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头,很是不忿的回道:“你说的没错。”“魏忠贤那个狗东西,当时确实是有不臣之心。”“可惜啊可惜,我始终才是大明正统。”“他这种低贱的奴仆竟然胆敢染子我朱家的江山,也真的是活腻歪了。”听到朱由检的话,李逍面无表情。朱由检对于魏忠贤的态度他是能够理解的。毕竟魏忠贤一个太监,仰仗着和客氏不明不白的关系和朱由校的懦弱,在大明朝作威作福。这是任何一个朱家皇室的子孙所不能够容忍的。但是魏忠贤权势滔天,他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王爷,根本就对抗不了。再加上,后来魏忠贤居然胆敢将主意打到了大明的江山头上来。这不怪的朱由检对魏忠贤的仇恨。换做是任何一个人,对与魏忠贤也是不能够容忍的。但是李逍也知道,后世还有一种荒谬的说法。那就是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会这么快灭亡。关于这个说法,李逍也是不置可否。就在这时,一边的朱元璋一脸疑惑的开口问道:“魏忠贤又是谁?”“张皇后又是谁?”“朱由校又是谁?”李逍刚才一连串说出了好几个人,这几个人都是朱由检之前不曾说过的。所以朱元璋有些疑惑也是正常的。从朱元璋问话的顺序就能够看出来朱元璋对这些人的态度了。他首先最关心的就是意图染指大明江山的魏忠贤了。而后就是张皇后这个能够左右大明皇位更替的女人了。最后才是大明的皇帝,他老朱家的人朱由校。可见朱元璋对于想动他朱家江山的人是多么的上心。闻言,李逍回道:“朱由校就是朱由检的哥哥,也是他的前一任大明皇帝。”“张皇后就是朱由校的皇后。”“至于魏忠贤就是朱由检之前说的九千九百岁的太监了。”听到李逍的解释,朱元璋更加的疑惑了。“九千九百岁的太监?居然还敢意图染指我朱家的江山?”“还有一能够左右继位人选的张皇后?”“为什么后宫和宦官能够干预朝堂,甚至能够左右皇帝的人选?”“咱之前立下的祖训难道还不清楚么?不是说的明明白白内臣不得干政么?”“朱由校这个皇帝干嘛去了?是吃屎的么!”“连自己的女人和奴才都管不住。”此时的朱元璋有些怒不可遏。听到李逍的话,朱元璋心中很不是滋味。没想到他老朱家后面居然会有这样不成器的皇帝,被一个女人和太监给骑到头上去了。没想到,今天不但见识到了大明朝的亡国之君还听说了大明朝最窝囊的皇帝。没想到他老朱家的后代子孙里面,居然会有这两个不成器的家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他朱元璋一世英名,名震古今。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到夺取了江山,这是何等的魄力和能力。没想到他这样的人中龙凤后代却如此的不争气。这怎能让朱元璋不生气。听到朱元璋的话,朱由检也是一愣。面对太祖皇帝的怒火,朱由检也不敢多说什么。朱元璋身上的气势可不是盖的。同样是大明帝国的皇帝,朱由检面对此刻的朱元璋愣是大气都不敢出。他只敢怯生生的说道:“我大哥就是我之前说的木匠皇帝。”这话一出,李雄志和田志伟等人这才想了起来。他们第一次和朱由检见面的时候,朱由检确实是说过这个话。当时他们说让朱元璋去跟胡波学做木工活,当时就被胡波给否决了。说从来都没有过皇帝当木匠的。朱由检就是那个时候跳了出来,说皇帝可以当木匠。现在看来,原来朱由检说道那个木匠皇帝就是他亲哥。李逍在一边见状,出生说到:“大哥,你先别急。”“熹宗朱由校那是崇祯上一朝、天启年的事情。”“这件事情说来就话长了,咱们等会儿再说吧。”“眼下还是先将崇祯年间的事情给捋清楚。”“你先静下心来慢慢听我讲。”听到李逍的话,朱元璋强忍住心中的怒气。他冷冷的瞥了朱由检一眼,为这样没用的后世子孙感到羞愧。“李逍,你说吧。”“咱听着。”朱元璋淡淡回道。显然他的情绪还没有完全平复,说话的语气有些起伏。“那我就从这个九千九百岁魏忠贤开始说起吧。”“魏忠贤可谓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不管是大明天启年间还是崇祯年间,魏忠贤造成的影响很是很深远的。”……第033章 九千九百岁的十大罪!魏忠贤,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人。原名李进忠,在当上司机兼秉笔太监之后皇帝赐名魏忠贤。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魏忠贤经常和一群恶少年赌博。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很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通融,谣传因此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后来又改回原姓,得熹宗皇帝赐名为魏忠贤。说起来也是讽刺。熹宗朱由校赐名魏忠贤,是看在魏忠贤又忠又贤。他觉得魏忠贤不但能力出众、身负贤德,而且对他、对大明忠心无二。所以才赐名魏忠贤。可是他哪里想得到自己是被魏忠贤的外表给蒙骗了,实际上魏忠贤跟忠贤这两个字完全不搭边。魏忠贤万历年间被选入宫,隶属于太监孙暹,靠巴结他进入了甲字库。他又请求做当时还是皇长孙朱由校的母亲王才人的典膳,借此巴结上了魏朝和客氏,还跟魏朝成为了拜把子的兄弟。魏朝乃是明朝万历,泰昌,天启年间的“三朝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下属,在内宫太监里面有一定的话语权。他多次向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称赞魏忠贤,甚至是举荐魏忠贤。所以当时的司礼监太监王安也就将魏忠贤高看了一眼。再加上魏忠贤本就十分的圆滑,擅长拍马屁、阿谀奉承可以说是他的特长了。所以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对魏忠贤的印象也很好。至于客氏就更加了不得了。这位客氏客氏熹宗朱由校的乳母,虽然说是乳母,但是熹宗朱由校对这位乳母客氏的感情却有些不一般。对客氏不但信任无比,而且是极尽宠信。有了客氏不停的在熹宗朱由校面前说好话,又有魏朝在司机兼秉笔太监王安面前力保。所以魏忠贤很快就进入了后宫的权力核心,一时之间在后宫的宦官里面风头无两,地位也是不断地飙升着。直至坐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魏忠贤目不识丁,大字不识一个。按照道理是根本没有资格进入司礼监的,但是熹宗却为了魏忠贤破了这个例。让不识字、文盲出身的魏忠贤进入了司礼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司礼监秉笔太监所代表的意义。在这里就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明朝的太监制度。实际上在明代,要想混到太监,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谓太监是宦官的首领,不是谁都有资格被称为太监的。明代宦官有很多级别,刚进宫时只能当典簿、长随、奉御。如果表现良好,就能被升迁为监丞,监丞再往上升是少监,少监的顶头上司就是久闻大名的太监。而不是像电视剧里面只要是挨了那一刀,就是太监了!明代宦官有专门的机构,共二十四个衙门。分别有十二监: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四司:惜薪、钟鼓、宝钞、混堂。八局: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其最高统领宦官才能被称作太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