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快,看到上面的数字,朱棣和朱元璋都震撼了。原来隐藏在大明,竟然有这么多有钱人,财富惊人!“这陕西咸阳张家,怎么有这么多钱,足足买了三十万两的大明债!那边可是没有经过改革的,十几年前咱还去过那里,百姓日子过得也并不是非常富有。”朱元璋惊讶道。“父皇,这也的确令人吃惊,买了三十万两的大明债,恐怕家业绝不止五十万两,很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他们这些人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很可能只是试探。”朱棣也是诧异不已。“还有这个湖广汉阳林家,买了五十万两的大明债,又是一个巨富……”紧接着,朱元璋发现全国各地都有巨富,沈家,王家,乔家……“从这点,就能看出贫富差距之大啊,他娘的,之前咱还是太仁慈了,对这些商人的商税还是三十税一,这些商人这么有钱,咱恨不得立刻将新商税推广下去。”朱元璋骂骂咧咧道。朱元璋一直都十分痛恨商人,不过现在他并不是很痛恨北平的商人,因为北平的商人教的税多啊,赚钱超过一万两,那就是十税五,每年都是真金白银的往朝廷交税,百姓还有吃有喝,李逍在北平创造的良性商业环境,他很是喜欢。他痛恨的,就是这些外地的巨商,有钱不说,土地大部分也不用纳税,关键给朝廷上的税还少。“没错父皇,这些人积累的财富,恐怕世世代代都用不完,只会不断地兼并土地,挤压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间!”朱棣也是十分不悦,指向这名册道:“父皇你看,外地是没有百姓存钱的,为何,恐怕就是因为没钱,而你看这北平的百姓……”闻言,朱元璋的目光看向名册,果然发现了不同之处。“和有,胡同巷三十二号,购买大明债一百两。”“张大牛,大营街十八号,购买大明债三百两。”“叶凡,城东新区花园小区十九号,购买大明债五百两。”“张苦强,城东新区富贵小区一百号,购买大明债六百两。”朱元璋和朱棣惊讶的发现,这北平的百姓们很有钱啊。“咦,这张苦强咱认识啊,咱来北平第一天就是他给咱拉的黄包车,家里老母和哥哥得了病,一家人就靠他一个人,没想到他也翻身了,能买六百两银子大明债。”看到一个熟悉的名之后,朱元璋很是惊喜。当年他看到苦力强的时候,给他拉车,朱元璋当时就想,若是元末的时候,自己能靠拉黄包车养活一家人,那根本不可能造反的。他看着苦力强大汗淋漓,原本心里还有些感慨,而苦力强如今变得有钱,朱元璋心中就更宽慰了。“以前拉黄包车,怎么不但买了房子,还有余钱?”朱棣也有些吃惊。一旁的钱庄大总管梅佳乐笑着解释道:“太上皇,圣上,这北平如今处处是黄金,只要人不懒,勤快,努力,就有机会进入小康,这些年我见过无数百姓踏入小康,都过上了好日子。”闻言,朱元璋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北平如今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繁华程度,当年就比南京繁华十倍不止,现在怕是有百倍了吧!”“对了,看看那个王健临买了多少……”想到这个,朱元璋准备翻阅王健临的名字,而一旁的梅佳乐直接帮他翻到了,“王健临是我们这边的贵宾客户,这次买的不多,主要是他的生意需要用的资金比较大。”朱元璋一看,还真是如此,王健临买了十万两的大明债,对于这个级别的商人,就显得有些少了。朱棣则是在一旁好奇道:“爹,你好像有王健临的股份吧?每年能分多少钱?”朱元璋自豪笑道:“也不多,每年十万两的样子吧。”朱棣:“……”感情这个老爹这么有钱,自己的内帑也才十万两啊。朱棣只能夸赞道:“爹慧眼如炬啊,当初投资的一千两白银,如今真是回报数千数万倍了。”两人接着继续翻阅案牍,随后,他们不约而同的寻找最有钱的那个人,翻到了第一页,第一人,紧接着两人呆了。李逍,永乐国公府,购买大明债……五千万两……朱元璋和朱棣头皮都麻了。李逍竟然这么有钱,难怪不到一个月就凑齐了一万万两的大明债,分明是李逍一个人就干了一半。最大的巨富,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天下财分十斗,李逍独占五斗!麻了!沉默许久,朱棣率先开口道:“好啊,好啊,真是女大不中留,胳膊肘往外拐,这国公府富可敌国了,咱前些日子亲自去找女儿要钱,结果二十万两就给朕打发了……”朱元璋也略显沉默,道:“不应该啊,这些年李逍在北平已经不做生意了,他哪来的这么多钱啊??”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梅佳乐。梅佳乐笑道:“其实这也不是秘密了,国师大人虽然不做生意,但他搞投资啊,而且他投资很准,回报率很高,国师开了个李氏投资公司,专门进行天使投资,受了投资的商人赚来的利润,都要分他一大半。”“哦……懂了……”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道:“恐怕,这李逍是学我当年投资王健临的举措,这李逍真是好学啊。”朱棣心道:“爹,你就往你脸上贴金吧,当年你不过是走了狗屎运,后面你投资失败多少次,心里没点数么……”看完案牍库后,朱元璋和朱棣也算满足了好奇心,随后就离开了,这第一首富是李逍,他们还是很放心的。“走了,摆驾回宫。”就这样。两人坐在马车上回宫。朱元璋和朱棣都是心情大好。见识到了金本位和满库的黄金,加上大明债如今已经凑齐,接下来就能按照计划一边发展建州诸卫,一边整顿军备,开疆拓土。路上,两人还特意去了国考的考场一趟,考场其实就是一所学校,上面写着大明官员培训学院。两人特意进去看了一下,发现考进来的两千名秀才,现在跟上学一样参加培训上课,学习若何做官,学习心学。学校的另外一边大操场,还有许多人在那边排队,人山人海。“参见太上皇,参见圣上!”有官员发现后,急忙拜见。朱棣微微颔首,两人继续朝着那边走去,随后礼部尚书吕震发现后,立马迎了过来,“参见太上皇,圣上。”“免礼。”朱棣道:“这些人就是这次国考没考上,滞留在京城的秀才们吧?”吕震拱手道:“回圣上,正是这些人,自发布这则消息后,愿意参加的人络绎不绝,不少人纷纷选择报名。另外还有许多回乡的秀才们听到消息后,觉得自己来年也不一定能考上,不像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直接返了回来前来京城报名。”朱棣道:“主要是一些什么人?如今有多少人?”吕震道:“大多数是一些生活不如意的穷苦秀才,他们有的成了家,有的到现在还未成家,得到这个千载难逢当官的机会,就直接报名了,眼下报名人数,已经高达两万了,恐怕应该会有大概三万人报名。”“三万人,不少了。”朱元璋笑道:“这次让这批人去建州那边,传播儒学,挺不错的,那边都是以小部落的方式聚集,可以均匀的分部与各部落,未娶妻的秀才,身居官位,又有不错的俸禄,在那边应该也会很抢手,可促进两边通婚。三万人融入过去,十年时间,应该能够将汉话普及过去,十年后,禁止他们将本地语言。”如今的建州各部落,在朱元璋和朱棣的统治下,乖巧的很,根本不敢跟大明朝对着干,因此这些秀才的安全问题也不用担心,敢谋害指派过去的朝廷命官,那就是找死。朱棣笑道:“父皇,儿臣就是这么想的。等汉话那边之后,建州那边就跟咱大明各府没什么区别了,另外儿臣还想打下瓦剌那边的土地,到时候做法跟建州一样,就这样不断地开疆拓土,我大明只会越来越昌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