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不定他们这次巧遇,就是别人蹲守很久的结果。
不过张异却没有打算将真相说出来,因为这无关大局。
少年人就该享受少年人的天真,孔讷也没必要去知道这些有的没的。
这种天真的愚蠢,未必不是一种福气。
张异想到这里,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两个人的影子,黄和跟黄木,这两人好像也在应天府到处找权贵攀附,
有机会要不要让他们跟孔讷建立联系?
孔讷的话打断了张异的思绪!
“既然人家表示善意,去了也不是不行!不过我当时是以你书童的身份去卖的玉件,也不知道人家知不知道?”
孔讷在一边犯难,
“算了,我就当一次你的小小书童好了!够义气吧?”
张异拍着孔讷的肩膀,后者一脸嫌弃地退了一步。
二人打闹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孔克坚不知不觉已经醒过来,他比起张异以前催眠他的时间,起得更早了。
他迷茫地,从窗的缝隙望出去,自己的孙儿狼狈,嫌弃,却很自由的模样,让老爷子痴傻的表情,露出一丝古怪之色。
“朋友……,言伯,有朋友……”
老爷子歪着头,喊出了一句。
“对了,我爷爷好了之后,我还要劝他吗?”
孔讷的眼光扫过孔克坚睡觉的房间,却没有看到从门缝中观察他的孔克坚。
他想起自己心中一直疑惑的问题,忍不住询问张异。
“问题……?”
孔克坚脑海中,想起孔讷跪在自己面前,他却转头去的画面,整个人痴傻起来。
“算了吧,人最难改变的就是成见,你爷爷的执念才造就了他今日的病,看来他是改不了了……
其实你知道吗,他这样痴傻,对他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如果他清醒的时候知道,如今河南已经差不多被打干净了,我大明的军队已经直指大都,
他大概会受不了,精神崩溃,到时候你还更难!”
孔讷无声点头,当初张异提点他,除了给孔家指条路的意思,本质上还是让他救孔克坚一命。
但一辈子的坚持,对北方的流连……
孔克坚在还能维持清醒的时候,拒绝过孔讷的建议。
也大概是因为外边的消息越来越不好,就连自己的孙子也出现动摇的现象。
孔克坚越发觉得自己的坚持成笑话,才会病情加重吧?
“只要你表现出对大明的归心,宫里那位就不会对孔家有太多的忌惮!
只不过,如果你爷爷能自己觉悟过来,孔家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可如果他就这样被送回去,未来天下统一,大明朝对孔家的猜忌,起码会延续到你成为衍圣公为止!
算了,不聊了,以你爷爷的状态,他能不能恢复如还要看天数!”
“那我们孔家,只能背负汉奸的骂名了!”
孔讷一句话,刺激到了孔克坚。
他迷茫的眼神,又清澈几分,
可望见窗外孙子的落寞,他也无言。
第一百四十六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鸟
张异有点同情孔讷,汉奸这个词看来他是绕不过去了。
其实从后人的角度,用上帝视角看的话。
在朱元璋之前,华夏人关于华夷之分的概念,已经消失很久了。
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数百年分隔早就让自己彼此不认同。
这种不认同,不单是北人看不起南人,南人对北人的情感,何尝不带着怨愤?
在这种大时代的背景下,想要弥合南北。
就要有个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敌人。
蛇鼠两端的孔家,就是最好的打击对象。
孔家被打在耻辱柱上,是必然的事。
既然改变不了,他只能安慰孔讷。
“你以后成为衍圣公,再经历弥补就是……”
孔讷摇摇头,道:
“来不及了,不管我做什么都没用,当我成为衍圣公之后,我可能连现在的自由都没有!
这件事后,陛下只希望我们安安稳稳地在孔庙待着,我的一生,早就可以看到尽头!
其实我不傻,我回去想过你跟我说的道理,你说过你张家的民心,我也明白我孔家身上也背负着民心。
如果爷爷能真心归明,我们配合孔家民心,大概还能挽救一下我们在那位陛下眼中的形象……
唉!”
“那你,认同大明吗?”
张异突然问道,孔讷自己也迷茫了。
“我前几年,其实跟爷爷去过京城,不对,那是前朝的大都!
那些人对爷爷很好,对我也很尊重……
可是,他们不守至圣先师留下来的道!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
其实我也说不出来……”
孔讷摇摇头,又道:
“我来应天之前,父亲告诉我关于爷爷的真相,他说,爷爷是英雄,是守护我们孔家香火忍辱负重的英雄!
所以我来到这里之后,小心翼翼,
然后被孤立……
其实我过得很不开心,却又很安心……
因为我觉得,至圣先师留下来的传承,依然在影响这片土地。
哪怕宫里那位,我觉得他并不喜欢儒家的道理,
但他依然尊重先祖说的道理,
那种尊重,和蒙古人不同,
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
但……我……”
“文化认同!”
孔讷没法精准表达词语,张异脱口而出。
文化认同四个字,让孔讷豁然开朗,那种见过蒙古皇帝的别扭感,因为这四个字变得清晰起来。
华夷之分,分的不是血脉,而是文化的认同。
蒙古人对孔克坚很好,对孔家人也算是恩宠至极,但蒙古的皇帝眼中,没有圣人言,
从蒙古人的江山是从马上打下来的,他们统治天下的底层逻辑,也从未有儒家的立身之地。
诚然,为了天下长治久安,他们也会善待士大夫阶层。
如孔克坚等,成年人会因为利益迷失于统治者的好。
可作为一个孩子,他却能感受到这其中的疏离感和孤独。
“所以……
虽然在应天过的很苦,我大概还是喜欢这里吧!
这里,认同我,
认同我祖宗留下来的道理……”
孔讷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真心话,留在房间里的孔克坚瞬间泪目。
他不想听了,他无声躺回去,继续去做他的梦……
张异很难得没有去取笑孔讷。
这就是真正的文化认同,也是明朝的诞生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行了,有你这句话就行!
其实你也不用太在意,你看我,我祖上什么成分你也清楚,我家连天师位都被人剥夺了,
我不就活得很开心!
哥教你一个道理,既然你无法阻止别人如何定义你的家族,你就努力改变孔家在别人眼中的定义……”
“滚,你又想占我便宜……”
孔讷跟这个小道士聊天,很难保证自己能心平气和。
张异灵活地躲开孔讷的夺命脚,干脆跑到炼丹房鼓捣他的丹药去了。
孔讷现在需要的是安静,他也不想凑热闹。
等张异离开,孔讷想起爷爷。
他走进房间里一看,爷爷依然在沉睡,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爷爷很伤悲。
……
皇宫,
朱元璋依然会坚持看检校送来的密奏。
宋夫子昨天吃了几个菜,
礼部尚书昨晚跟那个姬妾过夜……
皇帝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找到了一则关于孔府的消息。
有商人将孔讷变卖的玉件送回孔府,这件事引起皇帝的注意。
检校的人已经查过那个商人,大概没有什么问题。
新朝初立,商人们各自寻找攀附利用的对象,这种事也是常态,皇帝放在一边。
他真正在意的是,为什么孔府明明衣食不缺,却还要变卖家当?
“莫不是跟张异那臭小子学坏了,花钱如流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