底……

这确实是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

只是有些事,哪怕你见利益在前,也不能染指。

“我获得,还不如一道小孩子通透!”

压下心中的贪婪,沐英的眼神清澈了几分。

老朱其实一直在不动声色的观察沐英,见他把张异的话听进去了,他欣慰点头。

沐英是他的徐福,是承载着他信任的义子,如果他连这点贪婪都压不住,老朱很难相信他……

“我明白你的意思,回头我就让人带着银子,去北方买地!

说起来,如果北方能够有一定的粮食自主,至少军粮问题会缓解很多!

我见朝廷现在,是不停朝着北方调军粮!”

想起北方的军粮问题,就连李善长都头疼不已。

运粮这件事,自古以来都是难题!

张异明白老朱的感慨,军粮问题确实难。

从龙气南迁之后,任何想要在北方定都的朝廷,就要面临南粮北调的问题。

蒙古人靠海运,可大明如今的情况不允许。

隋朝开辟的大运河也早就因为年久失修,运力大不如前。

一年三十万石的运量,太小了。

张异道:

“此事确实要另想他法才行!”

“难道你有办法?”

朱元璋问道。

第二百零二章 开中法,故意找茬

张异笑了笑,他当然有办法,事实上前线军粮的情况应该还可以承受。

等到拿下太原,随着前线对军粮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时候,皇帝自然会想到适合的办法。

这个办法,正是传说中的开中法。

黄叔叔一个商人不懂也是正常。

“办法很简单,无非给商人让利,却将运粮的成本转嫁出去罢了!

朝廷现在运粮有个问题,就是朝廷本身承担的成本很重,收购粮食,然后派人用人力物力运上去,因为效率不高,加上损耗严重!

所以十分吃力!

可是将这个成本转嫁出去,比如转嫁给商人,让商人给朝廷运粮,朝廷许以商人必要的好处!

比如盐引,比如茶,这些都是朝廷垄断但商人渴求的东西!

朝廷以资源换取便利,此法名为开中法!”

开中法!

朱元璋细细思索,喜出望外,这方法好像确实可行。

“此法不错,如果朝廷真的行此法,我多少要努力拿到盐引……

只是朝廷也不知道会不会采纳此法,如果是的话,我提前去北方布局!”

张异道:“会的,咱们大明有许多先天缺陷,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没有办法像蒙古人那样海运粮食。

且蒙古人没有北方边患,而大明却注定要面对这个问题!

有边患,就有驻军,有驻军,就需要大量的粮食!

北方的粮食尚且不够百姓生活,这粮食不就要从南方转运吗?

可陆路转运粮食有多难,想必叔叔应该了解!”

老朱沉默点头,粮草转运是兵家必修之课,如果是水运粮食,成本自然低廉。

可一旦用到陆运,这转运粮食的成本大得无法想象。

人押粮,但人路上也要吃粮。

一车粮食运过去,可能半车是在路上被吃掉的。

“可为什么商人运粮就能比朝廷节省成本?”

沐英听不懂皇帝和张异聊天中的逻辑,忍不住发声问。

“因为朝廷用自己的粮食去供给边军,是从存量里边消耗,而商人的粮食是朝廷掌控之外的余粮!

首先不动用朝廷粮食这一点,就已经省去大量的成本!

至于在运输环节,商人和朝廷一样都是要损耗的,只不过他们会用盐价的高额利润,来补上这份亏空。

等于他们用这份损耗,买朝廷一个贩卖盐的垄断权!”

“用朝廷的垄断权换取商人承担这部分成本,就是最大的意义,因为垄断权这种事,如果不拿出去交易,放在朝廷手里也不好变现!

更何况,开中法还有另外一个隐藏的意义!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