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页(1 / 1)

('

朱凝云则是心想……夫君又从未来拿东西了,那奶茶店在欢乐谷游玩的时候,随处可见,原来是奶和茶叶煮制而成的……

李逍则是心想,拒绝科技与狠活儿,从大明开始做起……

“对了高燧,今天来找我还有其他事情吗?”李逍一口将牛奶喝完,又吃了几口韭菜盒子。

“不说差点忘了。”朱高燧笑道:“是爹让我来喊你,说你几天没上朝了,想念你了。”

早朝对于李逍来说,那就是菜园门,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最近一段时间,李逍闲着在府内院子里种花弄草,真正做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哦……”李逍无奈一笑,看来想清净几天都难啊。

“那我就去皇宫一趟吧。”

李逍看向朱凝云起身说道。

“嗯。”朱凝云起身帮李逍整理了一下衣衫,笑道:“夫君,去皇宫了,记得不要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哦。”

“????”李逍感觉满头的问号,不知所谓。

自己能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不多时,李逍就出门,坐着马车朝着皇宫去了。

朱高燧则是在国公府蹭了顿早餐,一边吃一边道:“这国公府的伙食就是好啊,以后得常来。”

“高燧。”朱凝云看向朱高燧道:“有件事让你办,盯着你姐夫……”

“姐,咋了?姐夫有问题?”朱高燧奇怪道:“姐夫应该不会有问题的,你就放心吧。”

“那个宝庆公主,好像……”朱凝云。

“哦,你说这事儿啊,我早就打听到了,皇宫里的事儿逃不过我的耳朵。”

朱高燧神秘一笑道:“姐,既然知道了,我就偷偷告诉你……那个宝庆公主对姐夫朝思暮想,已经跟皇祖父请示了,说非李逍不嫁……”

朱凝云紧张问道:“啊?皇祖父怎么说?”

朱高燧道:“皇祖父说……也不是不行,只要李逍自己愿意就可以……”

朱凝云:“????”

……

……

随着国考的结束,考取的两千人接下来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统一思想教育,培训的内容是心学,由大儒孔茂学亲自讲学。

除了培育心学,李逍还邀请许多驻扎在基层一线的舍区长进行经验分享,案例分析,包含纠纷调解,土地划分规划,带村民致富种植经济作物,开创村企业等等……

未来,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要用于扎根乡村的官员,必须要学会一些本书,将来好为朝廷效力,布局天下,彻底取消地主这样的蛀虫,减少贫富差距,杜绝土地兼并。

这些才是让王朝屹立千年不倒的根基!

简单来说就是大力培养基层人才,而不是培养朝廷官员。

不过,这次参加国考的秀才人数太多了,足足有十万人,考中的才两千人,那么剩下许多秀才都没考上。

十万人,其中一半回了家乡,剩下的一半滞留在京师的足足有五万人。

赖在京城不走的……有的是不甘心,毕竟好不容易有吃皇粮的机会,结果不争气没考上,不甘心啊,无言见江东父老……

大部分则是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了,是真正的穷秀才。

奉天殿,早朝之上。

朱棣坐于龙椅之上。

最近一段时间,他也为这件事情很头痛。

因为太上皇朱元璋直接下令,取消了所有秀才的俸禄。

“圣上,如今这京师聚集了三万秀才,如今取消了秀才的月俸,这些人又没考上,现在这么多人滞留在京城,还请圣上体恤天下文人,保持原来的政策不变,让这些秀才有钱能回乡。”

户部侍郎张少奇在大殿之中拱手建议道。

他的提议,可谓是一次试探。

取消秀才的俸禄只是第一步,将来可能慢慢的将会取消其他的优待。

这无疑让全国各地的地主有些心慌,开始纷纷运作,想让朝廷的官员能够劝圣上收回成命。

不过,取消是不可能取消的,金口玉言岂能说改就改?

朱棣沉默未答。

又一名言官站了出来,拱手道:“当初太上皇想要让天下文人安心读书,如今他们读了书,却难以考上官员,又没有谋生的手段,这些人总归要有个处置的方法吧……不能寒了学子们的心啊。”

紧接着,又有不少官员纷纷发言。

却一直没有讨论个妥善的处置方法。

正在大殿吵得热火朝天之际。

一道熟悉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给他们安一份差事,不就解决了吗?”

大家纷纷望去,早朝开了一半,这个李逍却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走到最前方,微微拱手:“见过圣上。”

李逍这版嚣张,不过没有人敢弹劾他,毕竟人家现在还是圣人,谁敢弹劾圣人啊,不怕千古骂名?

朱棣一见李逍来了,脸色立马阴转晴,激动道:“国师,你说来听听,三万多人安排差事,如何安排?”

第253章 发行国债!驰援大东北!朱老四和朱八八游览大明金库!

此时奉天殿的百官纷纷朝着李逍看了过去。

“那可是三万人啊,如何安排?”

“对啊……若是都有朝廷安排,那可是极大的一笔支出!”

“可不是嘛……虽然现在国库比较富裕,可花费也大啊,马上圣上就要打仗了,花银子更是和流水一样……”

国师虽说圣人归圣人,但遇到这种无法理解的问题,他们还是纷纷私下讨论。

李逍拱手道:“回圣上,现在我朝已经通铁路一路畅通到山海关,交通十分方便,可以加大两边的交流。

虽然这建州是我大明的领土,可那边的人依旧是游牧为生,说的满语,用的满文,若是来年牛羊收成不好,还会想方设法来中原劫掠,这跟北方的瓦剌有何区别呢?

依臣之见,我大明可展现大国气度,在建州为他们修筑城池建房屋,设学堂传汉文,教化他们耕种土地,北方天寒地冻,但却可以种土豆、红薯这些耐寒的作物。另外可以将大明先进的养殖业技术传去,规范养殖业提升产量,另外用河流湖泊养鱼使其富裕。

当年秦始皇雄才大略,书同文,车同轨,如今这女真还是用的满文和满语,既然是我大明的国度,岂非异类?

这三万儒生,尽可安排到建州诸卫去,修建城池,设学堂,教他们说汉语,传儒学!驰援大东北,真正将疆域融入大明!”

一番话落下来。

朝廷官员们都惊呆了。

谁能想到,国师的气度居然如此之高。

居然是要整个汉化女真各部,整体建设北方,还要将大明的儒学传过去。

“好!说的好!”

朱棣激动地从龙椅站了起来,没想到李逍许多天不来上朝,一上朝就语出惊人!

这话简直是说到朱棣心坎去了。

他一直对建州这块土地念念不忘。

虽然占了土地,却没普及文化。

文化不同汉,这种暂时占领土地的方式,肯定有弊端。

指不定哪天那边一联合,就跟正北方的瓦剌一样令人头疼。

朱棣笑着看向李逍道:“爱卿,你的意思是,这群考不上官的儒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去汉化其他疆域的民族,是这个意思吧……你说的这个计划如何称呼?”

李逍拱手道:“是,物尽其用人尽其能,这些考不上官员的秀才们,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他们的儒学非常精通,我们将儒学传播过去,就是传播我们的文化。

不单单是儒生过去,届时还要派遣工匠,农人,迁移到那边,修建城池,那边苦寒,给牧民们一个安居乐业之地,遮风挡雨之所,享受我大明朝一样的待遇,才能展现我朝大国风度。

随后,鼓励通婚,设我大明的机构,如今那边还没有土地还未分配好,刚好就由我们朝廷来划分土地,免除了改革之阻碍,如此一来,这建州就和我们华夏土地其他府、州……没什么不同了,此计划,就叫做驰援建州!”

李逍顿了顿,继续说道:“刚才张侍郎说的也没错,这些儒生,洪武年间就享受秀才待遇,读了一辈子书,突然取消这些优惠待遇,的确是有些不仁义。既然我为儒圣,就为这些读书人做些实事,让他们有个活计干,有谋生之道。”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