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1 / 1)

('

“可,你这套道理,未必能过得了皇帝那关!”

朱元璋板起脸,故意说道:

“简化文字的好处你说了,简化文字的坏处你也说了,若我是皇帝,就算我一时间被你蒙骗,当发现其中危害之后,也会禁止简体文字的流传……”

张异闻言笑笑,老朱的说法,在未来确实有可能出现。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

开启明智对皇权隐约的影响,没有几十年是发现不了的。

那时候朱元璋早就挂了,而历史形成的惯性,未必是一个皇帝能够阻止。

想要改天历史的走向何其难,更何况是引导?

张异没有那么自大,他对自己的定义很简单,就是给这个世界播下一些种子罢了。

不过这种道理,并不适合跟黄家父子说。

他换了一套说辞:

“其实吧,这东西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皇帝用得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叔叔还记得传播学吗?”

朱元璋愣住,关于传播学的事,他已经盯着张异很久了。

这小子有一出没一出的,搞得他很难受。

好不容易听他主动说起传播学,老朱自然记得。

“传播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能引导民心变幻,所谓潜移默化,就是如此1

可是上次咱们说的时候,您有没有记得一个前提?

要引导舆论,谣言最初的载体是什么?”

“文字!”

朱元璋灵光一闪,恍然大悟。

他隐约记得张异说的,无数人能掌握舆论和传播的权力,就是通过文字传播,

想要打破垄断,就需要让读书这件事变得不再值钱,人人可读书,

带来的坏处就是开启民智之后,人心浮动,并不利于王朝的统治。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人认识字,是不是谣言……不对,传播的载体也变大了!

“平台……”

朱元璋回忆起这个词,直接盯着张异。

“没错,平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个人,读书确实能使人启智,但作为一个群体,人一旦多了起来,就容易变成乌合之众!

引导舆论,就是一种人的从众心理的方法……”

张异将这种方法大致说了一遍,尤其是关于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老朱和朱标听得目瞪口呆。

不怪他们没有城府,张异说的这些东西,毕竟比这个时代领先了几百年。

朱元璋心情激动,这就是他想要的帝王心术,可以和儒家士大夫阶层争夺舆论权的帝王心术。

什么从众心理,什么用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

张异说的东西都是后世的人玩剩下的东西,当然古人也玩过!

这些类似兵法的手段,用在舆论战中。

很合老朱的胃口。

“这样说起来,开启民智也不是不能接受,主要是看皇帝有没有能力去承受这样的后果……

对了,说起传播学,你上次答应我的《三国演义》呢?”

《三国演义》是上次张异和自己见面的时候,答应给他的新书行捧场用的,同时那也是一场准备进行的社会实验。

证明张异说的理论,也许通过文字和小说的方式,扭曲原本的历史。

“回头我给你写出来!”

张异随口答应,他此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罗贯中这个人好像就是明初的人,不过此人是张士诚的人,朱元璋夺了天下之后,他大概忙着东躲西藏,暂时也没时间关注自己的写书事业!

既然黄和想要,他就提前把书写出来好了!

嗯,顺便把西游记之类的也写出来吧,哪个穿越者不是文抄公呢?

自从教辅书大卖之后,张异还指着写书帮他赚钱呢。

答应下这件事,朱元璋也放心下来,他想了一下,还是继续询问关于那件让他在意的事。

“刚才你说大明灭国,是源于异族入侵,难道蒙古人在两百多年后又回来了?”

张异摇头笑道:

“倒不是,是建州女真!”

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

张异用茶水画出一张简易的地图,在东北的某处指了一下。

“其实您不用纠结谁灭了大明,其实说白了王朝覆灭,终归是自己不争气!

根据我在天书中看到的片段,大明被异族入侵,其实就是取死有道!

吃空饷、党争、宗室之乱一个都没少!

传说明军满饷不可敌,结果皇帝都拿不出钱来发军饷!

他都求着那些宗室和大臣了,可这些人愣是只凑出二十万两,讽刺的是……

当大明被反贼攻破都城的时候,却从满朝大臣家中搜出七千万两白银!

其中勋戚者占十分之三,内侍十之三,百官十之二,商贾十之二……

这样的朝廷,要来何用?”

二十万两和七千万两这两个数字,着实刺激了朱元璋一把。

他也知道一个王朝走向灭亡,肯定会乱象重生,可却没有如此直观的的对比来得刺激。

一个皇上求官员捐款,这是何等耻辱之事,可就算如此,皇帝也被那些人羞辱成什么样?

老朱红着眼睛,问:

“我大明走到那天,可是我朱家的皇帝太过窝囊?”

张异回答:

“其实算不上,大明末代皇帝崇祯,算得上是一个上进的皇帝,只是这朝廷已经烂透了,就算他有心,也无力回天!

其实说白了,就是积重难返!

大明很多灭国的祸根,大概就是在洪武皇帝这一朝种下的,比如什么宗室制度,到头来反而成为压垮整个朝廷的稻草。

但说一千,道一万,王朝的覆灭终归还是回到生产力的问题!

大明朝不是因为这个覆灭,就是因为那个原因覆灭,聊多了也没意思!”

很有意思呀!

老朱和朱标倒是想听,可张异已经转移话题不想聊了。

二人颇为失望,好不容易听到这小子想要说这件事,结果他浅尝辄止。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他今天得到的讯息其实也够多了。

生产力这件事,是一件困扰老朱的大事。

想要跳出王朝兴替的死局,关键因素就在生产力这三个字上边,可是如何提高生产力?

朱元璋灵光一闪,问:

“你说国运从华夏失去,是因为什么?是否因为,海外……”

张异呵呵笑:

“叔叔说得倒是没错,确实是因为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导致了华夏的龙气西转!

虽然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大概就是如此,华夏确实是个好地方!

如果大家都圈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发展,大概率华夏是永远无人超越,可是人家出了海……

各种各样的资源超过华夏百倍!

加上因为出海,有动力去改善生产力,当有一天那些人发现,原来曾经的天朝上国不过如此的时候!

咱们就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他并没有将大航海时代的种种说出来,因为那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只是朱元璋不用张异细说,他也明白这其中的变化。

那张世界地图,就挂在他的御书房中。

他最近也一直在研究水军的事。

美洲能改变国运的神物、日本的白银等等,都是他闲暇之时做白日梦的东西。

如果有一国,一族,他们能将这些东西都收集好,那对于国力的增长,绝对不可限量。

听到这些,老朱本来暂时安静下来的心,却是躁动起来。

那些东西不该是洋人的东西,它们都是大明的!

无论是从一个皇帝的角度,还是从一个华夏人的角度。

朱元璋至少正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不走出去,老朱家的天下,别想长治久安……

“张异,叔叔求你个事!”

朱元璋突然开头,无论是张异和朱标都愣住。

“叔叔说的哪的话,你有事就说!”

“我想出海……”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