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棣咬了口煎鱼肉,细嚼慢咽,想了一会,拍桌子道:“对啊,如今倭寇一除,的确是能取消海禁了,我大明的瓷器、丝绸便能去其他小国换来钱财……就能使得大明更加富有。”“如今我大明国盛民强,也该去去海外,彰显大国风采!”说着,朱棣喊了一声:“将马和喊来。”李逍尴尬的解释道:“现在不叫马和了,小婿赐了马和郑姓,现在叫郑和。”闻言,朱棣感觉自己跟女婿之间,有种说不来的默契……不多时,郑和来到朱棣面前,“见过太子殿下。”“郑和,听说这船,是你造出来的?”朱棣问道。郑和拱手道:“回太子殿下,是臣所造。不过是永乐公提供的图纸,若是没有图纸,臣等也造不出来。”朱棣微微颔首:“你跟着李逍也有数年了,该回来了,为孤办事,可还愿意啊?”虽然是李逍给出的图纸,但若是没有才能也造不出这样的大船,在海上航行也是需要经验,朱棣看出来了,这郑和就是有这方面的才能,只不过被李逍挖掘出来罢了。郑和哪敢不从,拱手道:“臣愿意,不过是永乐公……”朱棣看向李逍。李逍看向朱棣,拱手笑道:“此等人才,小婿借用五年已满足了,是该物归原主了。”废话,还不赶紧麻溜的还回去,不然一直让北平府一府之地承担造船厂,那不得亏死了……“好!郑和,待这次回京,孤就请奏,令你再开朝廷造船厂,打造大明宝船,去探索大海别处其他的国家,彰显我大明国威!”朱棣正色道。郑和激动地拱手,这本就是他心中的理想啊。“领旨!谢殿下!”……大船航行五日。大家在船上格外放松,每天就是晒晒太阳钓钓鱼。朱棣还跟李逍几人谈论了如何处置倭国的问题。朱棣也了解到,现在倭国并非是直接控制,而是半控制,扶持了傀儡皇帝把控局势,反对家族在激烈对抗。李逍建议,不停地给傀儡皇帝军力支持,使其战争不断。等倭国快分崩离析的时候,大明直接出兵灭掉所有驻扎在倭国的诸侯,随后强行纳入大明版图。对于李逍的建议,朱棣也在思考,至于真正要怎么做,还需要回京之后更文武百官商讨一番。一周后。大船回到了海津镇(天津)码头停靠。一行人踏上了回北平的路。……“我的天啊!这是什么路??”刚踏入北平,朱棣就被眼前的柏油路给震撼到了。他走在柏油路上,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又硬又结实,一眼望去都是十分平整,马车再这样的道路上行驶,速度会更快。李逍道:“这是柏油路,如今北平的大路都铺上了这样的路。”朱棣惊讶道:“这得花多少银子啊??”李逍道:“也没多少,全北平也就花了一千多万两。”朱棣:“????”朱棣整个人都不太好了。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修路花了一千万两,闹呢?李逍笑着解释道:“要致富,先修路。正所谓道路不畅,商贸不旺,一些地方明明有好东西,却因为道路不变,无法运送出去贩卖,果子满枝却烂在枝头,十分可惜,这就是修路的意义。”“咱先不说这个,也不问你这钱从何而来。”朱棣质问道:“可你修路为何花了一千万两白银?这花的钱也太多了吧!”李逍一摊手,道:“多吗?”朱棣纳闷道:“不多么?五年前,整个国库的税收也才三千万两白银,经过孤这五年来的不懈努力,现在翻了一番,年税收达到了六千万两白银,可你这修一府之地的路,居然要花一千万两白银?这简直是匪夷所思!”李逍笑道:“您就说说,这路修的值不值吧。”朱棣一看这道路,道:“是挺直的。”李逍:“……”李逍换了个说法,道:“您就说这划不划算吧?”朱棣皱眉道:“划算个屁,一千万两啊!”李逍无奈解释道:“之所以花了这么多银两,是因为小婿取消了劳役,这路都是花钱请人修的,付的银两。”在大明朝,古代官府衙门修路,开河,修宫殿等事务,都是用的劳役,劳役是不花银子的,每个成年男子都要参加。没有这些劳役,朝廷很多事情都做不成。而李逍直接将劳役给取消了????朱棣:“????”朱棣差点就跳了起来。让你改革,你把桌子都给掀了??以后朝廷没了劳役,拿什么搞工程啊???“岳父莫急。”李逍急忙道:“听我给您解释。”朱棣气不打一处来,道:“你给孤好好解释解释,否则就算孤饶了你,圣上也饶不了你。”也难怪朱棣动怒了,毕竟是一国之储君,李逍的所为简直是将王朝的制度给直接改了。“爹,消消气。”朱凝云急忙挽着朱棣的手。“爹,你看你急的,让姐夫跟您解释嘛。”朱高煦也立马跑了过来,用手掌捋了捋朱棣的后背,让他气更顺畅一些。朱棣瞪了朱高煦一眼:“李逍虽然是你姐夫,但你也是藩王,你就让他胡来?”朱高煦道:“老爷子啊,你就听李逍解释吧。”说着,朱高煦给李逍使了使颜色,“姐夫,说说你的循环论吧,就是吃屎的那个……”“吃屎?”朱棣眉头一皱,不知道为何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是什么吃屎……岳父大人,小婿就给你解释解释。”李逍笑着道:“岳父您看哈,我们平时吃的五谷杂粮,最后如何啦?”朱棣撇了撇嘴:“自然是成了污秽之物,排了出去。”李逍又道:“这污秽之物,是不是成为肥料,又滋养了五谷杂粮,使其生长?”朱棣点点头道:“的确如此。”李逍接着道:“这粪肥滋养了五谷杂粮,是不是又回到餐桌上,再次吃到肚子里,又成了五谷杂粮,生生息息,不断循环?”说到这,大家都有种恶心想吐的感觉……不过话糟理不糟,朱棣隐隐察觉到什么,但却又有些不太明白,问道:“这根取消劳役有何干系?”“有干系的。”李逍用手比划,解释道,“岳父您看,小婿虽然取消了劳役,花了更多的银子招呼民工修路,但这民工赚了银两,自然是要去花掉,这钱啊,不就被商人赚了么?小婿再从商人那里收取商税,这不又有了钱,咱拿这钱拿去继续修路。”李逍一拍手,道:“您看看,这不等于没花银子吗?”简单的说了个经济循环的理论,虽然有些简陋,但朱棣应该能听明白……朱棣微微皱眉:“你是说,这钱财就如同粪肥一样,在不停地循环?”“对啊。”李逍点头道:“这钱财如同粪肥,在滋养朝廷的同时,又滋养了百姓,何乐而不为?看似小婿取消了劳役,却是让这个循环动了起来,大家便越来越有钱,衙门收的税收也就越来越多,能办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百姓们都有赚钱的活计干了,就能赚取更多的钱,改善生活,而商人也就变着法子赚百姓的钱,各种行当便能百花齐放,商人赚得多,咱就可以收取更多的税收……”“咦……”朱棣醒悟:“好像是这个道理啊。”而一旁的朱凝云鄙夷道:“逍郎,下次能别用粪肥打比方么,听了有点恶心……”李逍嘿嘿一笑,小声道:“咱现在不是已经不用粪肥了么……”朱凝云撇了他一眼,就你聪明。回到了马车,朱棣还在回想刚才那件事情。越想觉得越对。是啊,如果李逍这样大规模的修路,岂不是和当年的隋炀帝修大运河一样,引得百姓怨声载道。这样给钱,让百姓去干活,百姓自然不会有怨言啊!难怪李逍能在短短五年办成这件事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