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农户打趣说道,随后其他人都哈哈大笑。在农村里面,谁要是连个婆娘都娶不上,大概率就是被嘲笑的对象,边缘化的人物。若是以前,傅兴业说话可能都没人搭理,直接挥挥手让他哪里好玩哪里玩去。好在现在傅兴业成为了舍员,每个月有朝廷俸禄拿,已经开始有人上门说媒了。“此言差矣。”傅兴业从小到大不知道受过多少冷嘲热讽,岂会在乎这些,他笑道:“当年大明国师李逍,不也是农户,也没考取功名,如今贵为国师,国公,我傅兴业如今成为衙门的舍员,也算踏入了官场,谁说没有机会呢?”此话虽然狂傲自大。但百姓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这个人摇身一变,的确不一样了,现在还能管他们。有村民问道:“好好好,傅大人,你说说看,今咱大家伙还要不要交税啊?”被称呼为傅大人,傅兴业很是得意,开始道:“大家,朝廷上面还没传来消息,不过可以确认的是,只要大家将手中的田地交给朝廷,那么就不用交税了,不用交税的感觉,大家应该很清楚吧,你们看我现在无事一身轻,每天多快活啊,还不用交税。”一妇女道:“傅兴业你倒是快活了,你家里就三亩地,上交就上交了,我们家有十几亩啊,还指望靠这点地吃饭呢。”傅兴业如今成了舍员,心里自然是向着朝廷,他笑道:“乡亲们,我来给你们算笔账……”话落,众人纷纷竖着耳朵。傅兴业发现自己穿了官服摇身一变,大家伙都开始听他的话了,心中很是舒畅。等于是人生华丽的转身了。之前别人都轻视他,讥笑他,但现在大家都很收敛了。究其原因,就是他身上的这身官服。华夏百姓一直被王朝统治,骨子里有一股奴性,顺从性,逆来顺受,对穿着官服的人,是有天然的畏惧。因为穿官服的人,不管是官大官小,都代表着朝廷,代表着权威。从来没受到这样尊敬的傅兴业,恨不得将自己的命都卖给朝廷,心中更是对素未蒙面的国师大人李逍,有着一股感激和无形的崇拜。当然,他也会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傅兴业接着道:“之前我已经给大家解释了很多次了,今天也不怕费口舌,再解释一遍吧,大家将田地交上去之后,以后就免税了,再也不用交任何税,包括以往的人丁税都不用交了,想生几个儿子,就生几个。同时,朝廷还会给你们补偿,二十两银子一亩地呢,等你田地交了,你们还能种田啊,可以在社区衙门租地,租金也不高。等于是凭空多了许多银两。”村民们道:“可我们的田地没了啊。”傅兴业解释道:“你的田不是没了,只是卖掉了,钱到了你的手中,另外田地会重新分配,将来你们若是种地的话,土地会更好的规划成片,种植起来方便,收获更多。”张婶儿不解道:“可我们这么多人,按照你说的方法,土地反而不够分了。”傅兴业笑了笑道:“张婶儿,你家现在有六个儿子,你家那三十亩地,再过七八年,儿子们成家了,那点地,够分吗?”张婶儿摇摇头:“不够。”傅兴业道:“对啊,随着人口的增多,大家的土地即便不卖出去,也不够分,比如张婶儿家六个儿子,老张家九个儿子,你们以后田地够分吗?不但不够分,你们这么多人,要交更多的税收,万一遇到个灾年,撑得过去吗?到时候还不是要卖地,最后成了汤家老爷子的佃户。”话音落下。村民们脸色大变,话糙理不糙,的确是这么个回事。其实,这些道理也不是傅兴业悟出来的,而是他进入舍区衙门后展开培训,学到的这些道理。土地兼并,就是这么个简单道理。假如一个村子起初只有三十户,一百人,每户三十亩地,每个人手中有十亩地。但是在太平盛世的时候,人口是往上增长的。一户生几个儿子,儿子长大后,娶了媳妇儿,以后就变成了几户人家。随着时间推移,原本村子三十户人家,可能就增长成为了九十户人家,耕地的面积是不变的,平摊到每户手中的土地却变少了。土地变少,意味着粮食变少,代表着抗风险能力下降。遇上了天灾人祸,活不下去的时候,就只能卖地了。而这时候,谁家的钱粮多,就能收购土地,于是渐渐的土地就到了少部分人手中,这部分人成了地主。地主土地多,抗风险能力强,因此土地越来越多,越滚越大,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饿死,富者能天天大鱼大肉。村民们相互讨论,觉得是这个道理。可道理明白了,解决办法却没有。这时候,又有聪明的村民问道:“傅兴业,按照你的说法,土地还是这么多,即便咱们将田地卖给朝廷,那也不够分啊。”傅兴业笑道:“这就是我们国师大人的厉害了,土地当然不够分,家里人多的,可以承包土地挣钱,家里人丁少的,可以去打工啊。”“打工?什么是打工?”村民们懵了,听到了一个新鲜词。傅兴业解释道:“打工就是……当帮工的意思。”村民们不解:“那不还是成了大户人家的佃户。”“不。”傅兴业道:“是给朝廷当佃户……啊呸呸呸,什么佃户,是工人,跟佃户可不一样,俸禄多,日子不比种田差……”村民们嚷嚷道:“嘘……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然而这时,汤家村舍区长于谦走了过来。虽然现在不是上班时间,但群众的工作,不分上班下班,二十四小时待命,为百姓服务。“于大人。”“于大人来了。”“于大人你给大家解释解释。”村民们纷纷嚷嚷说道。这段时间,于谦事必亲躬,除了建设衙门,召集舍员,主要的工作就是与村民们打交道。因为他做事情讲究公平,凡事为百姓作想,大家也比较尊敬他。就比如被衙门占了房屋土地的那几户人家,都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还承诺后面安置土地盖新房。于谦挥了挥手,笑道:“村民们,好消息了,咱们汤家村的第一家村企业明天正式招工。”这段时间,于谦忙里忙外,就是忙碌村企业的事情,若是没有村企业分担百姓就业问题,是不可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交出土地的。“村企业,什么待遇啊?”有百姓问道。对于企业两个字,他们不陌生了,毕竟之前就有一波。北平的电厂大量招工,不少人都去了。而且听说待遇很好,每个月3两银子,随着时间增长,技术娴熟,待遇还会稳步上涨。但去的,大部分都是佃户,因为佃户无房无地,无牵无挂,去也就去了,比在地主家里当奴隶要好得多。甚至不少大户人家的家奴也去了,朝廷规定,废除一切户籍,包括大户人家的奴隶,直接废除。那些人得到消息,立马就偷偷跑了,去了电厂当工人。还是那句话,若是有自由,谁愿意做牛做马?然而拥有土地,房产的百姓们,大部分却没有动身。其实也不单单是舍不得土地,主要是华夏百姓有落叶归根的思乡情节,即便是薪水再高,大家也不愿意背井离乡,离开亲朋好友,熟悉的环境,舍弃一切关系。但现在这个村企业出现,就不一样了。村企业,说白了还是在村子里干活,不需要背井离乡。这时,于谦大声道:“汤家村砖窑厂,每月一两银子的薪水,随着砖窑厂的效益变好,我于谦保证,让大家的薪水会增长,若是愿意干,明天就来县衙报名。但前提是,你们手中不能拥有土地,拥有土地的人需要将土地卖给朝廷,赔偿我们也不会拖,按照市场价格当场交付给你们,你们不会亏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