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神甚至都已经有些空洞了。可能是李逍的话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太祖爷教训的是。”“既然做了皇帝,那就要老老实实的承担这一切。”朱由检喃喃说道。……第041章 我还有哪些错?你直接说吧看着这个样子的朱由检,朱元璋也不忍心继续多说什么了。他保持了沉默,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朱由检,希望朱由检自己能够想通。另一边的朱由检突然转过头来,看向了李逍。“李逍,不知道除了这些之外,后世之人还是怎么样评价我的呢。”“你之前不是说我犯下了很多致命的错误么。”“除了不在合适的时机杀掉了魏忠贤之外,还有什么致命的错误。”“你不妨直接说出来。”“我洗耳恭听便是。”朱由检看向了李逍,眼神难得的有些坚定。显然,这次的朱由检是真的想要听一听自己犯下的那些过错了。一直以来,大明王朝在他的手上被灭亡,一直都是他的心病。虽然他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亡国之君,但是他也知道他肯定有错。但是却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现在有人愿意告诉他,他错在了哪里,朱由检自然想听听。李逍连他不如魏忠贤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那还有什么话能比这更加难听的呢。索性已经被人给钉在了耻辱柱上了,那就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便自己真的是一定要背负上这个亡国之君的骂名,那他也想背的明明白白。看看自己为什么会被后世之人骂是亡国之君。虽然知道了这些原因,也不能够改变一些什么。但是朱由检自己的心里将会好受一点。至少他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对大明、对历史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即便是已经不处于当初那个时空,那他也是一个明明白白的人。而不是活得稀里糊涂的,一直陷在大明王朝被灭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见朱由检都这样说了,那李逍就更加不会在意什么了。“好,那我就继续说下去。”“你听好了。”李逍看向了朱由检,沉声说道。朱由检迎着李逍的目光,狠狠的点了点头。“你第一个致命错误是没有在合适的时机杀掉魏忠贤,导致了后面东林乱党的崛起。”“这是因为你自己自身政治经验和能力不足。”“你第二个致命错误就是在面对大明内部的民变上,错失了好几次良机。”“导致了后面民变越来越厉害,完全控制不住。”“才有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的出现。”李逍沉声说道。……崇祯四五年的时候,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全国各地就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天灾。这些天灾导致了农民颗粒无收,吃饭都是问题。再加上这个时候东林党的上台,将富庶的江南地区的赋税给均摊到了那些贫困的地方。那些地方本来就连自己吃饱饭都成问题,在天灾之下已经是食不果腹,还需要面对朝廷突然加重的赋税。很快,这些没有饭吃的百姓们便完全受不了了。可是大明朝廷国库空虚,没有钱粮赈灾不说,还不停的对他们进行收刮。很快就激起了民变,而且这种民变不是一两个地方,而是大规模、大批量的蔓延。首当其中的就是西北地区。当时的西北地区,几乎到处都是站起来反抗大明朝廷的义军。而且那个时候农民军的实力已经相当可观,根据史料记载农民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左右。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在崇祯年间,整个大明所有的正规军队也才一百万。而光是西北地区的农民军就有二十万之多,足足占了大明朝军队的五分之一。五分之一这个数字可能不大,但是不要忘了,大明朝的军队那是要镇守在全国各地的。一大半的军队几乎全部都是镇守在边疆这样的区域。至少有七成的军队全部都是驻守在边疆,而在大明腹地驻扎的军队就只有三成左右了,也才三十万多人。而腹地的这三十万人,又有至少一半是驻守在北京城和南京城这两个重要的地方的。其他的地方只有不过不到二十万的驻守。而一个西北的农民军就有二十万之众,这让西北的地方官员根本无法处理。如果从边疆调兵回来平乱那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彼时大明的边疆也不安稳。后金一直都在辽东虎视眈眈。所以,面对这二十万的起义农民军,大明朝廷很是头疼。不过好在,这个时候的农民军人数虽众多,却都是各自为战。完全就是流寇一样的存在,都是小打小闹。在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部属,形成规模的情况下,充其量就是一个松散的对抗朝廷的联盟。这种联盟对付上大明朝廷的正规军,几乎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当时的百姓们跳起来造反也不过是为了一口饭吃罢了,一旦真的是要拼命的话,这些农民军就是一盘散沙了。所以彼时的农民军虽然让大明朝廷头疼,但是大明朝廷却没有将这些人给放在心上。当时大明朝廷乃是东林党掌权。这些高高在上的东林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他们眼里,农民军不过是不堪一击的。所以在农民军起义之初,大明朝廷并没有用雷霆之力迅速镇压。只是不断地给地方官员施压而已,并没有做出其他实质性的决策。在这些农民军里面,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所领导的农民军军纪最好。并且战斗力也是最强的。因为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在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一口饭而揭竿起义,他们早就看上了遥远北京城里的龙椅。所以,自从这两人造反之初,对待跟随他们的人就是用军纪军法来要求的。虽然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一开始并不是最大的两股起义军,但是在他们两人的领导之下。虽然几经波折,但是却日益壮大。最终,两人所带领的农民起义军成为了全国所有起义军里面最大的两股。也是所有反抗大明朝廷的农民军里面,实力最为雄厚的两支军队。这个时候的李自成和张献忠所带领的农民,完全就可以用军队来形容了,而不是农民起义军。也正是因为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的崛起,大明朝廷这才真正的重视了起来。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已经形成了气候,两人多带领的起义军也形成了极强的战斗力。完全不是大明朝廷的地方军队能够抗衡的。崇祯六年,西北地区的各股农民军从山西翻越太行山进入北直隶南部和河南北部的平原和山区。试图从西北地区进入中原腹地。这个信号已经很危险了。如果真的让李自成和张献忠占领了中原腹地的区域,那么大明朝廷就真正的是伤筋动骨了。原来的农民军闹也只是在西北边闹腾,可是现在却直接进入了中原腹地闹腾,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一旦被这些农民起义军给闹了起来,那大明朝廷就是真正的后院起火了。搞不好,都不用辽东的后金,这些农民军就可以直接将大明朝廷给颠覆。所以,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的东林党赶紧派兵前来镇压。他们这个时候也才将这些农民起义军重视了起来。并不是怕这些农民起义军颠覆了大明朝廷。这些东林党是怕这些农民起义军从中原直接直捣江南地区。江南地区那可都是东林党的老巢,他们的所有田产都在那边。如果失去了中原这个天然的屏障,那他们的老巢就不保了。为了保住他们这些东林党的老巢,所以倾尽全力也要将这些农民起义军拦住。不说将这些农民起义军全部给剿灭,至少是不能让他们越过中原地区直捣江南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