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各部门最低级的是吏员,而现在这些人进去都是从最低级的办事员开始干,以后根据表现一步步往上爬。至于挑剩下的没人要的,最后归吏部统一安排,送到南京去当舍区长或者副舍区长,或者舍员这些职位。因此不少排名一千名的吊车尾,都是铆足了劲,到处碰运气,看能不能留在京城当个京官,即便是个基层的办事员,以后有机会还能调任其他地方当知县之类的。“我该去哪呢……”于谦拿着自己的成绩单,到处乱看,这些部门都是随便他挑选,他这次科举考了个明列前茅,各个部门都符合要求。不过选择一多,人就纠结,于谦显然有选择恐惧症,晃悠了半天,都没决定好自己去哪个衙门当差。“哎,那个谁……”吏部一名主薄看到了于谦,十五六岁的样子,那不就是这次的神童嘛,考了个第二名,因为第一名是朱元璋多少带点人情世故在里面,排除这个因素,不就是第一名吗,放在以前,这就是妥妥的状元啊。于谦指了指自己,“你在喊我?”“别看了,就是你于谦。”吏部主薄对着于谦招了招手:“你来,我这边给你录取了,吏部是个好衙门啊……”其他部门的主薄一听是于谦,纷纷围了过来。“于谦,来我们礼部,礼部才适合你这样的人才,大有用武之地啊。”“来户部,户部才能展现你的才华……”“来兵部,如今圣上打算开疆拓土,兵部有大好的前景啊……”众人七嘴八舌,都想将这个人才收入囊中。于谦见情况不对,后退几步,一溜烟跑了。“别跑啊你这……”众人无语。于谦跑了好一阵,跑到了一处偏僻的位置,在一棵树下坐了下来,稍作休息,同时靠着树干上思考将来,不能随意,这次选择决定未来的前途。突然,一句话传到了于谦的耳朵里。“其实啊,这里的职位都不好,真正好的职位,反而是那无人问津的舍区……”附近几个人正在聊天打屁,这几个人都是一千名开外的考生,铁定就是舍区的工作了。听到这,于谦的耳朵竖了起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秀才道:“为什么这么说,这舍区的官位不是挑剩下的吗?”另外一个人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可是研究了两个月,多方打听,才弄明白的。”“怎么说?”另外一个人问道。“嘿嘿。”起头的那秀才道:“咱们当官,要看上头是谁啊,这舍区是谁弄出来的,是谁设立的,上头又是谁?”有秀才琢磨道:“好像舍区是国师最早在北平设立的。”“对啦,这年头跟谁混最有前途?”“当然是跟国师混最有前途了。”“可不是嘛,舍区机构是国师一手一脚弄出来的,咱们去舍区工作不就是跟国师混嘛?”“咦,你倒是说的有道理啊,可这么多舍区,国师能注意到咱们这些小喽啰?”“这你就孤陋寡闻了吧,国师是非常注重基层官员,特别是舍区的官员,当初在北平那些干出成绩的舍区长,有的现在吏部当了大官,有的去了国企当了大官,特别是国企啊,那收入可比在朝廷当差还要高。”“真的假的?”“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不成,这舍区摆明了就是跟当地的乡绅对着干啊,国师岂能不重视,我猜测,这几年舍区会很受受重视,只要做出成绩,不比那些现在进入各衙门的人升迁慢,说不定能混个知县当当。”“咦,倒是有些道理……这么说来,咱们没考好,倒是因祸得福了……”这些秀才们开始吹嘘舍区有多好,显然是因为自己考的排名只能进入舍区,于是给自己找了一些理由。虽说如此,但他们的确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李逍的确是非常注重舍区的,基层出人才啊,在李逍的计划中,这些人后面除了干舍区,还有大用……“咦……舍区面对基层的村民,能够受到国师的重用!!”听到这些话的于谦眼睛都亮了起来。他这次能够入朝为官,自然是想要干出一番成绩的,同时还怀抱着天下百姓的宏愿。“还真有可能,现在将我们这些人牵到南京,是想将南京打造成北平一样的城市,这样一来,舍区长大有可为。以我的成绩,当个舍区长没有啥问题的……”念及至此,于谦思绪了几番,下定决心,朝着吏部走去。“于谦,打算来吏部?算你识相,想通了,吏部在百姓的口中可是天官,以你的才学,将来……”吏部的主薄接待于谦后,开始诉说吏部的好处。于谦却毅然决然的道:“张主薄,我不进吏部。”张主薄一愣,“什么意思?”于谦道:“我要去舍区,我要下基层!”张主薄:“????”…………“这次的官员招纳,髙炽,你如何看?”养心殿之中,朱棣看向朱高炽问道。朱高炽道:“儿臣觉得非常妥当,这次靠入前列的,有老有少,衙门能够根据衙门的需求,或是选去英武勇敢胸怀谋略、或是通晓天文的才士,或涉及兼通书律的方式选用贤人。其中一大部分,才能靠后,也能为所用,造福一方,改造南京。”朱棣笑着道:“没错,这次双向选择,真是一次突破,符合李逍常说的物尽其用,人尽其能,想必以后朝廷的能臣只会越来越多啊。”“没错父皇。”朱高炽答道:“另外,国师还说过,新军制取消世袭,儿臣觉此此举能大大增强军中实力,儿臣已与内阁商议,拟定出方案出来。”朱棣道:“说来听听。”朱高炽道:“以军功世袭职务的子弟年龄在二十岁的要参加武举。初试不合格,袭职代理办事,享受一半的俸禄。第二年再试,合格者享受全俸,仍然不合格者入伍当兵。”朱棣道:“不错,这样一改,就排除了滥竽充数者,不过以后打仗论功行赏,可以赏赐的爵位就缺少吸引力,难免会让将领携带,况且,马上就要打仗……”在古代,当兵就是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活儿,爵位就是最好的奖励,足以让士兵在战场上拼命。若是在战场上活了下来,还割了几个人头充军功,那就有爵位和职位的赏赐。哪怕是混上一个小旗、百户,都是可以代代传承下去,这哪里是铁饭碗,这是金饭碗啊。朱高炽道:“国师的意思是,武勋六品十二阶不变,只不过取消世袭军职,军中人才,均从军中挑选……”两人正商议着,最近的奏疏又被太监抬了进来。朱高炽叹了口气,刚批改的完的奏疏,又来了这么多,真是累死了。朱棣目光躲闪,装作看不见,随后扯开话题道:“对了髙炽,之前不说说有两地有瘟疫爆发吗?现在处理的如何?”朱高炽道:“说起来,那北平大学还真是出人才,才办学半年,上次瘟疫横行,便派去了三十几名医学院的学生带着几百将士前去当地诊治,不出两月,便治好了。”“北平大学这么厉害?”朱棣一惊,这件事他甚至都不太清楚,以往瘟疫一出,朝廷就焦头烂额,现在倒好,这么轻描淡写。“那……治水的事情呢?”“也是北平大学的学生搞定了。”朱棣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发现都是北平大学的学生搞定,整得他都懵逼了,这群从高中毕业刚刚踏入大学的学生,处理问题,岂不是比他朝廷的官员还厉害?“所以说啊,这最后五年的国考,算是给秀才们一次翻身的机会,这北平大学教的东西是真的实用……”朱高炽说道。嘶……朱棣吸了口凉气,看来这科举取消的没问题啊,以后选拔官员,就通过国考,从这北平大学中录取就好了。“这样的大学,得多建立几所。”朱棣提议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