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老说了一句你们等等,就找来一支铅笔,开始出卷。
没错,在国子学考试算学考试的这段时间,有一种东西悄悄在国子学流行。
据说这是御史中丞刘伯温发现,并向皇帝进言推广的东西,那就是铅笔。
一切为了效率!
刘伯温将那跟自己聊天说过的话听进去了,他那篇奏疏还别皇帝分发,抄录,让人阅读。
张异在国子学中也有幸拜读了刘伯温的奏疏。
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还有铅笔……
标点符号的推广引发了很大的争论,但大体而言儒家的精英们也不全都是腐儒,这种能立竿见影的增加“教化”的效率和减少难度的东西,刘基提出之后,
有宋濂,李善长等或者学术领袖,或者官员之首的人背书,标点符号非常顺利的推广出去。
至于阿拉伯数字和铅笔,一开始接受度不高。
阿拉伯数字不说,铅笔相对于于毛笔来说,不够“雅”,一般的学子对其兴趣缺缺!
可算学考试一出,很多学生发现了硬笔的好处,那就是答题真的比写毛笔字快。
大家的身体很诚实,让陈岸都预料不到的一件事,那就是他觉得铅笔这种在古代注定不会有太大推广价值的小道具,
因为算学考试的推广,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商品。
虽然不能替代毛笔的地位,可铅笔也成为大家喜欢的工具笔。
许存仁很快出了一份简单的经学试卷,交给张异和孔讷看。
张异一看,发现许先生不愧是搞了一辈子教育的人。
算学这方面许先生不懂,可经学人家算得上大儒。
这语文试卷,出得可是极有水平。
“先生,我觉得可行!”
“很好,你们要留下来跟我吃饭吗?”
“不了,先生,我们二人还有事!”
自从重新回来上学之后,张异每天还要抽出时间去孔府给孔克坚睡眠,
自从上次被贼人惊吓之后,孔克坚的病情似乎变得又严重了一些,但张异的催眠,是他一天之中唯一能安睡的时间。
这件事也就被他坚持下来。
只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如果心病不除,张异恐怕他活不到原来的洪武三年。
“你还教许先生出经学试卷,要是咱们那些同学知道了,非咬下你一块肉!”
放学,出了门。
孔讷对张异说道。
自从发现百分制的考试方法,确实能直观的提高“成绩”之后,国子学的学生们已经笼罩在考试的恐惧之中。
张异嘿嘿笑:
“有经学考试,算学看起来也不会显眼!
现在市场已经差不多培养好了,咱们可以去跟陈胖子谈生意了!”
孔讷:……
张异这家伙对于那个所谓教辅行业的执着还真不一般呀。
为了卖卷子,他甚至给国子学搭了一套考试制度。
但他不得不承认,至少在算学上,这套考试制度的诞生,确实提高了学生的算学水平。
也就是说,考试也好,刷卷子也好,
对于提高成绩是有效的。
不同于经学,学生很难验证自己的进步,每每等到决定人生的几场考试,考生才知道自己行不行。
张异改革的那套考试制度,百分制,分数就是能衡量学生进步的标准,一目了然。
这种小小的改变,看似不起眼,其实很能激起学生的胜负欲。
知道自己的底细,知道自己差了多少。
有一个分数作为目标,许多人的就有了学习的东西。
他们迫切需要能验证自己学习成果的东西,比如考试用到的卷子。
这就是张异培养的“市场!”
……
“小张,今日你怎么过来了?”
当张异鬼鬼祟祟,出现在润玉堂门口的时候,陈珂第一眼就认出张异。
和上次一样,陈珂丝毫没有将他当成下人,表现得很热情。
张异:“掌柜的,能借一步说话?”
陈珂心领神会,将张异领到后边的房间。
“张家小弟,这次又有什么难题,只要用得到我陈某人的地方,你尽管说!”
上次吃饭过后,陈胖子观察到两件事,第一件是张三丰这个孩子是孔讷的心腹,这小家伙深得少爷信任,是给孔讷干脏活的。
第二件事,就是那天张异暗示过,孔讷恐怕有求于自己!
今天张异前来,应该是兑现那件事。
陈珂并不怕孔讷“为难”自己,所谓的利益纠葛,关系亲近,都是在相互利用中达成的。
张异犹豫了一下,道: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自从陈老爷将玉件还给我家少爷之后,他一直就寝食难安!
所谓君子无功不受禄,那玉件是他卖给您的,您却送回去,无形中少爷等于欠了您两千二百两银子!
虽然知道陈掌柜大义,可少爷也不想欠着陈掌柜的人情,所以他最近在想呀,怎么把您的钱还了!”
陈珂板着脸,道:
“孔公子还是太实诚了,老夫都叫他不要着急,孔家那么大的世家,老夫都不担心他还担心什么?”
“话不是这么说,孔家是孔家,少爷是少爷!
且目前孔家的状况,少爷不不太好意思麻烦孔家!”
陈珂若有所思,孔讷遇见什么麻烦他不会去打听,但张异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但凡能靠孔家,他也不会出来卖掉自己的玉件。
“所以,少爷日思夜想,都在想着怎么将陈老爷的钱还上,所以他想了一个法子……”
“什么法子?”
“卖书!”
陈珂眉头微皱,孔讷居然想靠卖书还了他两千两银子?
他到底明不明白两千两是什么概念,或者他对于自己的本事有误解。
确实,明朝的书籍相对来说是比较贵的,便宜一点的书要几百文,贵一点的书,尤其是精装书,可以买到二三两银子一套。
可因为读书人终究是少数,识字的人也少的情况来看。
一本书能卖出去的市场是有限的……
加上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版权,书商也许可以靠着自己的渠道增加自己的销量,
但放在单本书上,能卖到两千两的书屈指可数。
更何况,两千两银子又不是作者全拿,书商能分给作者的版费,不超过二成。
也就是说就算一本书大卖,作者能分到的也就二百两银子。
对于某些落魄书生来说,二百两银子是可以改善全家生活的,让生活品质产生质变的数目。
可对于孔讷来说,杯水车薪。
况且,孔讷虽然挂着孔家的名头,也有未来衍圣公的身份。
但他既不是名家,他的书是万万卖不到那个价钱的!
著书立作,目前的他是不配的!
难道?
陈珂心中隐约有个猜测,难道孔家那小子也是心黑,想要赖掉这笔钱。
他不动声色,故意说:
“孔少爷要出书呀,那自然很好,不知道孔少爷要出什么样的书?”
“是和教学有关的书!”
等张异说完,陈珂已经确定孔讷的想法,教学方面的书,那销量自然高不到哪去。
大明的书商,主要经营和赚钱的书,大概和后世的畅销书类似。
他们很多都是志怪小说,元曲和传说改编……
这些书的针对对象,是那些识字,读书的底层读书人。
高层的大老爷们,反而不太会读书商们的书。
孔家那位少爷,要么涉世不深,对直接还存在天真的幻想,要么就是用某些方法,和自己完成债务的清算。
陈珂神色不变,既然决定交好孔讷,他就不会舍不得这些银子。
“既然孔少爷要出书,老夫自然欢迎,这样吧,你把书稿给我看看……”
张异早有准备,将一大堆书稿,放在对方面前。
陈珂拿起来一看,倒吸一口气。
一种不友好的气息扑面而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