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皇帝的力量推广天花疫苗,这是他原本只想做个看客的穿越者少有的想改变历史的事情之一。以前的张异有心无力,现在的他却发现龙虎山用得好,应该是个不错的助力。
而且,这未尝不是龙虎山的希望!至少张家表现出来的价值,可以最大程度上缓解那位小肚鸡肠的君王恶意的猜度!
他用他并不熟悉,如同狗扒一般的字迹,开始给张正常写信。
“玛德,毛笔字太难了!”
张异写了一天,好不容易将一封厚厚的书信写好,然后让邓仲修托人把这封信快马加鞭往龙虎山送。
不过二人很快遇到了麻烦,因为龙虎山以前的送信渠道出了点问题。
这个问题很简单,以前正一道的势力遍布江南,各省各府,都有龙虎山下属的道观,想要给龙虎山送信只要有固定的渠道,
但皇帝开始执行管控之后,天下僧道都被管理起来。
这京城虽然有例外,龙虎山皇帝也给予了一些特权,可层层限制之下,龙虎山以往的渠道没了!
“邓师兄,你还记得黄兄跟咱们说过,他家京城的地址在哪?”
张异从张正常那里已经知道皇帝管控僧道的事,却也没想到形势变得如此严峻,可见那位一旦动手,僧道二教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我爹心理素质不行啊,放着还有五年的好日子不过选择自爆!你说是吧,邓师兄?”
张异还没意识到,张正常是给皇帝背锅,煞有介事吐槽张正常。
邓仲修一脸尴尬,他可不敢附和,好在张异主要询问的是黄府在哪?
他前阵子也听朱标说过。
“师弟,我还记得,大概是在……我带您去吧!”
邓仲修知道跟张异说在哪,张异也找不到,应天府不比江西,可是大了不少。
二人一路问路,在热心人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黄府”,黄府坐落的位置很低调,整座院子看着也不太起眼。
张异和邓仲修敲响了黄府的大门。
“大人,张异找上门了……”
黄府内,可没有朱元璋和朱标在。
一个仆人模样的人,径自前往后院报告。
“那位小神仙这么快就找上门了,你们赶紧换衣服……,等等,你去开门,我马上就过去!”
因为张异的到来,院子里的人鸡飞狗跳。
张异和邓仲修在外边久等,还以为里边没人了,正准备离开。
大门吱呀一声,从里边打开了。
开门的人,张异隐约记得,此人也是跟着黄家叔叔一起去道观的熟人之一。
“原来是小真人!小的高见贤见过小真人!”
仆人还没说话,一个类似管家的人跑过来。
他见了张异恭敬至极。
“请问,贵府黄老爷和少爷在吗?”
邓仲修代表张异出声询问。
“老爷和少爷出城去了,目前还没回来,如果小真人要找老爷,请先进来等着!”
“如果您有急事,小的马上去找老爷……”
张异闻言摆摆手,道:
“倒不是有急事找叔叔,只是我有封信想要急送江西,以前的路子却没了,我们路过只是想问问叔叔能不能帮忙送封信!”
“这个好办!小真人直接将信给我就行,最多几天信就能到张真人手中!”
张异见这件事解决了,颔首道谢。
“小真人客气了!”
高见贤目送张异离开,转手将信件送进宫!
第四十八章 张家的乖和孔家的坏
不久之后,皇帝御书房的书桌上,就已经摆好了张异写给张正常的家书。
张异这封信真的是“家书”,因为信件有厚厚一踏,朱元璋拆开信件开始阅读,一种不友好的体验扑面而来。
张异的字,真的一言难尽。
“这小子就没好好练过字吗?朕写得都比他好看……”
朱元璋见到张异的字就想打他,这家伙的字跟鬼画符一般。
他出身不好,从小也没机会读什么书,后来还是娶了马皇后,才开始学读书认字,但经过自己努力在这方面终于也拿得出手。
如果说自己是基础差的话,张异这混小子完全就是摆烂。
老朱生气之余,还是耐着性子将张异的家书看完。
书信的内容,大致上和他猜想的不差,张异认真劝说张正常将天花疫苗的法子献给皇上,他列举了种痘法的好处和龙虎山可能因此获得的功德,相信足以说服张正常。
朱元璋看着很满意,至少张异这小子是很认真去执行这件事。
除了书信之外,这“家书”之所以这么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异连夜写了一本书,没错,一本书……
将疫苗的前世今生,从葛洪开始,一路往下引经据典,又将生苗,熟苗的方法详细写出,最后引到牛痘之上,张异还有完备的操作手法,这可比他教导朱标的时候要细致得多。
他叮嘱张正常要将这本东西背熟之后,最好把戏做足之后,才来面圣。
张异在书信里还不忘黑老朱一把,说当今圣上为人一言难尽,所以这本书一定要先背好再进京面圣,末了张异黑不忘给张正常打个预防针,直言当今圣上喜欢口头表扬,让他别抱有太多期待。
老朱已经被张异调戏惯了,这点程度的吐槽他压根就不会起波澜。
让他真正在意的,是张异写给张正常的那本书,这本书是关于疫苗的医术,可是这本书上,却跟当今世上的医术无半点相似,没有气血,没有阴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理论。
配合张异大白话的笔法,老朱阅读起来毫无困难。
“细菌,微生物,寄生虫……如果父亲理解不了,可以以水中虫替代……”
张异这本书,从某种程度上,更让老朱确认此子必然能窥视未来,虽然过往他已经通过许多事情去验证。
但这本书再一次印证了朱元璋的猜想。
没有任何天才,可以凭空丢开自古以来的医学体系,直接另起炉灶。
“这小子,还藏了不少东西!”
朱元璋将书看完,发现张异还有几页别的内容,他看望哭笑不得,将两本“书”交给朱标,父子二人相视点头。
窥见未来这种事,哪怕朱家父子已经无数次见证张异的神奇,也会不由自主怀疑。
但张异用自己的行动,再次印证了自己的本事。
至于另外一本“书”,朱标也跟着笑了。
张异这小子,搞邪门歪道果然有一手!
朱元璋喊人进来,让人将张异这本著作抄写一份,另外一份原封不动,将信封封好后送往龙虎山。
“父皇将推广种痘法的功劳分一部分给龙虎山,果然有收获!”
朱标等手下人走了,对皇帝说道!
“那是他应得的,难道朕是那种只会抢人功劳的人?赏罚分明,方是为君之道!”
老朱手里摸过来另一本奏疏,刚刚的好心情变得难看起来。
“父皇,怎么了?”
朱标明显感觉到皇帝的心情变化,出声询问。
老朱将奏疏交给朱标看。
朱标自从奏疏上边读出两个字,孔家……
“孔克坚,还真当朕不敢动他孔家?朕的耐心是有限的!”
朱标明白父皇怒意来源在哪,
孔家,张家……
这两个家族一个儒,一个道……是华夏土地上唯二称得上世家的家族。
和张家掌控正一道不同,孔家的影响力还远在张家之上。
原因无他,因为孔家是至圣先师孔圣人的嫡系子孙,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在华夏就是一家独大。
任由过往皇帝如何作妖,崇佛也好,尊道也罢,儒家的地位始终就没有变过。
也是因为儒家代表的士子阶层牢牢掌控着华夏王朝的管理权,身为孔子后裔的孔家衍圣公府,也被抬上神台。
那些读书人也许未必会将孔家放在心上,可如果皇帝要动孔家,天下人同样会反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