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括北平的税收,朱元璋考虑到科举改革需要花钱,北平的税收这些年是分文不拿,全面支持李逍。北平在朱元璋的大力支持下,几乎成为了国中国,从朝堂上消失,再也听不到任何消息。直到今天,李逍跑路的消息传来。真没想到,来的居然是这个消息……“你说这是不是真的?”朱元璋皱着眉头,问道。“绝对不会是真的。”还没等朱棣开口,朱高炽就大声说道,“皇祖父,您回想这五年来大明的翻天变化,那可都是李逍带来的啊。李逍怎么可能跑路……”朱元璋一愣,微微颔首。是啊!这五年来,的确是有了翻天变化!!!朱元璋他自己本人,曾经多次想去北平看看。但碍于事情太多,最终还是没去成。这五年来,朱元璋虽然没有怎么管政务,但也没闲着。他一边按照李逍给的法子养生,一边在做造福大明的事情。首先就是红薯,朱元璋这五年来,不停地推广红薯的种植。起初百姓还不太相信这玩意,朱元璋只好自己先种了一批,随后拿去让各地官员大肆宣传。红薯的确是李逍留下来的一件镇国重宝。亩产六千斤的红薯,在朱元璋的大力推广下,开始在全国遍地开花,养活了无数百姓。可以直接了当的说。现在大明已经没有百姓吃不上饭的情况。即便是再穷,也是能吃得起红薯的。当然了,朱元璋还是进行了权衡,不允许百姓全部种红薯。每户只允许种一亩的红薯便可,朱元璋的眼光还是长远的,他觉得一种作物全面泛滥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第二件事情,就是朱元璋在许多大城,开设了盲人按摩,让天下再也没有了乞丐,为朝廷增加税收。第三件事情,那就是推广雪花白盐,现在全国各地,所有的粗盐都已经不存在了。所有百姓都吃上了雪花白盐,价钱还是跟以前一样的。官方制盐,收取盐税。加上因为有红薯这种作物,各地不缺粮食。开中法几乎已经废除了,除掉这种“寅吃卯粮”的超前消费习惯,导致朝廷国库税收越来越高。到了洪武三十年。国库税收已经从两千万两增长到四千万两,足足翻了一倍。朱元璋、朱棣、朱高炽三人研究了很久,也没研究出来,为什么出现了红薯和白盐后,税收会涨的这么快。这让朱棣嘴巴乐开了花。国库现在富得流油,但他喊了五年要打仗,五年都没打成,现在如此富有,该能打仗了吧??朱棣之所以这五年来也没打仗,也是因为他一直在忙碌大事。首先就是科举改革,之前了解到了许多弊端后。朱棣花费了两年时间,总算取消了八股取士,找了许多文臣,重新研究,弄了一套科举的方式。其实跟隋唐时期的科举差不多,等于是开历史倒车了,就是科举的策问变得更务实了一些,没有那种虚的东西。其次,之前李逍说过,大部分官员贪污受贿,主要原因是: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朱棣研究了很久,最终略微提升了官员的待遇,增加了一些休沐的时间,早朝也推迟了一些,不用这么早上朝。这个改动,得到了大部分的官员支持,朝堂之上欢呼一片!加上国库充裕了,朱棣便全面取消了之前的‘大明宝钞’,给官员发的俸禄也就是雪花白银。双管齐下之后,朱元璋和朱棣惊奇的发现,贪墨的案例真的如李逍所说,大幅度减少。许多小官员提高了待遇,又多了一些休息时间。这当官儿就舒服了啊。他们想贪污的时候也就多权衡一下。这么好的工作,其实安分守己也能过一辈子,要不……就不贪了……何必冒这个风险?就如此,贪墨的情况虽然还有,但相比以前来说,的确减少了很多,这让朱元璋很是高兴。增加俸禄,更改科举,这两项又双管齐下,朱元璋再次发现,现在新一批入仕的官员,似乎真的比以前更能干事情了。许多事情吩咐下去,办的利利索索的。不少小官安于现状,觉得爬不上去,那就不爬了,不送礼,不讨好人,干好眼前的一份工作,收入尚可。所以……结党营私的情况,也缓和了许多。值得一提的是,朱高炽在朱元璋的允许下,花了三年时间,研究组织架构,挑选人才,将军机处给建立了起来。除此之外,朱棣和朱元璋还研究了“藩王吃垮大明”的问题,对藩王制度再次整改。削弱了藩王的一些权利,一些待遇。起初还有不少人不满。不过朱元璋根本不管那么多,还是照办。当然了,那些藩王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他也没有削的太狠,还是保证了荣华富贵的生活。总之,因为这些事情,朱元璋和朱棣,五年来都在忙碌着。朱元璋去北平看李逍的事情一拖再拖。而朱棣去打仗的事情也一拖再拖。随着朱高炽的劝说。朱元璋冷静了下来,缓缓道:“是啊,这五年来,大明出现的翻天变化,国库税收翻了一番,现在官员们也都比以前务实能干,百姓们再也没有饿死的情况出现,这些都是李逍带来的变化啊……”朱棣笑道:“爹啊,您就放心吧,李逍能有什么坏心思?说他逃跑,更是无稽之谈,恐怕是下面的言官乱嚼舌根子。”朱元璋笑着点头道:“虽说如此,咱还是要亲自去看看。”说着,朱元璋缓缓起身,“五年了,咱多次想去北平看看,不是这事,就是那事耽搁了,我这身子骨也不知道能活几年,还是去看看吧。”“爹,您龙体为重啊,儿臣打算举兵北伐,您要不还是……”朱棣心想,这父皇这一走……自己北伐的事情岂不是又黄了?“天天北伐北伐,少说两句,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朱元璋挠了挠耳朵道:“等咱去北平回来,此事再谈。”朱棣一缩脑袋,换了个说法:“爹,您年岁已高,长途奔波,龙体为重啊!”“咱想去看看咱的小兄弟,有问题吗?”朱元璋脸色垮了下来,气场凌然,“咱这身子骨还动得了,等咱动弹不得,真去不了,咱不甘心。”其实这些年,朱元璋用李逍的方子调养,五年过去,身子骨倒还好,并没有太坏。加上没有政务压身,睡觉睡到自然醒,精神也还不错。朱元璋说出这话,意思就是他要用黄八的身份,去看他的结拜兄弟李逍了。结拜兄弟身份都搬出来了……这尼玛……朱棣哪敢再阻拦啊?他只好笑道:“爹,那您去吧,有儿臣在朝中,您放心。”朱元璋哼了一声,看向朱高炽道:“是有这个孙儿在,咱放心啊。”朱棣:“……”朱高炽揉了揉肚子,露出了胖墩墩的表情:“(#^.^#)”“髙炽啊……”朱元璋看了过去。朱高炽拱手,“孙儿在。”朱元璋揶揄道:“自从建立了军机处,你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圆滚了,是要生娃啦?”自从有了军机处,朱高炽总算是轻松了许多。这肉啊,又开始反弹,比之前还胖乎了不少。朱高炽嘿嘿一笑:“是呀爷爷,您咋知道?”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急忙解释,一脸幸福的摸样:“不是孙儿生娃,是孙儿的媳妇张氏,可算怀上啦,孙儿马上就要当爹啦。”闻言,朱元璋和朱棣都是脸上一喜。朱高炽嘿嘿一笑,拱手道:“还请爷爷给未出生的孩子,取个名字。”朱元璋琢磨了一番道:“这几年大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咱希望他以后如你一般贵重沉稳,为天下的之基,基又带土在五行之中,不如就叫朱瞻基,如何?”“朱瞻基……” ', ' ')